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回到明朝当太子 > 分节阅读 11

分节阅读 1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官员士绅开始筹划准备,开始南逃

一个王朝,到了崇祯十六年的十月之后,已经是切切实实的走到了它的末路它的君王还在挣扎,努力,尽管看起来是格外的可笑,它的重臣却是束手无策,甚至在暗中策化投降,要将君王化为投名状,以来供奉新君。它的武将已经失去斗志,要么望风而降,要么保存实力,以做乱世自保富贵之用,至于忠君效死,却是提也不必提起。

它的生民,要么在北方饱受苦难,要么在南方歌舞升平,就在各方大战的同时,南京的诸生老爷们还在秦淮河畔与名妓唱和,人间至苦至难,似乎与他们没有丝毫半点的关系,而泉州一带的海贸更是发达,一家一姓垄断了海贸,直到坐拥千万家资

这个老大帝国,已经是腐败溃烂,散发着恶臭,就算是南方,看似肌体健康,其实也是烂到了骨子里。

在这个时候,除了少数人之外,怕是所有人都对它失去了信心。

也无非就是改朝换代而已

而宫禁之中,却唯有一人,看似悠闲,其实内心如焚,已经是十月,距离甲申三月,还有几天

朱慈烺深知,已经到了可以不计一切的时候了

第017章 渭南

崇祯十六年十月初八,夜,渭南。

潼关失守已经好几天了,全军一退再退,不到三千人的残部全部驻守于此,大兵们横七竖八的躺在地上,昨天刚下了一场大雨,到现在还是飘飘洒洒落个不停,因此城中地上满是泥泞,当兵的也是不管不顾,只搂着手中的铁枪长矛,睡的十分香甜。

城楼上除了四处角楼还有光亮,偶尔有一小队巡逻的士兵路过之外,也是到处的鼾声如雷。

一败再败,从湖广败到河南,再逃到潼关,现在连潼关天险都已经失守,仗打到这个地步,督师大人也是毫无办法,几个总兵官降的降,逃的逃,现在这渭南城中除了督师之外,就剩下监军乔元柱,还有幕府的那些老夫子们,出关之时,浩浩荡荡会齐了十万王师,到现在,就只剩下这一点余烬

不睡能如何今日倒下,且不管他娘的明日是死是活,当兵吃粮,仗打到这个份上,已经对得起督师大人,对得起朝廷给的军饷吃食

其实败到这个模样儿,若不是孙传庭威信早入人心,陕中秦军拿他当天神般敬仰,军心怕是早就垮了

当日秦中二帅,洪制军早投鞑子,名声尽毁,孙传庭却是在天牢里关了几年,却是把当年那种刚愎急燥,还有目无余子的傲气磨了个干净,重新为帅之后,老成谋国,干练果决,实在是农民军唯一的强敌,劲敌。

可以说,这一次襄城之战,李自成虽然有诈敌深入的部分,但开始的接触战,陕军能够奋勇向前,而屡败闯军,这已经是极为不易的事。

要知道,左良玉号称拥兵五十万,看到李自成的大旗就望风而走,别部明军,连邀战的胆气都没有,更加不必提交战获胜了。

而孙传庭所统领的,不过是他在柿园练了年余的新军罢了

此时一败而再败,只剩下这三千左右的督标兵马还在,各总兵非降即逃,孙传庭身边已经没有大将可用,渭南城小,又是残兵新驻,闯军只在一天之外,等到城池被围,恐怕就是大家身死之时。

死也就死了罢,关中汉子,倒还没有背主投降逃走的习惯,虽然白广恩和高杰都走了,不过这两人原本就是贼娃子,关键时刻,靠不住也并不足奇怪

半夜时分,渭南北门方向来了一匹快马,蹄声得得,清脆响亮,再加上不停的马铃声响,可想而知,是有送信的折差到了。

果然,那匹快马一路奔驰,到了北门的城门楼子下头,在城头灯火的亮光下,可以看到马上骑士狠狠地勒住了急驰中的快马,那马唏津津一声嘶鸣,就在城门处几尺外猛住脚步,那人“哎哟”一声,却是从马背上翻倒在了地上。

一顶乌纱帽从头上掉了下来,马上那个仰面躺着,似乎连叫一声的力气也没有,从上头看下去,但见脸色腊黄,一身大红官袍,上面绣的着正是六品武官的补服。

城头上的人当然不认得这个摔倒晕翻过去的武官,不过不打紧,从京城中经常有这样赶路的折差,不过一般是驿卒或是持兵部火牌的差人,不象眼前这位,虽然从身后的包裹来看必是折差无疑,不过一身官服,却是又叫人迷惑住了。

好歹不问,城头上人还是放了一个吊筐下来,下来两人,将那人装在筐子里,然后一并吊了上去。

把人一吊上来,就用诸葛行军散往嘴里倒,又把他胸口解开,用药酒擦拭胸口。

等有人想把他背后的包裹解下时,这人却是醒了,但见眼中寒光一闪,却是一把将那人的手抓住,劲力之大,痛的那人失声痛叫。

“松手,快松手,你是来送信的不是是皇上的批折,还是部里的公文,又或是私信”

北门不甚要紧,在这里主事的就是督标的一个参将,看见晕倒醒来的人就是这么警惕,心里也是不禁暗赞一声。

“哦,我已经进了城了”这么一说,那人果然就清醒过来,就这么一转眼间,叫四周的人都看的出来,来人眼神中满是警醒,整个人看起来也是精精干干的,一看就知道,不是常人。

“是,这是渭南北门,有什么事,快着点吧。”督标参将惨笑一声,道:“明天,最迟后天吧,咱们就都在黄泉路上做鬼了,这位兄弟,若是送信来,把信交了就赶紧走吧。”

“不成,我得面见督师。”

“你是哪个部里的我得和督师回。”

“我是嗨,这个时候,难道我还能是刺客不成就说,我是京里派来的折差吧。”

话意含糊,也很神秘,不过参将一想,倒确实也是这个理儿。现在这时候,闯军二十万精锐入了潼关,偏师就有七万人北渡黄河,确实是不必派个刺客来此残军中行此下作之事了。

因此颔首答应下来,只道:“叫人把你抬着一起跟来,在外头等着”

“要快”

“知道督师这会儿,大约还是没睡的多。”

孙传庭倒是果然没睡,他今年五十一岁,做为一个政治家来说,还正是黄金年龄。不过,对他来说,不论是仕途还是生命,大约结束的时间就在这一两天了。

再出潼关,再一次的兵败,对此他其实有心理准备。草草成军不过一年,自己的主力立不起来,靠着高杰和白广恩等辈,顺境还可以打一打,一遇逆境,非彻底惨败不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