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回到明朝当太子 > 分节阅读 113

分节阅读 11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不过奏折中关于北方之事,老头子也是饶舌了几句,道是:“亟驰一介,间道北进,或檄燕中父老,或起塞上夷王”

如此云云,也是打的“联虏灭贼”的主张,奏疏一上,满朝叫好,连同史可法,马士英在内,都是赞刘宗周老成谋国,所奏十分允当。

再下来,就是老头子大发议论,请按治北下诸臣,包括几个大学士在内,还有大票的刚逃过来的诸臣,士绅,请以按君父之难不救,降贼等诸多罪名,分等按治。

刑部尚书解学龙也是上“从贼六等论”,主张将南逃诸臣,分列名单,全部记录在案,按六等罪严罚。

此论甚嚣尘上,就连码头上的苦力也是知道了,议论起来,也是毫不客气。

可能在这些最普通的人群眼中,黑白反而十分鲜明,无需考虑太多的原故吧。

难得能出来一次的张自烈大为摇头,叹息道:“唉,龚孝升自误误人,十分可恶”

“可不”冒襄答道:“孝升这么着,我很替他担心。”

“瞧人家陈百史,现在”说话的不知道是谁,话语中也是充满羡慕。

陈名夏投靠太子最早,现在是正经的四品高官,而且谁都知道,大元帅府的长史和司马可能就挂个名儿,正经办事的就是下属诸司,军政司是诸司之首,负责大元帅府的日常运作,现在很多要差,都是交给陈名夏去办理了。

相形之下,同是复社兄弟,众人的境遇也是先投太子者,现在风光得意,稍微这么一犹豫,一步错步步错,比较起来,酸味十足,也就不足为怪了。

说话之时,船只停靠稳当了,一个身材中等,稍嫌瘦弱的青年探身出来,天很热,他索性就是一身短打扮,只是头顶方巾,还算是明显的读书人的样子。

“霍,冒辟疆,尔公,你们都来了”

一看到当初在南京时的知交好友,龚鼎孳洒然一笑,道:“十分有劳,弟愧不敢当啊”

尽管千里长途,此人还是潇洒自若,而前途未卜,他也似乎全然不放在心上的样子,一时间,众人倒是觉得惭愧了。

第158章 南京46

“孝升,你还是这么散漫狷狂”

和别人不同,向来性子端庄谨慎的张自烈略觉不满,用埋怨的语气向他道:“现在是什么时候了”

“什么时候”龚鼎孳微笑道:“很好啊弟一路南下,到处都是官绅杀掉闯军派驻的地方官,赶走流贼的军队,过了德州,一路到宿、徐一带,已经又全部是大明天下。两河一带,听说也是这么着。大局这么好,难道弟不该高兴”

他是一直呆在北京的,从闯军入城再到清军入城,都是亲历。众人一听他说起这个话题,当然是十分感兴趣,冒襄尽量心事很重,也是忍不住上前打听。

“一言难尽”

对众人的话,龚鼎孳反而不知道如何作答了

千头万绪,一时反而理不顺当。

对南都这边,他当然是一直关注的。打崇祯成功出城之后,留城众臣的心思,也就没有之前那么死板了。原以为大明气数完了,新朝鼎定,但现在看来,事情还真不一定。

很多大学士以降的官员,偷偷南走,就是明证。

然后闯军视众臣为奴,押入押出,鞭打喝斥,更是叫人知道,这个农民军为主的所谓新朝,还远远谈不上是一个合格的政权。

再下来逼赃助饷,五千夹棍打的城中众官魂飞魄散,害怕之余,更添仇恨。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龚鼎孳深悔没有随陈名夏一起跟随太子南走,不过他向来是豁达人物,也很懒散,虽然后悔,却没有冒着危险早早南下。

等到清军入城,这个异族展露出明显的混元宇内,一统河山的雄心之后,龚鼎孳不知怎么的,想起当初李恭等人的警告,再想想陈名夏南下后的得意,这一次,他是再也不愿投降

于是决心南下,正好,清军入城没几天,八旗分门驻防,龚鼎孳的旧宅也是没有保住,而且不仅如此,从迁出的那一刻起,八旗兵分门驻防,汉人不论是官员还是百姓,想进内城就要有人担保,或是有公务差事,普通百姓想进内城已经是绝无可能之事了。

那几天内,清军原说是秋毫无犯,但普通百姓,哪里能轻易舍弃祖宗传下来的房舍

于是喝斥鞭打,再到刀枪齐上,屠杀之下,当然事情就好办的多了。

几天之内,内城百姓就是被全部迁出,搬了个干干净净

龚鼎孳就是亲眼看到,搬迁某处时,就是先挑一家最强硬的,不分老幼,全数当场杀掉。在人头滚滚,血流成河之时,那些只留着一根金钱鼠尾的虏兵都是哈哈大笑,用汉人听不懂的夷语彼此说笑,惨剧当前,这些人却能当是乐子一般,笑的格外开心。

如此凶暴残忍的行径,当然是吓的京城居民战战兢兢,等龚家举家出城的时候,内城之中,已经没有一家汉人居住了

再然后是亲眼瞧见吴三桂的辽兵也驻在城中,全军上下都已经剃头,包括吴三桂和唐通、高第等总兵官在内,已经是全部降顺。

等到了淮安,又听到新的南都消息,这才发觉,朝中大佬全部有所谓的借虏平贼这样不切实际的想法,龚鼎孳到了此时,才觉得天地苍茫,竟有不知道如何是好之想。

留京师剃发效力于虏,非他所愿。

而南都之中,头脑清醒者似乎也无一人。

后退无路,前进不得,所以一见复社诸友,才会故意做出狷狂之态,只是用来掩饰心中的惶恐不安罢了。

再说,他在淮安也是听到不少消息,朝中大佬,颇有穷治新近南归官员的打算,如此一来,回来之后前途未卜不说,还可能有牢狱之灾

光从这一点,他就觉得,大明气数,似乎还是不怎么乐观啊

众人见他呐呐无言,也是觉着奇怪,当即冒襄便打岔道:“孝升,顾横波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