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空明传烽录 > 分节阅读 122

分节阅读 122(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刚要出门,忽然孙应元进来,说姜御史来拜。桓震听说姜思睿终于肯来见自己,不由得喜出望外,连忙叫请。姜思睿一面打量,一面走了进来,淡淡道了声喜。桓震笑道:“今日本该奉请,只怕日前之事颛愚兄仍未释怀,是以不敢冒昧。”姜思睿却不接他话头,单刀直入的问道:“你说思睿直言进谏不过是莽汉叫嚣,那么如你之见该当如何难道学你一般,阉党当权便去媚事阉党,温氏柄政便去做温家女婿么”桓震微微一笑,道:“只要桓某人最后做出的事情利国利民,自己背点恶名却有何妨当年熊经略不肯对魏忠贤低一低头,结果又怎样了虽然死得轰轰烈烈,于保国御边却有甚么好处”

姜思睿摇头道:“思睿愚钝,不懂桓大人的意思。大人说苟利国家之事,当不计一己之荣辱名声为之,但大人却如何知道甚么才是利于国家之事说到底,那也只不过是大人心中以为的利国利民之事罢了,大人既然连自己的名声荣辱都可以不顾,却叫天下人如何相信大人是当真为天下着想,如何相信大人所做之事于当今有所裨益”

桓震一时给他问住,张开了口说不出话。一直以来每当他对勾心斗角的权势争斗感到厌倦,对巴结温体仁这种人感到恶心的时候,总是用权力到手便可拯救中国来安慰自己,可是他又怎么知道自己所要做的事情就是对的正如开海一事,同徐光启谈过之后,便出现了许多潜在的弊病,倘若当初真的如自己所愿,废除海禁,这些弊病会不会真的浮出水面,变成自己必须面对的问题又或者这只是一种借口,一种让自己可以心安理得地不去反抗当权的佞臣,不去反抗这个乱七八糟的政权,甚至于助纣为虐的借口

起1b点1b中1b文1b网1b授权发布好书尽在fu

卷四 明谟谐弼襄一人 第十回 上

起7j点7j中7j文7j网更新时间:2006428 20:20:00本章字数:6265

第十回 壮士落草图生计 虏酋尝胆谋通市上

次日桓震启程离京,徐光启日来有些风寒感冒,暂且没法子上路,是以并未与他同行。桓震着急离开这个是非之地,也不勉强,只与他约定到任之后再互致书信。文森特却死皮赖脸地定要跟着桓震,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便是要以自己亲眼见到的事实,判断桓震究竟是否可杀。桓震哭笑不得,天下怎么会有这等人,要暗杀朝廷命官也就罢了,竟然还预先通告,形影不离地随在身边,时时提醒他“我要杀你”。却觉他纯洁得有些可爱,当下一本正经地道:“随你乐意。只是我手头甚紧,养活不起闲人。”文森特愣了一愣,点头道:“我愿意做你的骑士,你付我多少俸禄”桓震愕然,只觉得有趣之极,竟然玩心大起,忍住了笑同他讨价还价一番,终于以每月五两的价钱将文森特“买”了过来。

李经纬已经跟从福王叛乱,桓震自然再不想与他扯上甚么明里暗里的联系,是以经过遵化的时候便顺路去了一趟铁冶。遵化铁冶自去年罢于战火以来一直不曾再开,辽东所用铁料从山东的供应也已经慢慢上了轨道,所以桓震此去是想索性将其关闭,铁炉等物已经打碎的就罢了,完好的都要运回辽东,免得留下后患。还有从前自己私藏在此的军火,绝大部分已经用罄,剩余少许也都得清理出来带走。

他到了遵化,便去拜望遵化县秦世英,说了自己的意思。遵化铁冶之开本由桓震,但当初朝廷议定的是放与民营,那经营之人便是李经纬。现下李经纬已经上了叛逆名单,这铁矿要关闭也是情理中事,加上桓震祭出孔方兄来,是以秦世英并未刁难,十分爽快地答应下来。桓震又要求带人往铁冶去搬运物事,秦世英却支支吾吾,顾左右而言其他,只是不肯应承。桓震渐渐恼了起来,作色道:“你当本抚不直辖遵化,便办不得你么”说着拍案而起,便要拂袖而去。秦世英连称不敢,嗫嚅道:“抚治大人恕罪,下官并非有意推诿,实在是铁冶所在的虎尾山已经给一群绿林盗贼啸聚霸占,下官三月间方代故县徐泽治此,数次诉于兵备徐大人,徐大人只一味不予理睬,是以延宕至今。”

桓震想了一想,反问道:“徐兵备可是海盐徐从治”秦世英点头道:“大人明鉴。”桓震怒道:“你欺本官远来地生么”。徐从治此人他虽无缘晤面,却听兵部老吏说过天启时候的掌故,山东白莲教人徐鸿儒叛乱,献计收复邹、滕的便是这个徐从治。此人对待叛乱主剿不主抚,是以后来与巡按意见不合,告归还乡。崇祯二年初又被起用,以故秩饬蓟州兵备。若说他滥杀降人或有信之,说他养贼玩匪,简直如同说猫不咬耗子,狗不啃骨头一般地可笑。

秦世英连忙跪下叩头,辩解道:“下官也十分不解,徐大人平日恨贼入骨,可是不知何故偏偏对虎尾山不闻不问。”桓震瞧他满脸冷汗直冒,虽在盛夏,仍是战战发抖,料想此人是个胆小怕事的主儿,谅他不敢欺瞒自己。沉吟道:“年初朝廷有诏,令蓟州兵备移驻遵化,现下时未过午,徐大人该在衙门办公才是。你同我即刻前去见他。”秦世英吓得面青唇白,抖抖索索的道:“小人小人”桓震不耐烦道:“他是个兵备使,又不是蓟州巡抚,你是治民之官,怕他作甚”说着抬腿便走。秦世英垂头不答,哭丧着脸跟在后面。

兵备衙门距离县衙不远,桓震恐怕走马伤人,是以勒马缓缓而行,不过一刻功夫便到了兵备衙署门前。他翻身下马,忽然眼角余光瞟见左后方有一人牵马而立,似乎正在注视自己。他心中一跳,急扭头看去,却是一个脚夫模样的,所牵的也不是马,只是一匹十分壮硕的骡子。桓震暗笑自己风声鹤唳,一面叫守门兵丁投了名刺进去。

少时徐从治亲自迎了出来,他是万历三十五年进士,年纪较桓震大了许多,是以虽然桓震品级高过他,仍是对他客客气气地,不摆甚么上官架子。寒暄一番,桓震便道:“余此来是有一事相求。”徐从治笑道:“桓大人过谦了,但有钧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