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回到明朝当太子 > 分节阅读 76

分节阅读 7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也不知道为了什么事。再转头看冒襄,却见他也是面色铁青,头也昂起老高,他心中隐隐明白,眼前情形,究竟是为的什么了。

刘宗周就在精舍正中打座,这位老先生已经年过花甲,须发如银,不过看着眼中烁烁有神,似乎精神还很不坏。

当下陈名夏进屋进礼,刘宗周起身还了半礼,等陈名夏坐定之后,刘宗周劈头便道:“南都最近有不少谣言,说是皇太子入淮安,并山东镇总兵刘泽清兵马,并将总兵诛斩,如此不教而诛,以储君而行此妄为,某不胜震惊百史,你从淮安来,传言所说,是否属实”

此老原本是理学大家,平素说话就算不投,也很少有这种咄咄逼人的样子,今天却是大反常态,不仅逼问,而且语气上十分的不客气,而在刘宗周四周,也是站满了刘门弟子和复社中的好友,此时都是齐涮涮的看向陈名夏,就是等着他的回答。

“是确实有此事,不过”

饶是陈名夏十分有急智,此时也无可奈何,刚答了个开头,还不及细说,就见刘宗周忽然起身,他吓了一跳,还不知道怎么反应,就见刘宗周折身取了一份白折子,往陈名夏手中一送,道:“且看看再说。”

“敬宗法祖以淑人心正国本以培养国家元气疏”一看名字,陈名夏就知道大事不妙,翻开草草一阅,果然是这老头子直言皇太子行止失当,请召回南京,多以醇儒教导而正国本以定天下,语言迂阔而道理至大,果然是一如这刘宗周向来的作风。

他弹一弹奏疏,笑道:“老先生,值此国难当头重拾旧山河的功夫,自乱阵脚,这样做法怕不大好吧”

“人心才是根本”刘宗周理也不理他,闭目半阖,只道:“此疏老夫是上定了。”

“既然如此,也不必多说。”冒襄兜头一揖,朗声道:“原本是阁部差遣,叫学生前来劝老先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既然老先生执意如此,那么学生就返回复命就是了。”

“听随君意”刘宗周神色威严,眼睛瞟了冒襄一眼,眼神之中,除了冷峻之外,便是毫无商量的固执。

第105章 立基7

从大报恩寺出来,陈名夏的脸上也就只剩下沮丧这两个字可写。

在预先料想之中,南都这里气氛想必已经与往日不同,皇帝驾临,阖城文武并百姓商人就应该同舟并济,一起共赴国难,而知道皇太子事迹以后,以前的好友们必定也会对他跟随皇太子左右大加赞赏,同时皇帝召见,南都大佬们一起会面,到那时,宣扬皇太子的睿智和武功,一切都是水到渠成,是非常好办的一桩差事。

当初讨这个活计的时候,可真是没想到事情会这么难办

这些东林老先生们的固执,也真的是叫他难以想象。自皇帝驾临前来南都,刘宗周和黄宗羲这一对师徒可以说是南京城中最为失望的人群之一了。

以刘宗周和当今皇帝的气味不投,由来也非一日,而原本按刘宗周的设想,新帝由东林党人拥立,外有强藩,内有大臣,虚君以礼,但实事就由大臣们备办。

同时学校开议论,定人心,顺礼法,一切以礼而行,在这师徒俩看来,一切都以仁义为本,风俗淳厚,则人心自安,而到时候,对外可以战而胜之,对内也能风调雨顺,不要说中兴,就算是再得盛世,也是很稀松的

不过万万不幸的事发生了,崇祯居然没有殉国,而是南奔出逃。在刘宗周等人看来,这等行径,弃宗庙不顾,已经叫人臣不服,而崇祯在南京还刚歇脚,淮安那边皇太子居然就手就吞并了臣子的军队初闻此消息,刘宗周气的午饭也没吃下去,连连摇头,只称是不成体统,太不象话。

在他看来,今上已经是太讲义利,不讲仁德,而皇太子犹有过之,大明已经有过武宗皇帝,难不成还要再出一个纣王不成

就在当时,那个上奏直指太子不是,甚至隐约讥刺崇祯的奏疏就是一挥而就。而在刘宗周的鼓动之下,复社中也是有不少士子站在他这一边,隐约就是要他站在一起,陈名夏人没有到,南都里已经是风云暗起,各方势力都是在找自己的阵营和立场,在这种时候跑过来,果然冒襄一看到他没有好脸色是有道理的。

“唉,事在人为吧”

“百史兄现在还有信么心”

“当然”

“有功夫,我倒想去江北,拜见太子殿下,再看看太子身边左右,究竟是有多少高人,能使得百史兄这么归心效命。”

“哈哈,你要去,殿下当然是倒履相迎”

到了南京宫殿附近,就在大明门外不远,两人也是揖让而别。

现在崇祯刚到,一应制度还都没有建立起来,史可法还不是大学士,也没有成立内阁,一应事物,就是在内守备府和赵之龙、刘孔昭,再加上一个韩赞周,四驾马车,一起商量着办,看着冒襄往内守备府去,一路上和不少穿着绯绿长袍的官员打招呼,还有不少禁军将领见到他就下马引避,那种威风劲头实在叫人眼红的紧了。

“留都风光,竟然是我完全没有想到的样子啊”

事情不顺,好在陈名夏并不气馁,到了宫门前报名请见,原本只是官样文章,每天从北边过来的,各地前来留都述职的官员很多,前来宫门请见的当然也不会在少数,但陈名夏名字刚报进去,嗑头请安过后,刚要带人离开,预备找个下处安置下来,正在此时,打宫门内跑出两个气喘吁吁的太监来,离的老远,便一迭声叫道:“淮安来的陈名夏陈大人在不在皇爷召见”

陈名夏虽然是翰林加科臣,平时是朝参官,见到皇帝的机会实在不少,但这么单独召见,倒还是头一回。得意之余,只觉心跳也比平时加快几分,当下先是答应下来,然后脸上带着矜持的笑,只向四周那些一脸羡慕的同僚们点头致意,然后便随着太监们往宫禁里头走去。

在他身后,自是一阵阵的议论。

“这是哪个大人,怎么皇上这几天除了史阁部和几个勋臣,任是谁也没被召见,怎么他一来就进去了”

“这般年轻,怕是哪个出名的翰林。”

“你们这么猜法,明天也猜不出来。”一个胖胖的官儿指着陈名夏的仆从,问道:“你们家老爷上下怎么称呼,官居何职啊”

“咱家老爷是翰林编修,兵科给事中陈”

“我知道了”那胖官儿一拍腿,满脸的肉都在抖动,大声叫道:“是打淮安过来的,怪不得皇上一听他来就召见了”

“小爷在淮安斩帅夺军,听说这陈老爷就一直在身边赞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