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回到明朝当太子 > 分节阅读 120

分节阅读 12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的新兵此时没有发军服铠甲,穿着也是五颜六色,这会子站行立阵,也是没有个军人样子,瞧着也是和四周看热闹的民夫差不离。

不过,要是仔细看过去的话,就能发觉这些新兵的精气神都很不坏,个头高矮都差不离。

等朱慈烺走到近前,仔细打量,心中也是十分满意这些新军将士的模样。

随意拉一双手出来,就是布满老茧,筋骨厚实有力,肩膀宽厚,肌肉厚实,双腿腰身,瞧着也是矫健的很。

看脸色表情,也是质朴而不愚,灵醒而不奸滑。用朱慈烺的标准,就是双目神不外散,没有病弱之气,没有市井气,没有衙门气。而肤色粗黑,手有老茧,至于身形直而壮健,说话质朴无文,最好再识几个字,那就是更高一层的标准了。

徐州和淮扬一带,自古也是出精兵的地方,南朝有名的北府兵,就是以淮上流民为主所建,力抗北朝百年,也是天下无双的精锐

第168章 淮上6

看到朱慈烺过来,魏岳和李恭两人相视一笑,已经是大步迎了上来。

站到朱慈烺身前,两个高级武官也就是双腿立直,右臂横在胸前,行了一个军中部曲之中通行的新军礼。

朱慈烺用满意的眼神打量了这哼哈二将一眼,两个人都是标准的军人,一个是大将之才,一个谨慎细致,虑事周到,而且都不畏辛劳,做事十分能沉的下气,定的住心。

当下左右手分别按在两个大将的左右肩膀,摇了一摇,却是什么话也没有说出来。

“殿下,招兵十六天,得兵三万八千六百五十九人,自各县起拔,分途至淮安集结,现今实到三万八千六百五十七人请殿下校阅”

“好,尔等辛苦了。”

“为大明,为圣上。”

一番对答,一边的王源感觉十分新鲜,瞪大牛眼,不停的看向朱慈烺和魏岳两人。

朱慈烺踢他一脚,笑骂道:“学着点,这是规矩”

“哎,知道了,臣一定好好学。”

打从内操时起,朱慈烺的“规矩”就没少了,这会子一提起来,众人相顾惨然好日子看来是到头了。

果然,朱慈烺冷然道:“军令司的人呢还不赶紧记名字,编棚、排、哨、队,按名发给军需,然后按制归营”

“是”魏岳凛然答应:“臣等即刻就办。”

在他身后,则是军政、军令、军需、军法诸司,文官武将,济济一堂,彼此之间,也是已经有了一点配合默契的味道出来了。

营门附近,排了一长溜的桌子,打从流民难民里头挑出来的读书人也很不少,试用过了,只要谈吐合格,字迹方正清楚,就能录用,此时他们也是穿上了统一的长袍服饰,墨盒排开,研好了浓浓的黑墨,砚台压着厚厚的一摞纸,等将领们号令下去,以老兵充任的棚长排长哨长一级级的武官带着新军进来,三万八千多兵,登记的人虽然就超过百人,不过,可是真有的忙了。

这些兵,也是在初选时就登记过姓名,还查过祖宗三代,并且要有乡老里甲的铺保,加上父母按上手印,这才有资格入选,所以此时再来复登,一个个的脸上神情,也是十分的紧张。

“沭阳县人,祖父王忠,父王旭,小人王家瑞。”

“俺是沛县人,祖父李国显,父李本昌,小人李德升。”

“扬州宝应人,祖”

宽阔而长的军营两侧,到处都是此起彼伏的报三代履历的声响,朱慈烺负手在一边听了,也是频频点头。

都是淮扬徐泗一带的土著,彼此相隔最多二三百里,而且是全部的知根知底,有父祖三代履历,才准入营吃这碗兵粮。

三万八千多人,每人都是下发二十两的安家费,再加上征兵使费,光是这一笔就开发了小八十万的银子

不是朱慈烺,充天下还真没有多少人能舍得出这笔钱

原本大明营兵,安家银子五两或多一点儿不等,但现在是什么时候左良玉朱仙镇一败,几乎就剩下光杆司令,派乱兵烧杀抢掠一下,把良民百姓弄成流民,然后兵就自然而然的有了。

就是这样拉出来的队伍,几年功夫,都恢复不了战斗力。左良玉在玛瑙山还能把张献忠打的丢盔弃甲,到朱仙镇后就根本没打过一场硬仗,最后一役是被大顺军撵走,又败于黄得功之手,所谓左镇八十万五十万的大军,好歹也有几万主力,打起来,狗屁不是。

现在淮安这里,大元帅府下有镇兵、厢兵,辅兵、驻防路讯塘守备兵等,再往下,还要筹备续备兵、后备兵等,也就是在乡下征召壮丁,一次集训合格者发给银钱,农闲时集中进行大型的长时间训练,每月举行一到两次小规模的短训,按续备和后备级别,发给合格者银钱或是粮食,布匹。

也就是淮扬一带,民风质朴不说,人口密度也非常之大,又不及江南商业发达富裕,招起兵来,才能这么随心顺意。

换在江南,人口密度相同,但想招这么多合格的农家子弟,那也是绝无可能的事。

登记完了上档,按手印,这一次,才算是正式的成了大元帅府下直领镇兵的一员。

接下来,就是按人头发放物品,军需司的官员带着部下,按人发给对牌,一人一半,领取军饷和口粮盐菜,就与军需官一起对牌后按印,每月按时发放,凭牌领物,按人头一个个发放清楚,绝不会有吃空额和中饱的情形发生。

再加上军法司随时核查,军中也有举报制度,若是这样还能叫人贪污成功,那朱慈烺也只能认了。

领了对牌,然后是每人一个大包裹,里头是两套有扣子的军服,灰土布做成的,颜色并不显亮,但裁剪有型,有性急的先套着试一试,立时就感觉这衣服与往常不同,再有每人两双布鞋,一双皮靴,都是质料十分上乘,农家子弟,又全是挑的质朴老实的性子,一试之下,只管用长满老茧的双手拂拭,都不大舍得穿。

此外就是毛巾盐粉,饭盒和喝水用的缸子,用红漆涮着编号,各人手中领着一个,都是一目了然。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