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回到明朝当太子 > 分节阅读 85

分节阅读 8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的生员秀才,也委实不少。

最少,有一个法不责众的心理。

至于黄宗羲,此时脸庞涨的通红,握着香的双手也是微微颤抖今日所行,当然是极险,但事前盘算,也是极有把握。

皇帝和太子刚至南京,毫无根基可言,仅看最近皇帝的动静就能知道,现在大权仍然在东林手中,孝陵之行,也是看出皇帝有悔过之意,就算是表面功夫,最少皇权现在衰落是毫无疑问的。

此时此刻,兜头给皇太子一击又如何难道皇帝就能下旨尽诛参与的生员

当然绝不会有此事,就算皇帝下此旨,也绝不会有人听从。

真有此乱命,一夫倡命,万夫景从,到时候皇上能不能安稳留在南京都是十分难说

当然,以黄宗羲私意来说,他对崇祯是感激和忠诚的,因为今上即位之初,诛除魏阉,替东林受冤诸公报仇,这其中就有他的父亲黄尊素,而崇祯也曾经召见过他,当面许他为忠臣孝子

但这只是私恩,当不得什么。

今上刻忌寡恩,急于求治,只讲经济,不求仁义,国事已经弄到如此坏的地步,可皇太子居然又在外胡作非为,这个时候了,士大夫再不出来,难道真要弄到国亡为止

可以说,江南一带士绅早就对皇帝不满,皇太子并刘泽清军一事所招致的不满,只不过是一个可资利用的导火索罢了

高起潜赶回之后,脸色已经是十分的难看,而朱慈烺等人听到他的禀报之后,自然也是十分的震惊。

“奴婢请小爷稍待,”王承恩此时决断倒是十分明快,立刻道:“奴婢这就回去,叫史可法过来。南京和畿辅内外,都是他们东林复社的人,这一伙子生员必定也是如此,叫他过来处理此事便是了。”

“这倒也是个办法。”

李邦华等人也是最讯赶来,当即便是都道:“不过,要快”

“是,我知道”

除开太子,按明朝的规矩,这里的人没有能大过王承恩的,不过听了李邦华的话,他竟是点头受教的样子。

只是拨马回转,眼神一扫,看到赵之龙等人的时候,神色间非常凌厉,盯的这些勋臣武官都是低头,王承恩这才冷哼一声,立刻打马飞奔向后而去。

皇太子这般大张旗鼓的回南京,却是遇着这种事,解决的快还好,否则的话,就是大失颜面了。就算生员们立刻被劝开,也是威望大损,最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中和畿辅一带的百姓士绅,议论的话题都必定是皇太子趁兴而来,却受阻于一群生员的败兴之事了

第118章 南京6

史可法也是第一时间听说了生员请愿的事,清明都过了,南京正是开始有点闷热的时候,又是晴天白日,阁部大人的额角立刻就见了汗。

“胡闹,胡闹啊”

骑在马上,史可法就是不停的摇头,脸上苦的都能挤出水来这件事不用多想,也知道必定和东林复社有关

在南都,还有哪个组织能悄没声的组织起这么多读书人出来闹事来着说是别家人马干的,有人信么

年年的苏州虎丘大会,与会的哪一个没有秀才或是贡生、举人的身份甚至进士身份的,也很不在少数

江南文风原本就盛,光是无锡一县,有多少大世家每个世家有多少读书子弟

虽说科举在制度上是务求完美,追求公平,但这世界上哪里有绝对的公平可言一个普通的农户家族,第一代能勉强识字,第二代可以达到童生水平,到了第三代才可能成为举人,进士,然后成为所谓的书香门弟,也就是真正的世家。到那时,家族中的子弟自幼就有资源可以利用,从小就能在明师的指导下学习,无论是八股还是书法,包括科举的一些门路,这些世家子弟都远超普通人,得中的机会,当然也就是倍增。

江南的书香世家,十几代人都中举,连续五六代人都当官,而且都能位列台阁的,实在是不在少数。

为什么江南的士绅能挟制官府,控制佃农,就是因为都是百年世家,彼此以科场同年和婚姻等办法形成了一个利益集团,地方州县官算什么

这些大世家联合起来,就连皇帝的圣旨或是派出来的太监也完全可以不当回事

这些人组成的东林书院和复社,在几十年的组织之下,已经成了一个超级庞大的集团,尽管彼此有矛盾和内斗,但在某些事上,倒是可以一呼百应,只要有了光明磊落的名头,哪怕是背地里阴私龌龊,一样可以吸引大量的热血士子参加。

而以士绅生员们的影响力,几百生员就是几万士绅读书人的代表,而几万读书人可以左右的,又是数百过千万人

魏晋门阀垄断的是官帽子和土地,而明清的世家,却是垄断了知识和社会威望

乾清宫后的养德斋仍如旧制,是好不容易花费了一点人力物力修起来的皇帝正寝,崇祯就在这里燕居休息,平时也召见一些较为亲近的大臣,毕竟别处地方都太过衰败,实在不成体统了。今日为着皇太子回来,宫中也是齐集一堂,从张皇后和周后这两位皇后,再有诸位皇子,公主,新乐侯刘文炳等皇室近亲都到了,崇祯也是心情极好的样子,穿着一身浆洗的十分干净的龙袍,虽然下摆上打着几个显眼的补丁,不过人看着也是十分精神。

为着这个皇长子立下的大功,摆下现在的场面,以他自忖,也算对的起这个有出息的儿子啦。

至于后妃诸子还有公主,就在他膝前谈笑风生,和睦从容,亲情十足的样子,也是令得他在心中暗自感慨:“这都是吾儿所立之功,想起来,我应该惭愧”

有这种心思,也就更加渴望早点见到朱慈烺,一则是内心难得的柔情,二来,也是要和这个有大出息的儿子商量一下,下一步究竟该如何办

是不是现在组建新内阁,然后发布文告,祭天北伐

兵将怎么调配,饷源怎么确保

身为一个处理过十七年国政,几乎每天都在焦头烂额中度过的皇帝,崇祯对官员已经是十分失望,对带兵的诸将也是完全不抱任何希望。

在目前来说,可资信任的当然是北下诸臣,而南方诸臣中,史可法在操守上似乎可信,朱慈烺也曾谈及过一点,但操守不代表能力,崇祯以前不觉得什么,但自从以朱慈烺所教授的考量办法来重新看待大臣的时候,对诸臣,包括史可法在内的能力,已经是不抱什么大的指望啦。

“皇爷。”

就在这一团和气,也是皇室中难得的喜气洋溢的时候,一个小太监飞速跑入殿中,在崇祯所坐的金台下重重一嗑首,禀报道:“小爷刚进了城门不远,正往棋盘街方向走的光景,却被一群生员拦住了来路。”

“什么”崇祯认得这个小太监是王承恩身边的近侍,十分机警可靠,所以说的定然无虚,他猛然站起,又觉得眼前一黑,竟是又重重坐了回去。

“皇上,皇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