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回到明朝当太子 > 分节阅读 122

分节阅读 12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一切痕迹,都不复存在。你们的一切退步余地,也是不复存在,从此之后,你们就是大元帅府下镇标精锐,养着你们,教育你们,锻炼你们,使你们变强这是我的责任,执枪向前,为我扫平强敌,北抗蛮夷,剿灭流贼,这都是你们的责任,归于我之麾下,为天下,为百姓,为了华夏气运,大元帅府平虏军,勇往直前”

开始的时候,他尚且能以平和的嗓音喊出来,到了最后,也是声音嘶哑,三万余人的校场之上,众将凛然,新军悚然,唯有到最后时,喊出平虏军的称号时,魏岳眼眉一挑,面上神色已经变的十分异样。

自他之下,李恭等人,亦是如此。

自内操以下,又是六率,又是元帅府下镇标,但这支军队虽有朱慈烺这样的灵魂人物,却没有正经的军号旗号。

太子如此叫出来,军号从此是有了。

“平虏军”魏岳仰面看天,也是忍着不要太过动容,他这个骁骑镇的总兵大将,底下练兵,也要扮演活阎王般的角色,叫这些兵看见了,怕就是要事倍功半了。

自有戚家军以降,什么洪军、天雄军、关宁铁骑等,强兵强藩,都是各有旗号。而自今日始,皇太子大元帅府下各镇强兵,也是有了自己正式的称号。

李恭等人,又能如何不动容各人都是强忍唏嘘,因此而大动感情也是理所应当之事。

唯有王源呵呵大笑,搓手大乐道:“大元帅府平虏军,这名号十分的好,俺十分欢喜。”

天空蔚蓝,而火红色的火焰熊熊升腾而起,烟柱之下,是几万名精赤条条的青年,他们之中,有人面带迷茫,也有人无所谓的样子,更多的人,却是带着激动与欢喜之色。

人都是群体动物,皇太子也是通过一系列的动作,甚至燃烧起这些人身上所穿来的旧衣,种种举措,已经是告诉这些人,从此之后,他们就同属于一个集体,所有的荣誉与未来,就是在这个集体之中

大元帅府平虏军下,所向无敌

第171章 练兵3

所有的新军已经换上了合体漂亮的新军服,灰白色的有铜纽扣的上衣,束腰紧身,布质紧凑而舒服,用料讲究,十分的厚实。

裤子则是土黄色的长衫,到小腿间有一个收束,绑了束腿,就更显的体形漂亮矫健了。

再加上改良过的明军制式的笠帽,朵朵红缨在风中吹摆着,晃动着,如果在高处放眼看去,数万人的军营,犹如大片盛大的花田。

脚上则是黑色的皮靴,晚明之时,只有士大夫和家境好的生员,又或是官宦人家的子弟,太监,才会穿着白皮靴子,这也是种身份的象征。

一双用料考究,做工也过的去的靴子没有几两银子,甚至几十两银子是置办不来的。而此时此刻,所有的新军将士都是换上了皮靴,一个个扭头摆身的,看样子,穿这么一身,倒是十足的不习惯了。

当时棉花在江南一带盛行,也是松江一府获利最丰的作物。

自南宋以后,棉花就推广开来,不过到现在为止,能穿这么一身布料的衣服,还有一身换洗的,再穿着皮靴,还有绑腿带,束腰的也是小牛皮卡簧带的小兵,恐怕放眼天下,也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号了。

“谢皇太子大恩”

不知道是哪儿人,反正淮扬一带,口音相差仿佛,都是江淮官话的味道,先有一人,接下来十人百人,千人万人,最后啸聚成雷鸣一般的隆隆巨响,在蔚蓝色的天空,滚滚而过。

“这些混蛋,老子花了一百多万的银子才有现在这局面老底都掏出来了,换不来这一声喊,也是养了一群白眼狼”

到此时此刻,朱慈烺的脸上才是露出一点疲惫之色来。

打从南京兵变前后,他就已经决定抛弃旧有的刘泽清的余部,路振飞的抚标兵也只挑出有限的老卒,打散使用。

再加上高起潜的扬州兵,也是如此。

加起来两千多的老兵,用来做一支近四万人的军队骨干,这些老兵的经验会帮助到新兵,而旧有的习气什么的,也会在这个新的大团体里,被荡涤的干干净净

听着朱慈烺的话,郑元勋眉毛一皱,想说什么,又是喟然一叹,只能侍立在一边,并不出声。其余诸将,也是一脸无所谓的样子,打从招兵安家使费,置装,兴建这军营,大元帅府行营,还有疏浚河道,兴修几条要紧官道,哪一样不要钱

南京户部一则是真没钱,二来对太子所需,向来勒掯,与其和高弘图这老官僚打官司,还不如皇太子自己认了,所有银钱,都是打太子私库里头出

全算起来,皇太子已经用了小二百万,别的不说,淮扬一带二十来个州县全部裁撤冗员衙役,由大元帅府派出人员,负责赋税征收,统计,入库,这就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税关和厘金卡子的设置,也是要银子的。

林林总总,可以说,在北京倒腾的那点银子,也是花的海落石出了。

“殿下莫愁,大不了,俺再去”

别人不出声,只有王源大大咧咧,信嘴就要说话,朱慈烺瞪他一眼,喝道:“你什么,赶紧带你的营头去调整休息,他们一路过来,搞到现在也是累了,给一个时辰休息,然后就给我操练起来”

“是,是,臣知道了。”

知道朱慈烺脾性不大好,王源也是再不敢吭声,悄没声的就退了下去。

朱慈烺也确实是一脑门子官司,南明的那点家底,他是知道的清清楚楚。额兵四镇,加六万禁军,加左良玉额兵六万,中央财政支出就顶不住劲了,地方州县开支,还不算在内,光是军饷这一块,年入七百万,中央下属这几个军镇的军饷开支就去了六百万两银的折色收入本色开支,还有各镇自己乱征乱收的,还不在内

怪不得弘光年间,修几个殿来住就都惹动民怨,实在是穷的要当裤子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