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回到明朝当太子 > 分节阅读 139

分节阅读 13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元帅府正在抓紧时间练兵,太子心无旁骛的时候,利用民心民意,给他添一点堵,加一点乱子,若是使得太子心烦民政,不愿再理会地方政务,那就是再好不过。

其实众人私下计较,一年拨给太子一百多万的折色,再加上百万本色,恐怕也够太子养五六万兵了。

有此强兵,加上高杰,黄得功所部,进取不成,守淮固江,守成偏安之势,总是不成问题的。

大明天下,已经乱了整整十几年,凤阳丢过,洛阳丢过,连京师也丢了,亲藩遇害无数,气运也是衰折到了极点。

就算现在小有反复,不过官儿们都是觉得,别折腾啦,好歹守住这半壁江山,再如南宋东晋那样,延续个百年气运,就算是大明的列祖列宗显灵啦

不仅是地方小吏,就算是中央大员,也全部都是如此是想。

历史上,河北山东河南,几乎全部落在明朝故吏手中,史可法和马士英斗的再厉害,在这一点上倒是一样的。

马士英怕激怒东虏,史可法愿意“通好”,反正最多劝北方士绅官员南下,派兵北上,那是万万不敢的。

刘泽清以百余新兵,就一路杀到临清,其中没见清军的一兵一卒,相反,全是为明朝守土的士绅官吏。

结果刘家亲兵,杀入杀出,全是杀的自己人来着

既然不愿进取,什么整军顿武,足兵足饷,那就是笑话儿了,太子呆在淮上,老老实实的替南京守北边,左良玉守长江上游,黄得功和刘良佐守皖北,也卡着长江要道,只要这几镇和太子能守住,偏安大局就算成了。

扬州府也是大府,对这些朝政和地方上的折冲,心中自是清楚。

叫他真心实意的效力卖命,漫说是不愿出这个力,就算是有一把子干劲,他也绝计不敢。

眼看这个五旬左右,微胖,面色白净的官僚,魏岳也是心生厌恶。

他在京师为小武官,这样的朝官就见的多了,威仪十足,保养极佳,谈起心性,头头是道,说起政务,一窍不通,或是根本不愿去学。

在前方,他们也是指手划脚,最为可恶的,就是当时的那个兵科给事中张若麟,看过几本孙子兵马,就敢挟制大军,连洪承畴也被他和陈新甲联手逼迫,一群腐儒文官,哄的不知军务的崇祯插手军事,借口粮饷不足,士气可鼓不可泄云云,硬是逼的松山大战,明朝最后能战的部队,特别是曹变蛟等几个总兵官的部队,全部丧失。

魏岳亲眼所见的,当时张某人的模样,就是这扬州府的嘴脸。

自是为是,藐视武官,无耻下作,莫以为甚。

他借着一片菜叶,将最后一口干粮咽下,站起身来,拍一拍手上浮尘。

这般若无其事,但浑然不把对方当一回事的举动,不仅是那个知府,便是其余的官员,还有在忙忙碌碌的吏员衙役们,都是看的呆了。

大府知府,位在四品,身着绯袍,尊贵无比。

居然就这般被横加侮辱,简直是把众人惊的要跌一个跟头。

“你,你,你”扬州知府自己也是惊的呆了,他出来说话,原本都觉得自己失了身份,同一个总兵官当面质辩,而想想此时武大过文,也只得隐忍了。

不料对方竟是如此态度,实在是叫他难以想象。

一时之间,这知府前半生所受的教育与养成,还有一切的阅历经验,眨眼之间,全部崩塌了。

“明府莫要自寻死路。”

魏岳已经拍打完了,身上铁甲锵锵直响,他按剑走来,四周所有官员都是面色苍白,连忙躲在一边。

知府还硬挺着,不过,额角汗珠如豆料大,也是把他紧张的情绪全部出卖了。

“太子殿下在淮扬整军顿武,地方民政也是支持军政,在此大局之下,一切破坏之举,势必会引起殿下的滔天怒火。今日之事,明府若是俯首认罪,改弦更张,恐怕最多去官落职,也算便宜。若是还敢硬扛,殿下手握太宗皇帝龙泉宝剑,为储君君上,为天下兵马之大元帅,诛你一个知府,以壮军威声势你以为,你身后那些个龌龊朝官,就能护得了你”

一席话,自是说的那知府冷汗淋漓,自知太过愚蠢,而其余诸官,也是手脚冰冷,动弹不得。

“今日事后,殿下势必会再次清理江北诸府州县门户,汝等好自为之。”

魏岳大步向前,冷然扫视四周,因见众官和吏员衙役还都在发呆,不觉微微一笑,大声道:“还楞着干什么你们的差事,可是真的还没有干完。”

盐商,士绅,直接身处人群,煽动暴乱的小官吏,革退的衙役,这些本土土著也是在抓捕范围之内,只是抓拿他们,可得连夜进行,不然拖的越久,牵扯就越广。

既然不愿株连太广,伤了地方元气,那可就得倚靠这些官吏衙役,连夜拿人了。

府衙之外,新军骑兵们早就休整完毕,点燃火把,一个个站的笔直,见魏岳出来,也只是目视行礼。

“好样的”魏岳十分满意,自己翻身上马,厉声道:“为殿下拿捕不服,需不顾疲惫,奋勇而行,诸君,其勉之”

第196章 余波4

一夜之间,扬州城的百姓也算是一夜无眠了。

打着火把的骑兵和扛枪跑过的驻防营几乎隔一段时间就路过一次,然后就是拍门声响,翻墙入院的跳下去的声响,狗吠声,鸡叫鹅叫小孩儿哭闹,大人轻声呵斥这一夜,就没能得消停

打从扬州知府以下,府判州同推官和下头各县令、丞、佐杂,衙役,所有能动员的扬州府的地方官员,土著中靠的住了,驻城的城防军也对城中情形大约熟悉,这一夜,几乎是把扬州府城给倒腾翻了个个儿

到了天明时分,大索才堪堪结束,等清晨的阳光照亮这座雄伟而历史悠久的名城之时,很多百姓翻墙上房,偷偷儿打量着外头的情形。

大队大队的穿着铁色锁甲的骑兵策马经过,手中的长刀铁枪散发着森冷的寒光,偶尔他们抬起头来,露出年轻而坚毅的面庞,眼神之中,虽然是血丝密布,却仍然是坚定锐利,充满着勃勃进取之意。

没有人知道,这些骑兵在很短时间之前,也是和他们一样的百姓,土里刨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除了自己本村和隔几个月上一次镇子或县城外,对百里之外的世界,一无所知。

此时此刻,以百人左右为一队,由经验丰富的队官和哨官带队,在宽阔的扬州府城大街上分为两边,在中间则是被捆绑的结结实实的人犯,前后则是驻防营的官兵,头顶笠帽,身着鸳鸯胖袄,手持刀枪,也是一副戒备森严的样子。

中间人犯,要么是穿着小衣,要么打着赤膊,一个个都是破烂流留,垂头丧气的样子。也有少数人虽然穿着狼狈,头颅仍然昂起老高,眼神之中,也满是怒气,行走之时,犹自在四处打量,似乎要随时找人吵架一样。

这些人,脸上身上多半还有点儿伤,衣服也多半没保住,若不是夏天暑热,一大早的,冻也要冻死了。

“瞧瞧,这是李中书。”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