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老山狙击手 > 分节阅读 141

分节阅读 141(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敌人在这里的雷都埋得很浅,基本上都是往河里要来沙石,地雷放地上,沙石一盖就完事。这便于事后清除,不留下隐患。看来敌人在河内高官下来的路线附近做足了功课,不但加强了兵力部署,到处巡逻,而且雷场也布置得很多。

看来在这里选择过河是不明智的。

向前进正要起身离开这里,往后面的山上撤退。忽然听到刚下来的那个山头上传来了低沉的猫头鹰的叫声。

黎国石透过望远镜看到上游转弯处的河流岸边走来了敌人的巡逻兵,距离不足五百米。

透过草丛,张文书也看到了,来的敌人有五个。

这些家伙全是黑布便装,带着斗笠,手持冲锋枪。

张文书转头看着岩石下面一点的向前进,向前进还没法看到敌人。正要起身,张文书已经伸出了手,给他示意了人数。向前进于是挥手叫他往后退,占据后面的山。任何时候遇敌抢占制高点,居高临下,是战斗取胜的关键,也是战斗中根据地形学要求要做到的。没有人想过要被敌人压着打,处于被动,往往就是个死亡的结果在等着。

向前进向他示意了后,张文书于是迅速调转过身子往上面爬。其实没有向前进的示意他也同样会那样做。

他在爬过身后的树干时,又转回头看了看上游下来的敌人的动静。从厚密的草林梢上看过去,只见到好几颗人头在动,由于戴着斗笠,张文书很难看到那些人的脸,。

这里的雾气暂时只悬挂在山岭上,没有压下来,不知道等会将如何。张文书往后退去了后,向前进抬头看了看对面的高地,由于海拔不够的原因,那山头上并没有雾气的笼罩。

他换了个姿势,想要接着往后退上山。突然之间,从新的角度看过去,对面山上出现了一座矮房子的一角。

这个无意间的发现让他大吃一惊,赶忙再往右边靠后移动了一点。完全看清楚了,那是敌人用原木搭建上的一座地面哨房,上面用树枝覆盖着。还好没有摸过去,否则将有一场战斗。

此时在后方的某处前沿阵地上,兄弟部队的人跟越军已经打了起来。

趁着浓雾,前线越军在大白天发动了一次较小规模的班组袭击,但是被换防的十一军战士及时发现,双方一阵猛烈开火过后,在互有伤亡的情况下,越军最终败退。但没过多久,他们发动了相当猛烈的炮袭。

在败退过后在进行炮袭作战,他们当然是不不甘失败,想要得到点什么补偿。

其实来偷袭的一个班的残余敌军并没有撤离回去,他们在山下的一个隐蔽地方躲藏着。他们将在炮袭过后,作为前出的突击小队,再次强袭目标阵地。十来分钟以后,他们再一次在灌木丛林的掩护下摸了上来。在他们的后面,是等着给河内来的高官做战果汇报的敌军精锐特工队员,进行玩命的自杀式打法的忠诚战士。他们有一个加强排的兵力,共有六十余人,统属一个上尉副营长带领,紧跟在那队残余特工后面。

他们得到死命令,同时也别抱了必死决心,一定要夺下这个阵地。

如果在河内的高官下来的那天没点东西汇报,那么前线的所有指战员都将没有好脸色看。河内来的高官代表着国防部,代表着党中央,他来到前线,是要在“来自北方强大的侵略者不断的往南推进,蚕食越南人名的领土”的关键时刻给前线节节败退的人民军做鼓动宣传,同时带来河内党中央的最高指示,进一步进行战略部署,抗击“侵略者”的不断进攻。

前线的越军指挥官倒没有想那么多,解放军太厉害了,夺下了老山主峰并抗击住越军的争夺后,他们开始不断地主动出击,往南推进,积极争取改变战略防御态势。解放军显然是在实践着“进攻是最好的防守aos这句兵家名言,面对这种攻势,他们根本没法抵挡。节节败退的后果是很严重的,一定要在河内的高官到来之前做出点值得汇报的成绩,显示前线抵抗的决心和战力。

事实已经证明全线进攻是一种愚蠢的举动,在解放军这里讨不到半点便宜。他妈的愚蠢的苏联人帮着制定的北光计划简直就是一个自杀计划,那几天解放军的火炮太厉害了,在损失了将近四千人而又没讨到任何好处后,他们元气大伤,已经无力在短时间内去进行同等规模的进攻。他们实在是不知道河内是怎么想的,这么些年来居然抱着北极熊的粗腿,要跟解放军真刀真枪地干。世界上好像还没有解放军打不败的强大敌人,河内的人也许是头脑发热,也许是受了北极熊的愚弄,哄骗他们跟中国打,好自己看戏,破解解放军的招数不管怎么说,现实摆在这里,每天都有人不断的死亡,不对称的阵亡比例是人民军承受不起的。

跟解放军玩大兵团作战是死路一条,丛林游击战么他们显然更是在行,已经完全适应了这种打法。说白了不是适应,应该说是找回了感觉。所以这一次他们只是派了小股精锐部队,针对一个前突深入阵地进行连番扰袭,企图在该阵地上解放军不断减员逐渐丧失战斗力的情况下拿下该阵地。不是企图,而是务求。

在前线上,他们确实行动了起来,力求在河内的高官到达之前用实际行动拿出战果,表抗击决心。在防御浅纵深内,他们则在高官下来的视察路线上强化了保安巡逻。绝不能再让解放军占尽上风,要是下来视察的人在自己境内也给侦察兵渗透进来伏击或抓捕,那么在河内和全国人民那里都不好交待。

一定要让高官安安全全地来,安安全全地去。对于这个事情,军区司令员武力颇为伤脑筋。虽然前线不断失利,但是自己在河内还是站得住脚的,在黎笋那里的印象倒也没减弱。毕竟能跟中国交手的战将,在国内是不多的。在越北的山地丛林,虽然自428以来连接失利,“丧失”了大片领土,被解放军逐次“收复”,国内哗然,但是他已经尽力了。解放军的厉害,那是每个人都知道的。抗法抗美,尤其是抗美,几乎所有的中高级战将都经受过中国的培训,下级军官就更不用说,全都是按照着中国的战术战法来打的,中国是老师那是实实在在的,不是虚言。现在老师发威了,学生哪里抗击得住还好是他,骨头硬梆,要是换了别的任何人,也许解放军早又打到谅山去了也未可知。只要他们愿意,想升级战争的话,那是很容易的。邓小平在北京控制着战争的局势,在开战之前便已定性为边境局部争端,要是他老人家发起火来,七九年的时候是有先例的。虽然那时解放军是吃了一些亏,但现在的解放军早已非昔日之可比。单就单兵武器,半自动他们已不再用了,前线士兵人手拿的全是清一色的全自动。他妈的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普遍的ak47对56半的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越军优势荡然无存,这仗按照邓老人家他们四川人的说法那是还打个喘喘

邓老人家在那边搞什么改革,中国大多数人民不光吃饱了饭,有的还成为了万元户,国家贫弱的面貌在不断改善,国力日渐增强,这在前线是明显感受得到的,与七九年的时候已是大为不同。岂止是大为不同,简直可以称得上天壤之别。国力就是战力,战力将直接导致战争胜败,在中国这样善战的国家,解放军决没有不随着国力的增强而战力增强的事。黎笋是个笨卵,作为政治家,他的头脑哪里有邓老人家好用国家一直都在打仗,打得连士兵都没有鞋穿。吃馊饭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