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回到明朝当太子 > 分节阅读 32

分节阅读 3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之阶你要知道,现在人心大变,已经不是几年前的光景了如果有谁敢提太子南迁,我来问你,就一个唐肃宗灵武即位故事,皇上听了,还肯放小爷走不肯而且,皇上的性子十分猜忌,你看他会不会很喜欢提起此事的人,还有小爷,会不会吃挂落”

这一番话,说的又快又急,简直要没有章法,但对吴伟业来说,却是醍醐灌顶一般,很多一直没有想明白的事,一下子就通透了许多。

他看看一脸倒霉像的龚鼎孽,和声劝道:“孝升,以你之才,留在京师可惜了的。以身事贼,将来你会后悔。”

“哼,我可不会后悔。”龚鼎孽扭过头,一脸不屑的道:“将来的事准定是我对,你瞧着吧。”

“好,我也不同你争。”吴伟业知道这个好友天份极高,但品格等而下之,所以用君臣大义相责是完全没有用处的,当下也冷笑一声,向他道:“事一新朝犹有可说,如果建奴再入关呢”

“啊”龚鼎孽一呆,挠头道:“你这话”

“没想过”吴伟业用讥诮语气道:“叫你剃了头留辫子,事完一朝再一朝,你又如何呢”

这样的事,在当时还真的很少有人去想。事实上,留在京师的官员确实很多,十之八九的大明官员都选择了侍奉新朝,奉李自成为新主。

但清朝一入关,这些留在京的官员,又十之八九出城逃走,不愿意侍蛮夷为君,而明朝真正翻身的机会,又是在失掉南京后的剃发令上,吴伟业一句话,包含的信息量极大,一时间,叫龚鼎孽听的也是呆了。

“此事,我要和陈百史商量”

龚鼎孽的一向态度,其实也只是当时很多青年官员对新旧交替态度的一个缩影罢了。陈名夏和他平时相交甚厚,思想也颇为一致的,这个人才气天份更高,更加的长袖善舞,在东林和复社中,陈名夏也远比龚、吴二人更受重视,他的态度,才是极为关键要紧的。

“好好去商量吧,孝升兄。”

今天是实实在在的完成了一个皇太子交办的任务,吴伟业心中甚是笃定。现在大局日渐紧张,皇上也根本顾不上查考皇太子的功课,他打掩护的担子也可以卸下来了。

再下去,就是带着汤若望一路回南,在南京,还有新的局面在等着他们

只是,出城之后,回首顾盼,吴伟业也是心情沉重:京师之中,情形这般吊诡,看似平静,但底下暗流涌动,大事向何方向发展,皇太子是否能得偿所愿,皇帝又是如何决断,这,都是极为复杂难言之事了。

他长出口气,无论如何,京城是在他身后了,看向前方,汤若望等人正兴致颇高的赶路,天暮时寒,草舍孤烟,虽然萧索,但在兴致高的人眼中,却是有勃勃生机。无论如何,这道路,却也是终究要靠人去走

第046章 父子

暮色低沉,诺大的紫禁城中,开始点燃起盏盏宫灯,幽长深远的永巷之中,到处是提灯经过的太监宫人,一派热闹而忙碌的景像。

突然一声“砰”的声音响起,在乾清宫的顶端升起朵朵漂亮的礼花,在殿阶下等候多时的朱慈烺也是精神一振这礼花一放,崇祯是回到乾清宫中了。

今日早朝就议了很久的事,下午的午朝索性连在晚朝一起,一直议到天色将黑,这才皇帝回宫,群臣散讫。

这在当时,也是很难得的景像了。

“小爷,”殿阶上一个太监急匆匆的跑了下来,向着朱慈烺行了一礼后,道:“皇爷回来后气性很不好,在明间殿里背着手转悠,脸色气的通红,奴婢禀报小爷等候多时,皇爷直摆手,说是不见,叫小爷回宫好生反省,这几天他有空了,再和小爷说话。”

说到这,那太监抬起头来,很是不安的道:“瞧皇爷这样子,委实是气的不轻,小爷不如早些回去,免得再触怒皇爷为好。”

说话的是乾清宫的掌事太监吴祥,忠心老成,算是崇祯身边几个得力的人之一,因为老实,也是一直留在身边,没和高起潜、杜勋等辈一样被放出去监军地方。

吴祥也确实是好心,到了此时,实在是大局已定,再争也无济于事。

而朱慈烺自己前来,不过是求一个心安理得罢了他心中已经有了定论,所以不管崇祯如何暴怒,他也非要求见不可。

当下向着吴祥微笑道:“不碍事的,再替我上奏父皇,就说我不走,非见不可。”

这么一边说着,也是和吴祥一起上去,到了明间大殿之外,他停住脚步,吴祥入内,没过一会儿,就听崇祯在里头大怒道:“朕还没找他,他居然就敢又跑来了真真是当朕拿他没有办法来人”

“皇爷息怒”

似乎是一个宫女先跪下,然后乾清宫中,也是跪了黑压压的一群人,正在此时,周皇后已经闻讯赶来,红着眼先看了朱慈烺一眼,然后便自己先进去了。

“嗨,你来做什么”

灯烛之下,可以看见崇祯在原地跺脚,而周后已经跪在地下,正在去除头上皇后冠饰,免冠请罪。

适才最先跪下帮朱慈烺求情的是乾清宫的管家婆魏清慧,虽是女子,但人十分能干精明,此时出来,到得朱慈烺面前劝道:“唉,真是何必”

闹出这么大动静,朱慈烺自己也是面色苍白,但眉宇间仍然是一片倔强,他看了看魏清慧,摇头道:“今日非是家事,而是国事,所以无论如何,一定要见。”

魏清慧已经深知这位太子的脾气,平时看着都是笑眯眯的,也不大恼人,架子也越来越小,对她们这些宫人也颇知寒暖,特别是殿下还查清了她的家世,许诺将来早点放她出去。

一般的宫中女子,除非是受到宠幸,或是一门心思要向上爬的,不然都想着早点被放出宫,朱慈烺有此承诺,魏清慧自然也是事事照顾。

其实,以朱慈烺现在的地位形象,就算没有这些事先下的功夫,魏清慧等人也会实心相帮的。

“既然如此,”这个宫女头领也是很有决断的人,当下咬着嘴唇点一点头,向着朱慈烺道:“小受大走,请小爷自己当心”

她是深知崇祯心思的人,有这种说法,朱慈烺心也是猛然一沉。

今天的他,也是实在破釜沉舟了

南迁之议不行的话,就是在京城等死,除非他自己想办法,青衣小帽易装而行,带上王源李恭等向个贴身的伴当护卫,反正他在城外有马,有钱,一路直奔向南,二十来天就到了。

但没有皇帝的旨意,他这个太子拿什么名义去南边在文官向来与皇权对立,而武将也不受节制的今天,一个十五岁的空头太子,没有自己的班底,只有几个东宫讲官还算亲信,还有一些六品以下的京宫武官支撑,这么点班底,去南京找死么

崇祯一道诏旨,自己还得乖乖回来而且,十之八九还保不住太子的储位

既然如此,那就只能拼力一搏

今天下午朝议,果然是崇祯将昨天左中允李明睿的建议抛出来,然后便是王家彦、李邦华等几个重臣表态支持。

但他们的表态并不重要,在崇祯和群臣心中,内阁的态度才是最关键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