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回到明朝当太子 > 分节阅读 142

分节阅读 14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他御极十七年,文臣中除了杨嗣昌可供心腹,能帮他解决一点实质问题外,就只有陈新甲算半个,洪承畴在地方上可以叫他放心,除此之外,在他眼里就是余者碌碌,根本没有干才。

现在回头来看,杨嗣昌不过是在田赋上着眼,除了加练饷外,也是别无长策。

天幸皇家有这么一个皇太子,现在幕府之中能员干吏极多,而皇太子自己,更是天纵其才,提出来的办法,从纲领到细则,详细备至,说明前因后果,光是看奏议,就是知道皇太子是一个能做实事,眼光长远还能照顾细节小处的人。

那些夸夸其谈,除了自信之外,其实一无所有的文官,难道不该愧死

带着这种轻松的情绪,崇祯语气轻快的向着史可法道:“先生不知,百姓之中,愿意为朝廷效力而无名份者,比比皆是。官职不可捐纳,许其捐监生,就可出来替朝廷做一些小事,而有的更是文章憎命,科场就是不能得意,其实亦有真才实学的,许捐监生,允许其参加乡试大考,有才能中,朝廷一样得正途出身的官员,不能中,其人大约也就安心了。所以,捐监生资格,于朝纲并不会混乱,而有很多郁郁不得志,又有才学的人,也就可借此出身了。”

说到最后,崇祯也是哈哈大笑起来,帝王威仪,暂且也顾不得了。

他笑着向史可法和王家彦,路振飞等人道:“此法妙极,朕思之也是十分欣悦。就是监生资格,皇太子议定是折色二百两银,本色一千石粮,一县有数十监生,迭累相加,则朝廷用度足矣”

对崇祯这种过份乐观的判断,在场诸臣都有点怀疑,一个监生五百两,一县之中能有几十个冤大头出这个钱

对此,也只能暂且存疑。

他们倒是果真不知,就在康熙年间,甘肃一个省就有一万七千多捐官儿,乾隆年间,二十石白米,也就是五六十石谷子就能捐一个县丞,当时民间轰动,一个月就捐了几万县丞出去。

清朝这种捐官办法,实在太烂,盗贼乞丐都能弄个县丞当当,朱慈烺也是取其大略,光是在价码这一层上,就是开高了许多。

就算这样,一省之中弄万把监生,几万买封典的冤大头,还真是不成问题

而此事最为关键的地方,其实崇祯自己都不大了然。

在场众人,恐怕能明白的也是一个没有。

明末乱象,其实还是人心不附,各阶层都自有打算,现在勋亲文武送子入宫为侍卫,侍卫朝夕与帝王相伴,忠心不必说,将来又在文官集团中打进一个楔子。而纳捐之门一开,等于是把商人、地主、官绅,都又重新绑回明朝的战车之上。

有人会盼着自己投资的王朝跨台么

所以,这意义,何其重大

第200章 余波8

“朕意已决,入秋前于淮扬试行捐纳,秋后,则在南直隶试行,明秋之前,统行天下”

现在明朝可实际掌握的,就是淮扬凤庐的江北地盘,还有武昌九江到太平府沿江的湖广地盘,然后就是湖南全境,南直隶,闽浙、云贵等诸省。

四川全境落在张献忠手,罗通等诸总兵镇守重庆,扼住张献忠往云贵等诸路,暂且可保无事。

陕、甘诸省,在李自成手中。

北方几省,暂且朝官都不赞同收复。

东虏入京师,辽东诸地,万历年间就失去了。

除了云贵之外,南方诸省湖广产粮大省,江南原本也产粮,这几十年来,粮食产量逐年下降,甚至有不少百姓只管种棉花,丝织,赚的钱买粮来吃,要说富庶,那是没有话可说。

闽浙两省,情形各异,不过总还算是在朝廷掌控之中。

崇祯诏旨一下,各省遵行,半年之后,中枢恐怕就不再缺钱了。

如此朝政大事,皇帝已经一言而决,而内阁还在军务之后知道,史可法内心深为不悦。而更为忧心的,则是捐纳一起,东林同道,是否会纷拥而起反对此事

思想起来,自是万分迷茫。

好在时间很晚,崇祯见他神思不属,也不曾责怪,只是着内监先送史可法出去。

内阁首辅体制尊崇,连崇祯也在金台御座上象征性的站起了一下,以示给宰相送行。

等史可法出去,崇祯才又向王家彦和路振飞道:“首辅史可法无急变,遇事无条陈,朕深为失望”

在别的大臣面前,他绝不可能表露出对首辅的这种失望情绪。

江南初定,南京城中前一阵尚有兵乱。

扬州也是有民变。

这时候史可法这样的首辅如果有什么变动,就是容易给敌人可乘之机,对皇帝已经低落的形象威望,又会是一次严重的打击。

所以皇帝也就只能在这两个渐受信任的军务大臣面前,稍做抱怨。

王家彦是从北京一起逃出来的,信任无疑。

路振飞已经表现出了完全折服崇祯的能力,每天见面,建言军务,条陈,无不允当。各省防军情形,地理要隘,无不熟知。

在这样的能臣面前,每天都谈及实务,对崇祯自己的能力也是一个完备的补充。

这个皇帝到现在才知道,自己以前自诩是明君,文武和山川地理俱知,在真正的能臣面前,他的能力就是一个笑话了。

也正因如此,崇祯也是对军务处越来越倚重,内阁也是越来越不被放在心上。

现在抱怨,只是对史可法个人能力较为失望罢了。

当然,也有勉励眼前心腹股肱大臣的用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