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太平裂碑记 > 分节阅读 198

分节阅读 19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奔,身如鹄飞,朝那巨响传来的方向赶去。远远就听见苍老的声音高声喝道:「你这贼山,这贼岩,看我劈了你们」

陆寄风在林间疾跃,突然脚下巨木晃动,定神看去,不远之处竟有一身影,双掌击往山壁,山壁崩裂处处,放眼所见,竟是一个又一个的石窟洞穴洞穴内或空无一物,或有泥塑佛像矗立其间,有的在石壁被击破时,被余劲所毁而残破不全。陆寄风万万没想到此山竟藏着这么多的佛像,约略看去,个个法相庄严,或金刚怒目,或垂眉大悲,观之不尽,令人屏息。

那破壁之人满头皓发,身披兽皮,几乎衣不蔽体,竟是冷袖

冷袖双掌真气劲发,轰然朝面前一片石壁打去,此地山石极为坚硬,无法穿凿,他双掌不断地朝石壁猛打,吼道:

「放开师父把我师父放出来」

石屑纷飞,又给轰出了一个大洞,露出里面的洞穴。洞口一开,陆寄风担心他又毁了洞穴中的神像,立即闪身上前,大声道:「前辈住手」

冷袖双拳击出,撞着陆寄风抵拒的双掌,宏大刚猛的真气被陆寄风牵引着散向周围,震得林木晃动,落叶纷飞。

冷袖似认不出陆寄风,一把就要将他推开,喝道:「让我救师父出来,你让开」

陆寄风抓住冷袖手臂,缠缚的手劲让冷袖一时挣不脱,冷袖哇哇大叫着,口齿不清,神智似乎不甚清楚。

陆寄风透过被打出的石洞望去,一线光芒自外射入,照出石壁上的彩绘,光芒以外皆是一片幽黑。

冷袖奋力挣扎着,定神看去,突然神情略现清明,像是认出了陆寄风,喃喃道:「陆寄风,你怎么会在这里」

陆寄风正要回答,冷袖已急吼道:「师父被困在山里,我要放她出来你放手,让我救师父出来」

陆寄风一个不留神,冷袖竟逆缩真气,手臂一脱,挣开了陆寄风,再朝岩壁击去。本已破了个洞,被他这么一打,岩裂石崩,碎石哗啦地坠散了满地,大把光线照入洞中,洞里密密地绘着一队羽衣仙人,或执箜篌,或持笙管,仙袂飘飘,几乎可闻仙乐悠扬。

冷袖急步入洞中,一个一个找寻着,细看每个天人的相貌,心急地问着:「我师父呢你见到我师父了吗我师父在哪里」

壁上的泥涂彩像自然不会回答他,冷袖却把她们当成了真的人一般,心急地追问着。

陆寄风已然明白,玉池被击破之后,司空有形神俱灭,守护了她百年的冷袖竟疯了,不知为何来到此地,无意中见到酷似司空有的绘像与泥塑,也或许是他心情激动之时,打破石壁,见到菩萨塑像,遂误以为是司空有,但又隐隐觉得不是,才会接二连三地,不断以自身刚猛真气破壁,想找到藏身在里面的司空有。

第十七章 终天不复形

陆寄风带着吉迦夜与眉间尺来到山腰之上,见到此处竟有这么多石窟与佛像,眉间尺也傻愣住了,吉迦夜登时泪流满面。他五体投地,膜什顶礼,激动不能自己。

陆寄风道:「大师,这山岭地势陡峭,会是谁在此凿壁为洞,绘了这么多图像,塑了这么多金刚、罗汉」

吉迦夜道:「此乃闻所未闻,不知何时所建,亦不知为何密藏山内,造化神工,凡人之智实难参透想必整座山内,还有无数壁画石窟尚未现世,若能一一令见光明,纵使佛法灭于魏,亦能在此深山之中长存,不绝于世。」

陆寄风道:「那么大师您的意思是」

吉迦夜道:「我等西逃至此,或许正是要证了这段因缘贫僧愿在此结庐而居,修整法相。」

陆寄风略加沉吟,此地颇宜人居,又离天水城有段距离。深山陡峭,料想兵力也难以攻来,确实是个极佳的避祸之所。众人议定,陆寄风遂寻了一处山崖,劈木为柱,裂石做壁,替众僧搭了个简单的屋棚,以遮风避雨。众僧闻知山上有无数洞窟石穴,皆有绘像,也无不肃然,都认为这是宿世的因缘业力,才会让他们逃难到此,守护这些终于见到天日的神像。

陆寄风与眉间尺商议道:「冷前辈头脑不清,但是我看他还认得我们,师父您不如留在这里照顾冷前辈,保护各位高僧。」

眉间尺一愣,道:「那你要去哪里」

陆寄风不语,眉间尺已然明白,道:「以你一人之力,对付得了弱水那妖道吗」

陆寄风无奈看向眉间尺,没说什么,眉间尺呆了呆,气闷地说道:「我知道加上我也不够但是我怎么能让你独自去送死」

陆寄风道:「就算我是去送死,也好过两个人白白送死。师父您是有用之身,千万不可自轻」

眉间尺沉默了一会儿,叹道:「我实在不明白,司空无那牛鼻子在想些什么弱水已无敌手,没人制得了他,这全是他纵容出来的,他究竟有什么用意」

陆寄风道:「我也想不透,但我也不愿去多想真人的用意了我只知道弱水造了天大罪业,若不将他除灭,为祸将更甚于妖狐。」

眉间尺听陆寄风这么说,颔首不语。

陆寄风将此地整顿已毕,便飘然而去。众僧所居的山头起初只有简单的草棚,后来渐渐拓展为屋,为舍,数十年来又渐渐有了庙宇的规模,远远看去十分神秘,山下居民视为仙人所居之处,皆称此地为仙人崖。

冷袖以毕生真气,一一凿壁裂山,群僧勤加修补破损的塑像与壁画,渐渐地整座山上布满了壮观的石穴洞窟,千百佛尊俯远望江山,似乎正看着人间悠悠。

此山因形若麦垛,后世遂称之为麦积山。虽有群僧毕生之力修补,但岁久年深,人力渐渐凋零。其后百年之间,虽偶有慕道之士上山求教,却只是零星几人,数百年后,竟渐渐地无人知晓这些石穴画像与塑像的变迁,寺庙荒芜,入山小径也爬满龙蛇之迹,唯有神像屹立于深山,观尽人间风雨战祸。

话说陆寄风道别了众僧,独自轻装返回平城。这一路之上,他再三思索,要对付弱水道长,绝不能以武力硬碰硬,真正能让他肆无忌惮的,是人间的权力,只有翦除他的羽翼才能慢慢地摧毁他。如同就舞玄姬的失势,光凭一己威能,没有权力的护持,也都是罔然。

他潜行回平城,入城的大道之上,树立起一片有如城墙的巨碑,上面平整光鉴,不刻一字,不知是何用意。但见人来人往的商旅,见到那巨碑,都不禁停下步来议论著,陆寄风才知道:原来拓跋焘命崔浩修国史,将在这通衢要路上,将魏国国史刻成碑文,使天下万民皆知道魏国历史由来。目前虽空无一字,但待国史修成,就要把文字刻上去了。

但就算还没看到国史的内容,陆寄风也知道一定只是些歌功颂德,不可能禀实直书,那些秘密就连崔浩也不知道,身为人臣,他也只是穷究经史,给拓跋族另外找个祖先罢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