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回到明朝当太子 > 分节阅读 47

分节阅读 4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鞑子白刃战,一支军队,只敢用车阵炮阵把守坚固城池阵地,无论如何,也不敢说是有训练和士气的武力。

不过此时说这些很无谓,罗虎也不理会,又问道:“他们有红夷大炮么”

众人中有人答道:“似乎不是,该是佛郎机炮或是虎蹲炮。”

“仗打完了,你们没有看看热闹”

“这”众人迟疑,不过有个老者还是出面答道:“小老儿是爬在屋顶上看了,发觉贼喔,发觉大顺军似乎战败逃走了,然后皇太子就带着几队骑兵入城,剩下的人收捡战场,我等怕事,也不敢出来,只是远远看到,也不敢说真切。”

这人说的虽然含糊,也不敢承担什么责任,但话一出口,在场的闯营大将都是心一凉。罗虎面色如铁,只又问道:“那么,后来如何”

“后来隔了不到半个时辰,我等又看到皇太子侍奉着皇上出城,城门附近跪下不少大官,他们迎着皇帝,在城门处整顿军伍,然后向南去了。”

“多久时间”

“怕有一个时辰以上了。”

“好,还好”

罗虎部下,俱是精锐骑兵,十之八九是老营的孩儿兵出身,青年敢战,十分勇武,现在被他集结两千多骑,加上收罗的御营兵马,不到三千也差不多,这么多兵,对方打宽点算,也是一千人都没有,虽然对方已经走了一个多时辰,但他们有骑也有步,走不多快,还肯定有辎重物品,此时轻骑追逐,一定可以追的到。

当下不再耽搁,吩咐人把这些百姓带下去,然后便提气喝道:“你们听到没有崇祯老儿和他的皇太子就在前头不远”

“听到了”众将齐声道:“我等愿同将军飞骑追赶”

“好”罗虎马鞭一扬,厉声道:“随我一起,舍命出来,也要把明皇擒在我皇上帐下,听明白没有”

“听到了”众将也是十分振奋,均道:“绝不会退缩,否则,甘当军令。”

“好,随我来”

士气已经大振,打了这么多年,明朝皇帝应该是最终的目标,这么大的战功在前,何消多说半个字

当下罗虎的枣红马扬蹄先行,然后数十亲兵和他的中军相随簇拥左右,接着便是各督尉部将率领部下,按照一定的速度和阵形,相次上路。

闯营之中,骑兵队伍也是有限,而最精锐的骑兵队伍,罗虎所部无疑也是其中之一。此时在主将的率领之下,井井有条,次序丝毫不乱,在旗号不停的命令之下,很快就展开队列,消失在了朝阳门外的官道之上。

“这支兵马还真是厉害啊。”

北京过兵,也不是一支两支,甚至早年的时候,大伙儿还在城角内外见识过满鞑子的精锐,此时看过去,评点之时,没有强兵在侧,自然是多了几分淡定从容。老北京别的本事不一定强,比起嘴皮子或是眼皮子,那可是天底下一等一。

“也就这样吧,和宣大兵也差不离”

“和天雄军也差不离。”

“洪军也是这个味道。”

“比起满鞑子呢”众说纷纭的时候,有人突然插了一句。

“嗨”最先答罗虎话的老者摇了摇头,背着手就走,嘴里只道:“鞑子那般的禽兽,没事提他们做什么浑”

“老背晦的,闲谈生这么大气做什么”被斥责的是个后生,脸红扑扑的也是气的不轻的样子。

有人解释道:“你不知道,他家娘子和闺女在崇祯二年时都被满鞑子抢走了。”

“原来如此”

看来这老者必定原本是住广渠门或是东便门外,所以在那些京畿之祸时,遭遇奇祸。这一次避居在内外之间,仍然被殃及,好歹不曾受太大的苦,也算是幸事了。

有个衰朽老者叹息道:“咱们老百姓哪,只要祸不及身,就不管他是兴与衰”看着不远处的官道上蜿蜒奔驰的长龙,看着尚且看的清楚的旗帜和骑兵头顶的毡帽,还有樱盔上的红栅白羽,又或是闪着寒光的长矛铁枪众人都只是摇头叹气,不再聚集聊天,俱是摇头叹息,一个个慢慢的走散了。

住在这内外城之间的,多半是穷苦人家,又有谁有什么忠君爱国的心思崇祯也就是重征,皇家在京城之中很多房舍,都是用极低的价格租给百姓居住,或是民居,或是用来做门脸做生意,崇祯年间因为国库如洗,几次加租,虽然渐渐只是趋于市值,但对百姓来说,当然也就是增加了负担。崇祯变重征,也就是百姓从口舌上泄愤。皇帝又如何铜钱才是一家活命的根本

李闯入京,这个百万居民的京师没有抵抗,后来满清入京,这个京师同样也没有抵抗,可能对当时的百姓来说,只要能活下去,不再提他们的房租,就是最大的德政了。

又或者说,就算是赶他们出城,抢占他们的房舍,只要能叫他们活下去,这样就也是足够。

而王朝兴衰,皇帝和太子对这个庞大帝国国运的最后努力,李闯的骑兵精锐到何种程度如此种种,也就是这一群蚁民茶余饭后可供闲聊的话题谈资罢了

第066章 热血9

天津,在明朝就是天子津渡,在民间传言来说,那是燕王在平定靖难之役,在海河和三岔河附近的时候,看到樯橹如云,渡船拥堵的热闹景像,就把直沽改成天津之名,以示重视。

当然,民间传言不可深信,天津在明初尚有海运时确实十分紧要,设卫不说,锦衣卫的指挥衙门也是设在天津,在明中早期,说这个卫城满街都是军人和特务,也是一点儿也没错。

到了明末时节,因为海运有种种限制,比如不准超过二百料,不准双桅,再加上泉州和广州等商贸港口的兴起,对辽东半岛的联络和支应又是以登莱为主,天津这个港口城市反而被时人给慢慢淡忘了。

若非如此,历史上的崇祯也不会压根想不起来海运,相隔甚近,白白放弃了逃生的最佳途径,想起来,也是叫人扼腕的很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