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回到明朝当太子 > 分节阅读 90

分节阅读 9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一层。

“两位所说,确有道理。”史可法想了再想,最终慢吞吞的道:“然而以学生的身份,不便建言,只好乐见其成了。”

这个态度就是不出头,也不反对,反正你们勋臣的事,自己折腾去吧。

他的反应也是在刘孔昭的预料之中,史可法是不大可能来抢夺军权的,特别是京营和皇城宫城的防御问题,涉及太深,而且向来不是文官的职掌范围,而是勋臣和太监们的事,既然如此,他当然不会出头搅事,自己给自己找麻烦。

当下两人便是一并站起,相视一笑,然后便一起拱手道:“既然如此,叨扰了。”

“不敢,不敢,学生惶恐。”

送走了两个十分难伺候的伯爷,外头台阶下已经等了一地的人,轿夫长随跟班,捧着各式物品,正眼巴巴的等着史可法出来,一见他的身影,一个小厮就捧着拜匣赶上来,在史可法跟前跪下,低声禀道:“老爷,户部的高老爷说张老爷、姜老爷等都在他府上,请老爷过府一会。还有,魏国公徐公爷派人送帖子来,说有要紧事,请老爷到国公府去一下,还有”

“唉,别说了,我都知道了”

此时已经是日影西斜,史可法遥望宫禁,但见一片凄惶落魄的景色,到处都是斑驳陆离的残破景像,到处都是灰与黑相连成片,就连极少数穿着元青和天青色曳撒的太监们,在这大片的灰黑色中,也成了一个个意义不分明的小小黑点。

“天黑了”史可法轻轻摇头,嘟囔着走下石阶,在他身后,只留下一片斜影,显的软弱无力,飘忽不定。

第125章 南京13

皇太子回到南京后,留都之中在前几天内都是十分的紧张。

毕竟众人知道,太子已经不可复制,立有大功,在皇帝心中十分重要,在淮安还有一片小小基业,身边还有靠的住的东宫卫率为武臣,有李邦华和王铎等文官班底。

文武并重,再加上皇太子的身份地位,除了刘宗周等脑子不大好的,恐怕也没有太多的人想和皇太子过不去了。

什么祖制规矩全是屁话,现在这功夫,南京城中争的就是中枢权位,就在这几天功夫,可能就是堂官还是大九卿或四品京堂的分别,对有些人来说,甚至是入主内阁还是啃老米饭的分别,热衷不热衷的,又岂能无动于衷

权位之争,叫人着魔之处就是在于此:要么就是手掌实权,生杀予夺,要么就是仰人鼻息,受人摆布

在奔走钻营的人群之中,钱谦益就是很醒目的一个。

早在近十年前,他就有资格有名望入阁,但就因为他被人感觉是一个劲敌,不是愿意甘居人下的人,所以温体仁略施小计,钱谦益就回家啃老米饭去了。

而且,在崇祯心中留下很深的恶感,导致后来卖了不少良田,凑起两万银子的巨款进京活动,又打通了周延儒的关节,仍然没有办法起复。

最多是允他冠带闲住,保留礼部侍郎的级别,别的想头是断然不要有了。

原本是绝望的局面,特别是皇上南迁之后,钱谦益更是断了想头。不料运气来了便挡了挡不住,史可法轻轻巧巧一句话,他便已经官复原职。

这几天,不知打哪儿传出来的传言,说是朝廷将要有大动作。不管真假,南都里稍有身份的就都是到处乱跑。

打听消息,互作联盟,总之是闹了个沸反盈天。

钱谦益是谁也没找,除了和高弘图略作示意之外,就只青衣小帽,去了一次史府。

现今这时候,巴结好了史可法才是最要紧的

不过,去的效果却不大好。

入阁当然不必谈起,史可法自己都不知道内阁何时重开,自然也谈不上援引钱谦益。以史可法私心来见,钱谦益长袖善舞,为人又不古板拘礼,素有威望,也擅长和稀泥,援引进来,肯定是自己的臂助,但此事又不是他能做主的,也只能说是爱莫能助了。

至于礼部正堂,钱谦益自觉还是有点机会的,不过,不能直中取,只能曲中求。

今日就是他广下帖子,留都之中,稍有名望的士子都叫他请了来。

从陈贞慧、候方域、冒襄、张自烈、戴建,再到黄宗羲、顾杲、方以智等,上到进士翰林,下到秀才生员,几乎是把留都中文才风流又勇于任事,在东林和复社中享有大名的士子都请了过来,看看名单,足足有一百来人

这么多成了名的士子出现在同一处地方,简直就是声光无限的盛事一桩。所谓虎丘大会,也就是这么一群书生聚集在苏州,商讨国事,正颜厉色的扯淡一通后,再会文,写诗,填词,和相好的姑娘玩乐一通,就这样,已经是举国读书人十分羡慕的风流雅事了。

要知道,当时可没有什么玩儿的东西,也没有影视明星什么的,能填词写诗,甚至是话本小戏,就是一流的明星人物,地方志上和文人骚客们刻印的本子上,能与这些风流才子们有所交结,也就是值得大书特书的士林佳话。

也就是以老钱的江湖地位,才能召集起这么声势浩大的场面

当然,光是钱谦益的话,可能也会有人婉拒,有人不以为然,但有了钱谦益的那一位虽说是如夫人,但声光还在正室夫人之上的“河东君”,钱谦益才能这么呼风唤雨,十分得意

到了正午时分,钱谦益府中三开间的大花厅拆了门窗,全部摆上了酒席,外头就是几台小戏,演的十分热闹,钱谦益穿着茧绸道袍,麻鞋布带,头顶幅巾,配上中等偏高的身材,保养得体的体型,加上玉面长须,人也显的十分的潇洒漂亮。

今日大会,必定会闻名一时,甚至流芳千古,所谓的“兰亭集序”不过就是一群文人骚客聚会,写出那么一篇文字来,千年之下,还是十分风雅的美事

“朝宗,你可写得了”

“唉,还没有,一时诗思枯竭,笔下竟不能得。”

“那么,辟疆如何”

“今天怕也要成殿军了。”

“不急,不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