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雁飞残月天 > 分节阅读 196

分节阅读 19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迤逦而去。

众人的目光全向湖心投去。

古时的孤山独峙湖中,唐时才筑起白堤东接湖岸,西侧则由本朝建成的西泠桥与北山相连。这一山一桥一堤,就将西湖分成了里外两湖。此刻孤山南面的外湖上,八艘大龙舟在湖心一字排开。

所谓“北人赛马,南人竞渡”,江南人士自隋唐起便有端午节赛龙舟之俗。杭州每年端午龙舟竞渡之时,往往观者如潮。及后好者愈众,往往在喜庆佳日赛舟,已不拘于端午。

风俗所及,不说格天社和建王府这些财大气粗的官府衙门在赛龙舟时不甘人后,便是霹雳门、南宫堡等江南大派也颇专于此道。而各派弟子武功高超、内力悠长,操桨持棹,自非寻常划手能及。诸派中尤以丐帮混杂三教九流,多有卧虎藏龙之辈精于龙舟,而雄狮堂便在建康玄武湖畔,罗门弟子船性奇佳,在江湖间都是声名远震。

此刻瑞莲舟会上的八艘龙舟,各长五丈,龙首高昂,舟尾飞翘,形制全是一般无二。各舟分涂了赤、橙、黄、绿诸般颜色,通体一色,连舟上四角插的旌旗都跟船身颜色一致。格天社和建王府的侍卫以及雄狮堂、霹雳门、南宫世家、丐帮等好汉,分穿着与所乘龙舟一致的各色劲装,在舟上昂然端坐,蓄势待发。

此刻雄狮堂二十名白衣如雪的精干弟子,正腰板笔直地端坐在一艘白色龙舟上。方残歌白袍临风,卓立船头,却是满面焦急。瑞莲舟会即将展开,但罗雪亭、卓南雁等人却一直踪迹不见。他转头四望,却见沿岸观者如潮,临岸挺立的多是千挑万选的禁军将校,也有不少皂袍黑甲的格天社铁卫四下里穿梭巡视,却哪里有罗雪亭、卓南雁等人的影子。

随着赵祥鹤掌中红旗一展,立时沿湖的百十面金鼓一起擂响,鼓声隆隆。沿岸百姓均知瑞莲舟会将开,也一起喝彩鼓噪。便在此时,忽听一声长啸破空飞来。这啸声激越高亢,浑若天外神龙,倏忽而至,竟将那百鼓轰响和万众喧哗声尽数压了下去。

众人心神一凛,便连端坐玉坛上的赵构和文武百官也一起扭头向东侧望去。却见一道青影沿着贯穿西湖南北的苏堤如风奔来,乍望上去,便似一道青线划堤而来。

方残歌眼尖,一眼看清正是卓南雁,心头狂喜。他怕那些禁军阻拦,正要长声吆喝,却见卓南雁手中擎着一枚黄灿灿的金牌,白堤上伫立的百十号禁军武官遥遥见了金牌,便即纷纷避让。那正是太子赐予亲随罗大的金牌,禁军校尉见了自然不敢阻拦。

端坐坛上的太子赵瑗见卓南雁迅疾如飞,怕赵构受惊,忙笑道:“这少年换作卓南雁,勇武绝伦,而又禀性忠义”一语未毕,忽听沿岸百姓和将校齐声惊呼。却原来卓南雁陡自堤上跃起,半空中横移数丈,向湖心扑去。众人呼声未绝,卓南雁这一跃之势已尽,他蓦地伸足在一艘逡巡湖上的虎头舟头轻轻一点,便再跃起。三起三落,横空疾飞十余丈,稳稳落入雄狮堂的白龙舟上。

沿岸百姓见他凌波飘飞,恍若天神降世,又是哄然喝彩。玉坛上的赵构也从未见过如此出神入化的绝顶轻功,也不禁拈髯微笑:“好本事”坛上愕然惊望的百官和将校一见皇帝点头,忙也纷纷喝彩。

秦桧忽地一笑,欠着身子向赵构道:“听说这少年乃是太子慧眼识珠于草莽之间,今日想必是太子特命他展示神功,以博圣上一笑。”赵构大喜,笑道:“二位爱卿都是用心良苦,功不可没”卓南雁骤然远来,太子本来措手不及,万料不到秦桧竟会一反常态地给自己出言遮掩,当下也只得干笑施礼,心底仍是诧异无比。

方残歌见卓南雁气势夺人地神兵天降,惊叹之余更隐隐有几分失落,强自笑道:“卓兄,可曾见到师尊了吗”卓南雁将那金牌晃了晃,塞入怀中,笑道:“这唬人玩意便是罗老给我的。”他不愿说出诸老洗兵阁遇险之事,让方残歌等雄狮堂弟子忧心,随口道,“罗老命我先来一步,他们随后便到。”方残歌点一点头,仍不禁转头向孤山西麓和西湖沿岸凝望。

“大雁子,你可出足了风头啊”莫愁这时正立在雄狮堂白龙舟右侧的黑龙舟上,将手中的黑龙旗当扇子一般胡乱扇着,“适才你从天而降,威风凛凛,那些帘子后面的嫔妃公主个个瞧得媚眼如丝,娇呼连连”他觑见巡湖的禁军校尉离得稍远,便这般大咧咧地开起玩笑来。众丐帮弟子见他捧胸皱眉,学那女声“嘤嘤”娇呼,忍不住哄然大笑。

卓南雁哭笑不得,忽听霹雳门赤龙舟上的少门主雷青焰叫道:“卓兄,家严昨晚曾跟罗堂主一同赴宴,待会儿也会一同前来吗”卓南雁听他问起雷震,心底一沉,又见赤龙舟后便是南宫世家的青龙舟、唐门的灰龙舟和青城派的蓝色龙舟,南宫世家二当家的南宫禹等人均因掌门未到而神色惶然,只得笑道:“诸位赴宴的掌门稍后便到,请诸位暂勿挂念”

忽听身左有人低笑道:“原来卓公子昨晚也赴了洗兵阁之宴”卓南雁转头回望,却见左侧便是格天社的黄龙舟,立在舟头的万秀峰正向他斜睨冷笑。卓南雁目光一灿,昂头笑道:“昨晚我是不请自到,碰巧,竟救下了赵祥鹤的老命”正说话间他的笑容蓦地一僵,却忽然瞥见黄龙舟旁的紫龙舟上挺立一人,竟是陈铁衣。陈铁衣这时一袭紫袍,手抱紫龙旗,挺立在龙首之处,面色僵冷如铁。

“他果然来了”卓南雁这时心下的震惊却大于欢喜,顾不得再跟万秀峰斗口,低叫道:“铁衣兄”陈铁衣循声望来,却只向卓南雁微微点头,便又缓缓转过头去凝望湖面。两人目光交接之际,只见陈铁衣脸色漠然,卓南雁心底更是一凛。

这时沿岸金鼓骤然一停,巡湖虎头舟上的校尉大声吆喝,提醒众人赛会将开,众划手各安其位。方残歌见卓南雁衣着不对,忙让一名弟子脱下白袍给他换上。那弟子则乘虎头舟上岸。

这瑞莲舟会上规则繁复,除了力拼舟速,更要在最后关头力夺龙莲才算得胜,是以在龙首外挥旗的“旗手”都是一舟中武功最高之人。方残歌将怀中白龙旗郑重交给卓南雁。卓南雁也不推辞,持旗卓立于舟头。

片刻后,金鼓再响,鼓声密集紧凑。巡湖虎头舟上锦衣校尉的火红大旗已高高擎起。观战百姓登时喧嚣再起,沿岸的天武官也齐齐挥旗呐喊,霎时彩旗招展,人声鼎沸。众划手均是鼓气凝神,攥紧船桨深插水中,豹子般紧盯前方。蓄势待发的龙舟随着平静的湖波微微起伏,荡起一股股白色的泡沫。

忽然间鼓声齐停,虎头舟上锣声劲响,那锦衣校尉掌中的大旗似一道红霞般疾挥而落。群豪爆一声喊,百桨齐挥,八艘龙舟一起抢出。霎时间浪花激射,棹影翻飞,众龙舟劈波斩浪,向着孤山方向奋勇争先,在湖面上犁出八道白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