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回到明朝当太子 > 分节阅读 117

分节阅读 11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一个身形清瘦的商人举着厘金捐输的单子,看着大元帅府军需司厘金劝捐局的大印,向着同行诸人,啧啧感慨道:“列位,就这么一张宣纸单子,生生刮了咱二百两去凭什么找谁说这个理去”

“林家小哥,你可得小心,”一个中年商人瞧着就是一脸老成,见同伴这张狂模样,十分看不过眼,他的手中也是拿着一个铜烟锅袋,正含在嘴上,冒着袅袅青烟这在江南江北一带,也是十分罕见。

看不过眼,这会子只得把烟袋拿下来,劝道:“好生收好了,这玩意又没有姓名什么的,丢了就是丢了银子我等将本逐利,提着脑袋到泰安府回来,能赚个千把两银子,已经去掉了二百这还得托福没有大商家北上,货物涨价的原故。你再把这劝捐的纸一丢,只好再少赚二百,辛辛苦苦,何苦来”

“我不也是心疼么。”

姓林的青年商人如何不知道这个理儿只是心里一时不愤,这才故意在大庭广众间嚷嚷开来。

这会子勉强听从,将那劝厘完捐的纸往袖中一塞,吭哧道:“这钱给的,真是肉疼。从来没听说过,走路过桥还要给钱皇太子又不是杆子”

“唉,唉”

同行这小商人这么不稳重老成,其余几个都是摇头,银子都给了,人家又没到你家抢去,事先就设好的卡,规矩也定的妥妥的,按货物行李总价劝捐,百中抽五,完捐一卡,其余的卡子凭照过卡,不再复抽。

江南商人,都是精明干练,十分善于算小账的。这一次劝捐,规模越小的小商人,越是讨巧。怀中几十两货物的,也就是抽分几钱银子,在哪儿也不拘把这银子赚回来了。大商人把持行业,特别是现在新米就要下市,不知道有多少大商家凑起了几十万上百万的银两,趁着你要完粮交税,需要用银子,就特别把价压低,等税一收完,百姓把粮低价卖了,再又把粮价涨回来。

现在南方虽然种不少经济作物,粮食越来越少,但总归是比北方强一百倍。现在收粮,坐地起利,将来想法运到北方,一倒手,那就是几倍的生发

粮食是这样,生丝、盐、布匹,大抵这一类民生必须的货物,多是如此。

这些官绅大商人,彼此勾结,和官府关系密切,甚至很多原本就是官府中人,所以在江南几乎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些人的货物,动辄就是一条船队,抽他们的厘,才叫大快人心

现在掐着陆路水道,就是要抽这些大老爷的捐,彼此对上了,他们这些小商人才将本逐利,冒着风险北上,把南货运上去。

说千把两还是少说了,这种情形,又是这个时候儿,货上去了,对半的毛利都有可能。

这姓林的小子说没天理,大伙儿也就是从鼻孔里笑笑就罢了赚这么多钱,现在国家用兵的时候,当商人的又没土地不纳粮,再一文钱不缴,那才是没天理。

这个道理,众人以前心里一直是迷迷糊糊的,没有细想过。适才在关卡抽捐的时候,守关的大元帅府军需官就已经明说了,所以道理清楚明白,其实是无甚可说了。

姓林的小子嚷嚷一会儿,见众人只是抽烟不理他,于是也只得老老实实的坐定了。他粗枝大叶,十分毛躁,收东西也不曾看看是不是妥帖,被他这么一闹,众人心也乱了,倒不曾看看,四周有没有碍眼人物。

有几个神色鬼祟的短打装扮的汉子已经凑了上来,有人却故意向抽烟的那个中年商人笑问道:“这位大爷,这嘴里冒烟的是啥稀罕物瞧着还真怕人。”

“哦,”出门在外,最忌得罪人,人家一问,那商人就很客气的点点头,微笑道:“这是烟草,也不知道是打哪儿传来的家中老父在二十几年前跑过一次倭国,这烟草种子还是打日本带回来的。种了抽它,先前是呛嘴,现在越抽越有劲,提神。”

“是提神呢,呛的人半夜都睡不好。”姓林的小商人实在是第一次出门,家里惯出来的毛病委实不小,这会子又是忍不住插嘴,抱怨烟草味道太呛了。

第164章 淮上2

“味儿是呛。”抽烟的商人也不以为意,笑眯眯的道:“抽多了就习惯了,林小哥,要不然你也来一口”

“我就不要了,抽它怕阿爹要打死人的。”

两人对答之时,已经有一只手将林小哥怀中的东西掏了出来,这厮却嘟着嘴,也不知道是嫌烟味难闻,还是还在心疼那二百两银子,一时之间,竟是全无发觉。

“这东西呀,好象关外的人抽的多。”有人见闻广博,倒是趁机卖弄起来:“关外那边苦寒,过了夏天就没秋天,直接大雪飘飞。那个时候,只能是整天盘在火坑上,出去一趟就冻个半死成天闲坐着不是无聊的紧所以抽上一袋,说是能解乏,解闷”

“是这个理,是这个理”

“说的这般好,我有空也试试。”

“何需有空现成的。”

“不敢不敢,掠人之美,我不做这样的事。”

“惠而不费,这个东西,就是难得,自己家里向阳的地方种点,费点事而已。”

“那,恭敬不如从命了。”

那个中年商人倒真是嗜烟如命,一听有人有兴趣,自己就兴高采烈的把烟装了满满一锅,递给人去尝,然后火石点燃引火的火煤子,将烟锅中的烟点燃,众人但见火光闪烁几下,一缕青烟又是冒了出来。

“好新鲜的玩意。”

一个卖煎饼的老者,一身洗的发白的蓝布褂子,操着浓重的山东腔,摇头晃脑的道:“现在这新鲜东西,可是越来越多了。可惜这光景,不然的话,老头子也想试一试这烟草。还有那什么辣椒,番茄子,看着红艳艳的,吃着也甜,就是不知道它如何种法”

有人接口道:“还有玉米,番薯,都是打南洋传过来的,番薯俺倒是种过,倒是怪甜的,就是个头太小,收成不了太多,种点儿玩玩还成,当正经东西来种,怪不划算。”

番薯这玩意,其实传入大明久矣,但农人一般不知道如何种法,不得其法,收成当然有限,传扬开来,愿意种植的当然就少了。

河南山东到淮扬一带,种植的都并不多,倒是当时的海南一带,番薯等作物已经渐渐推广开来了。

辣椒和玉米,还得再过几十年,才渐渐成为主流作物。

所以这会子人提起来,各人有的点头,表示赞同,更有人瞠目结舌,如闻天方夜谈。在大明这种封闭的农业社会中,百里之外就是另外一个世界,除非是生员游学,或是商人往返寻利,知道的事还算多一些,清江这里,已经算是极为开化,消息十分灵通的了。

人群聚集越多,几个尖嘴猴腮的人物就越发勤勉,频频下手,十分开心。

等收获颇丰的时候,几人使个眼色,就打算溜出人群离开。反正这群土佬儿和商人们正聊的开心,烟锅子递来递去的,也不嫌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