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截教小妖 > 分节阅读 123

分节阅读 12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友要走不知欲往何处我流波山地方广阔,道友若是欲开山门,尽管选一处地方就是。何必远离”

陆压闻言,转头看向天边红日,口中飞快地道:“贫道并非欲开立山门,实是欲往西方而去。”

秦华闻言惊愕,看着陆压,半晌无言。陆压话说开了,也就不再迟疑,索性对秦华直言道:“我本为妖族十太子,当年父皇与叔父皆未能有缘证得混元大道,心中一直恨恨以为毕生遗憾。我秉承此遗志,一心求取大道。今西方沙门当兴,道祖亲口许诺,乃是天命所归。我我岂能不前往相投,以期借其大兴之势证得大道。”

秦华听了陆压一番言语,想起当年妖族之事,心下也有些软了。看着陆压,嘴角含起一丝苦笑道:“你是否以为当年接引准提抢了鲲鹏手中的鸿蒙紫气,今西方当兴,则这道鸿蒙紫气必然会使一人成圣于西方,所以你才欲投入沙门”

陆压闻言,颇有些心烦意乱烦躁地道:“我就是这样想的秦少监总要将人心底私密挖出来才甘心,这下你知道我不过是个心有贪念之徒,满意了吧”

秦华大笑,陆压却神奇地在这笑声中平静了下来。秦华这才抹了抹眼角,对陆压道:“非我欲曝你,实是人贵自知。能够直指本心,看透自己究竟需要的是什么,欠缺的又是什么,让一切心底地、追求、怯懦、坚持全都无所遁形,你方能找到方向修正自己,这才是真正的大道。所谓修道之途,无论哪种教义方法,归纳起来,都不过是以人心合天道一句话而已。”

陆压闻言默然不语,秦华又道:“你有心向道,这是好事,贫道也不便阻拦。但西方教中,此时已多有修为精深之辈。我教中三千精英尽归不说,就连阐教门人中的慈航、文殊、普贤、惧留孙等人也被原始天尊送入西方教以了因果。接引准提更将乾坤鼎据而不还,夜以继日地为门人炼制法宝丹药,西方极乐世界之中接引又每日讲道,四方修士西去者络绎不绝。可想而知,千年之后,西方教大开山门之时,将会何等兴盛你就此投入西方,不过占得一席之地,又能如何”

陆压道:“去了总有一线希望,不去终是心有牵挂。”又指着胸口道,“今我心已被拴住,若不能得解,如何还能坦诚面对修道中的各种心魔劫数”

秦华闻言默然半晌,终于长叹道:“修道修心,你既如此说,终归还是要往西方走一遭。但我能否先与你定下约定:若这一量劫之内,你不能证得混元,待西方大兴之势已过,你便立即脱离西方,重回流波山。你可愿意”

陆压皱眉道:“我去西方既是求道,便当诚心正意,方能心无挂碍,保留赤子情怀。今若定下此约,岂是求道之举”

秦华笑道:“接引准提当日算计妖族,出手对付东皇陛下,你莫非便忘了你求道自可诚心正意,若西方不亏于你,你自然还是西方。但若你终究无法得道,又何必为西方作马前卒”

陆压闻言不语,思忖半晌才道:“道兄此言也是如此我便与你定下此约。贫道去了,道兄善自珍重”言罢驾云而去,其音终于寥寥不闻。

第三卷 封神之战

第二百三十章 教义传承

秦华送走陆压,独自一人站在山顶观望良久,心下颇为怅然。回头忽见六耳猕猴不知何时站在身后,目光炯炯关切地看着自己,秦华心下烦闷,乃道:“我是否应该将鸿蒙紫气之事告诉陆压,则或可将之留下。”

六耳猕猴转目四望,侧耳倾听了一阵。秦华会意,抬手布下大阵,又将太极图印显出,六耳猕猴方才放心地道:“鸿蒙紫气关系重大,若是走漏出去,恐怕天下修士都要来攻打我流波山了。冥河、鲲鹏闻之又怎能罢休接引、准提更是立马就要杀上山门来了。师傅不说,实是正理若说出去,我流波山一门上下哪还有安宁日子可过”

秦华苦笑一阵,道:“我亦知此理但此事压在心头,不能舒展,终是有碍心境。知易行难刚才我劝说陆压要直视本心一切善恶欲念,可笑自己却也终究不能完全做到。”

六耳猕猴取笑道:“师傅已是斩了两尸的修为,若是再将本心抛却了,岂不立时便成了混元圣人若是如此,那倒是好了,我六耳猕猴还惧何人”

秦华笑骂道:“美得你只今阐教教义在人族之中行不通了,他原始天尊百般计算,赢了封神之战,于是各家都让他尽情施为,结果所谓的礼乐治国之道不过百年便已是礼崩乐坏,天下越见生乱。今阐教已然收不住脚了,太上老君必然会另想办法为人族立下一个新的指导思想,恐怕各家各门都会趁此时机将自己的教义转化为人族精神思想宣扬出去。我截教虽然式微,但好歹也是名门大教,今须早做准备。你可将仓颉与伶伦叫来,他二人在人族之中颇有威望,可传我教。”

六耳猕猴领命去了。少时,仓颉、伶伦来到,秦华便将欲叫二人隐匿仙踪,混迹人族之中传道的想法说了。二人欣然领命。当下秦华施展,为二人破开地星与四大部洲之间的禁制,将二人送到了人间界。

几乎就在同一时间内,巫、妖两族、血海阿修罗族也都有人偷偷打开禁制,将本族中人送了一两个入人族传道。当然,人族之中三皇五帝的治国方略也有保存。传自神农氏的农家学说、百药之学,传自伏羲的阴阳家学说,更多的却是传自黄帝的学说,林林总总不下十门之多,这些学派也渐渐兴盛了起来。

仓颉入了人族,他虽了于世情,明知天地至理,但一向不善与人言语交流,只愿述之文字。在人族之中转了许久,竟是渺无头绪。最后只得传下一支文道笔、一支春秋笔。将春秋笔传与当时鲁国地一名史官,为历代史家记事传世之宝;文道笔埋于一处高岗。为后世书法一脉镇压气运之器。当下仓颉见无事可做,便自行回了四大部洲以后称地仙界向秦华复命。

伶伦到了人间,因西周礼乐治国,宫廷之中所谓大雅、小雅之声甚多,伶伦听之直皱眉头,暗道:难怪要礼崩乐坏,这音乐本是抒发胸臆、给民安乐愉快的。今却将之奏得规规矩矩、千篇一律、严肃认真,不免失了真意,丢了感情。当下伶伦暗笑。径去天下间寻访有缘传道之人。倒还真的给他找到了两名,正是俞伯牙和钟子期。伶伦大喜,便即化身为一名老乐师,将乐道传与二人。二人与伶伦相谈,也对伶伦在音乐上造诣惊为天人,遂欣然拜师。伶伦收了二徒,传下道统,心中满意,也回了地仙界向秦华复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