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截教小妖 > 分节阅读 37

分节阅读 3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当下怒气消了大半。罚下了几个不痛不痒的惩罚后,夏桀便下令从商国撤军,自顾自地散朝回后宫与妹喜享受云雨之乐去了。

仲虺见目的达到,四处拜访了各位大臣一番之后,急急忙忙离开夏都,回转商国去了。从此商国上下发展生产,积累军力,偃旗息鼓以待天时。

话说秦华闭关苦修,心下总觉得不踏实。思忖一番之后,随即出关来到金鳖岛求见通天教主。

通天教主见秦华到来,微笑着说道:“你似乎有些心绪不宁,可是有心事”

秦华欲言又止,封神的事实在有些难以想象,就连圣人也无法算出。他说出来会不会被通天教主斥责为荒谬无稽之谈看着通天教主慈爱的笑容,秦华沉默了。半晌才说道:“弟子是在想人族之中的一些风俗习惯。心中有些疑惑,故而来寻老师拿个主意。”

通天教主看着秦华言不由衷地转移话题,也不说破,当下笑着说道:“哦你想到了什么说来听听。”

秦华稽首道:“至人皇伏羲画八卦、定历法,将天干地支之数传与人族。而人族事无繁琐皆要向鬼神祝祷一番。此时天庭势微,许多神位空缺。致令人族香火白白流失,却是对我道门大大不利。我看不如又老师发下谕旨,在师兄弟中选出十二人为那十二元辰之神。再选出周天星神,四时四方享祭之神以接受人族香火。如此广传截教之名,保我道门兴盛不衰。又能适时照顾人族,管理天地运行正理。岂不是美事一件,亦是大大的功德。若老师首肯,弟子也愿意出一份力”

通天教主说道:“前时送了许多弟子上天庭,无端受人约束,已是不美今番再将门人送去,恐怕他们都要埋怨我这个老师不体恤弟子了。秦华,你自好生修炼,静颂黄庭,做那逍遥神仙不好么为甚要将师兄弟们一个个赶着去沾惹外物俗事。此岂是修道者所为再说周天职司,自有天庭委派。你且退下,此事莫要再提”

秦华无奈,只得说道:“弟子虽说提议让师兄弟们出山任职,却是听调不听宣,天庭也管不到我们什么。哪里说得上有什么约束还请老师允准弟子自去说动教中同门,出山任职,也算为天地纲常尽一份力。”

通天教主看着秦华,目露奇光,显然没有想到秦华如此坚持。静了半晌才说道:“既然你想出山,随你便是。只是凡事三思而行,莫要失了我道门修身养性的真意。”

秦华稽首,恭敬地退步而去。却自思仙官之中,只有十二元辰最是适合的了。虽说官职不大,却胜在清闲,每一人都只管一段时间。而且与人族关系紧密,香火必定是少不了的。香火多,气运就旺盛。陨落的可能性便小很多了。而且秦华记得,封神榜中却是没有十二元辰之神的。这样便不会与封神榜相冲,或许可以安安心心地逃过大劫。

秦华盘算着,径往三山五岳、五湖四海之中拜会教中道友,共说动张雄狗、李宏牛、赵白高羊、吕能马、黄仓鸡、周宝鼠、姚公伯兔、朱能猪等七个二代弟子,皆是通天教主记名弟子。并多宝道人门下一虎仙、金灵圣母门下一蛇仙,共计十人。

秦华回山将六耳猕猴和敖春一并招来,领着张雄等人一起上到天庭。

昊天玉帝闻知截教门人到来,又听说领头的是秦华。玉帝与秦华乃是旧识,欣然请入,置酒相待。秦华是知道玉帝出身来历的,自然以礼相待,毫不托大。当下为玉帝介绍身后十二人,说明来意。

玉帝听说截教十二仙欲做十二元辰,掌一方职司,心中甚喜。这十二元辰并不是什么大官,只不过香火确实十分旺盛。昊天玉帝只道截教看中了人族香火,心下并不疑惑秦华此举有什么别的用意。况且天庭人手不足,这也算为天庭分忧,当下满口答应,即刻草诏,册封了六耳猕猴等十二人官职,发下印信。

张雄等接受玉帝册封,当下稽首谢过。秦华见六耳猕猴和敖春有了归处,心中放下一块大石。于是向玉帝告辞而去。

六耳猕猴跟着秦华回了流波山,却是小心地看看秦华脸色,一路沉默不语。秦华好笑地说道:“你平时总是叽叽喳喳、上蹿下跳的没个消停。今天怎么这么安静”

六耳猕猴看着秦华,突然说道:“师傅是不是有什么烦心事何必闷在心里,连六耳猕猴也不能知道么”

秦华哑然笑道:“就你机灵师傅乃是圣人门下,又曾在紫霄宫听道。三界之中谁不给师傅几分面子哪还有什么烦心事不要瞎猜了,我们回去吧”当下自顾自地回了山门,重新闭关不提。

第二卷 截教门徒

第六十二章 鸣条山之战

却说商国至停止上贡试探夏朝实力之后,发现夏朝还能召集起诸侯大军,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夏朝威望尚存,商汤于是偃旗息鼓,埋头发展。又做了夏桀几年忠顺臣子。

那夏桀日日与后宫美女淫乐,朝中有识之士大多远遁,国政日渐荒废。苛捐杂税,劳役酷刑层出不穷。诸侯怨怼,百姓离心。天下不满夏桀暴政统治的人越来越多,诸侯国中暗潮汹涌。然而却是谁也不愿意做出头鸟。

终于,东夷国因不满夏桀大举提高贡品数目率先举旗反叛。东夷远在东海之滨,自身没有四面受敌的顾虑。兼且民风彪悍尚武,人人猿臂善射。对反抗夏朝却是没有什么顾虑。

消息传来,夏桀震怒。当即命诸侯联合兴兵讨伐,因为商国背靠东夷,所以作为诸侯联军领袖的便是商汤。

商汤见时机成熟,一面整军备战,一面遣使联合东夷,约定互不侵犯。于是集合诸侯大军汇聚于毫,自称天子,誓师伐夏。当下归心商国的诸侯络绎不绝,百姓翘首期盼商军打败夏朝,灭掉暴虐成性的昏君夏桀。

夏桀闻讯大怒,奈何朝中竟无一员可用之将,一个可以参谋的文臣。夏桀大骂群臣尸位素餐,又自负勇力,遂亲领大军讨伐商朝。

夏桀率领军队怒气冲冲地来到鸣条山,此时商汤也带着大军开到鸣条山地界。双方摆开阵势,约定战期,各自安营扎寨。

那夏桀勇力绝伦,自身也颇知军事。只是一向骄横惯了,自以为以王师讨叛逆,无有不胜根本不曾在意手下士卒的军心士气问题。只一味催促兵士努力向前,军法甚为严酷。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