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回到明朝当太子 > 分节阅读 145

分节阅读 14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厘金稳住了,这捐局的局面,果然也是与刚开设时绝然不同。

刚开时是车马零落,谁他娘的钱多咬手还是怎么地

谁好好儿的跑这儿来给官府送银子那岂不是猪油蒙了心

这会子却是与数月前完全不同了,离捐局老远,车马就是停了好长一溜,一眼看过去,也是凭多的熟人。

淮安与扬州大盐商极多,泰州也是不少,原本天下食盐,有一半以上仰赖于此,所以这会子看过去,淮安扬州泰州海门一带的商人,身家足够的,竟是有二三百人齐聚于此,刘岩与戴俊等人,向来豪气善结交朋友,此时一眼看过去,十个有九个都是识得的。

当下一路就是揖让过去,等到了捐局门口,才看到里头也是排了很长一溜,一眼过去,竟是看不到边。

里头的人,却是大半都不识得,当下戴俊便是寻了扬州城中的一个盐商打听,那盐商只笑道:“这会子不是捐官儿,现在是放监生名额,这个不比捐官,有钱就成,随时都可以,朝廷是一次放多少个出来,先到先得,瞧瞧这些士绅老爷们,一个个都要抢疯了”

这一说,倒是教刘岩等人明白过来,怪不得捐局里头一个个眼生的很,几乎没有一个认识的,原来这里头几乎全是乡绅地主,平素和盐商来往不多,若说拿几万银子捐个官勋散阶,这些人不是举人也是进士退职,或是有朝廷封赠,没有这个必要。

不过儿孙子弟中读书的不少,但科场中事十分难说,看房师,看发挥,看运气。

文章再好,临考前一晚拉肚子,三年功夫全部白搭。

或是滴了几滴墨水,要么是忘了避讳,不然就是抬错了格。

这一类的错误,只要犯一个,贴了榜出来,几年功夫就算白瞎了。

有几次错,这一生可能就全完了。

或是肚中一等有学问,才学顶尖的人物,但八股不大行。特别是这几年,朝廷在某些地方试行恢复骑射,举人要能骑马射箭才能许一体会试。

这在当时十分受到非议,因为普通百姓也好,士绅之家也罢,子弟中能骑烈马,马上开弓而射的,百中无一。

所以千夫所指,无疾而终,崇祯也没有能坚持下去。不过这一次有朱慈烺在,这样的善政,当然一定要坚持下去。

南直隶等各地,县学之中,也要在岁考秀才的时候,考核骑射。

不合格者,就等于是秀才考试不入等,轻则打板子,重则革退生员功名,十分要紧。

所以现在各处买马制弓之风已经盛行开来,只是积弱已久,而且人心不大习惯改变,就算是考核的教习都很难苛求,一时半会的,还没有办法在全国推行。

其实国初时候,儒生考试,第一不必考八股,以试策论为主,而骑射也是必考,后来改考八股,骑射考试废驰,简直就是十分混蛋的事。若是二百多年以下,所有儒生都需习六艺,恐怕明朝此时也未必是这种田地。

不过此时士风颓丧,改良也非一朝一夕可成,也只能徐徐图之了。

因为科考实在不容易,张居正当国时,他的儿子连续考中进士,引起民间舆论大哗。就算是书香世家,可以从小教养,但仍然有作弊的嫌疑,所以张居正一死,家族中人科名都被剥夺,科举就算有万般不是,在公平性上,已经是远超时代,而有此不易,捐监生资格,一体会试,总算是给儿孙减轻了不少风险。

过五关斩六将才能办成的事,结果花几百银子就能省下这些功夫,谁不乐意

除非是实在窘迫的人家,淮扬一带,几乎所有的官绅地主之家,都已经替家中子弟捐了一两个或是更多的监生名额了。

就算子孙无用,会试无望,可监生的身份可以占不少的便宜,花上几百银子,或是两千石精米,都是十分合算的。

“怪不得,怪不得。”

刘岩眯着眼,打量着长龙一般的队伍,但见诺大的捐局院中,不停的的大车进进出出。

现银不多的,就是捐粮,现在新麦刚下,虽说捐麦比捐米要多一些,但也省了不少事。这些官绅喜欢买田,多的几万亩,少也有几百过千,几千石粮,还真难不住他们。

捐局库房,建的十分高大巍峨,存粮十几二十万石没有问题,当初修筑时,扬州城中的人都要笑掉牙齿,都说太子不知道算的什么账,花这么多钱修这些库房,用来装石子瓦砾么

刘岩和戴俊等人,当初也是嘲笑太子的人群中的一份子,现在此时,站在这捐局之外,看到银子粮食流水般的向捐局内涌进去,各人又是惭愧,又是十分敬服,彼此对视之时,都是十分凛然。

太子显然是在数月前就知道今日情形,而且算准了人心世故。

这样的主上,岂能不畏之

这一次大家能平安无事的出来,而且亲见太子容颜,虽是被训斥,现在回想起来,仍然是觉得家山有福

“刘兄,我预备捐一个正四品,老子不和老马那样的同品,好歹要大他半级。”

戴俊抵了抵发呆的刘岩,笑道:“可惜没法儿捐三品,适才捐局那厮说,原本太子打算捐三品,收十万银子,是史阁部硬顶了回去。”

“三品就算是朝廷大吏,咱们商人捐了,确实不大妥当。”

刘岩淡淡一笑,道:“涮新盐课,咱们商人好歹也进献了这么多,一身官袍,换了咱们这么多银子去,太子殿下想也该高兴一些。就盼,能好歹留些情面,祖宗留下来的盐场,我真不想就此丢了。”

“谁说不是”

提起这个,两人就有点肃然,好在里头捐监生的名额已经完了,不少捐得了的,一个个兴高采烈的出来,一边走,还在大笑说话,神色间十分得意。

没捐得的,就是在当场打听,看看朝廷什么时候放名额下来,到时候一定早点过来排队捐资,一定不再落人后头。

看到如此情形,一群盐商也是骇然失笑。

向来就是盐商豪阔,拿钱当泥沙一样用,因为钱来的太容易,而且需要显示实力,上下打点,所以就自然面然的手面阔大了。

这些士绅,银子家产都是当官辛苦得来的,打秋风再轻松,也要自己跑腿不是所以用起银子,恐怕连盐商的十分之一也不如。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