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惊门 > 分节阅读 32

分节阅读 32(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成天乐跟在后面又说了一句:“老板,我帮你拿包”吴老板很满意的把自己的包递给了成天乐。成天乐没有像吴老板那样用一只胳膊夹着,而是用两只手在身前端着,一看就知道他是替前面的吴老板拿包的。

他们从观前街颜家巷出发,穿过一条大街灵顿路,再经过大儒巷来到平江路。成天乐这才明白吴老板为什么不让他开车因为他们走过的是两片相邻的旅游步行街区,无论怎么开车路都有点蹩脚,还不如走过去更方便。看似不远,但是步行的距离也不短,两人走了近二十分钟。

平江路也是一条沿河而建的古街,在宋代苏州城区地图上就有这条街道,八百多年后的今天,现代的平江路与宋代地图上格局相比基本没有太大的改变。它的某些特点与山塘街是一样的,主干道水陆并行,沿途小桥流水环绕、粉墙格窗掩映,这一带还有很多口古井。

平江路两侧的横巷也很有意思,很多也是石板路与小河并行的水巷,河道中的水波轻荡,而脚下的各色石板散发着不同年代的气息。但它与山塘街也有不一样的地方,山塘街是阊门外商贾繁荣之地,平江路就是融合于苏州城中的一个街区,在静谧历史中无声无息沉淀的味道更浓,却又更不易察觉。走在这里就好像走在一首浅浅吟唱的诗词中,走入意境仿佛又忘了意境,因为它就是平常的人烟所在。

如今水乡古镇游很热门,比如周庄、乌镇、同里、木渎,都是离市区很远的所谓古镇,相对独立的分布,有很多还被围墙或栅栏圈起来卖票,去那里看一看小桥流水人家,感觉确实与现代都市中的钢筋水泥丛林大不一样。但在苏州却用不着特意跑那么远,那些水乡古镇的风景精粹与文化元素随处可见。平江路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而且它就在城里,吃完晚饭散散步很随意就逛到了。

有人可能只听说过苏州的园林,会奇怪城中怎么还有那么多没听说过的地方,而且总能逛出花样来“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话可不是白说的,没办法,这就是苏州嘛

从大儒巷左转进入平江路,前走不远经过一口就在街道中间的古井,再右转进入一条小巷,便是花总请客的会所地点。成天乐逛街的时候自然凝神入境,让“耗子”也见见世面,路上还暗中告诉“耗子”今天是去赴宴的。刚刚拐进巷口,就听“耗子”的声音在脑海中悄然道:“不太对劲,这里有法力变化”

s:第四周冲新书榜,求票、求票、求票多谢支持

045、宫灯美人,梦幻几恍惚

045、宫灯美人,梦幻几恍惚

成天乐纳闷道:“什么法力变化”

“耗子”提醒道:“这可说不准,可能是地方特殊,可能是有什么阵法,也可能是有高人在施法。外面的世界什么稀奇没有还记得你上次在玄妙观的事情吗,差点连我都跟着你晕了。”

成天乐有点担忧起来,赶紧问道:“还是你懂得比我多,那我该怎么办呢”

“耗子”说道:“街上来来往往这么多人,不也都没事吗你不要去查探,注意好收敛神气,只要不触动什么,自然也就没事。哪怕真的是有高人施法,只要不被你撞破,人家也不会管你的。”

成天乐:“如果真有高人施法的话,我倒是很感兴趣啊,想见识见识。”

“耗子”很郑重的叮嘱道:“有什么可好奇的等将来你也成了高人,这些就没什么了。忘了我说过的话吗你现在修炼未成,首先要学会在人群中隐藏形迹,不能让人发现你的秘密。既然此地不对劲,我也得小心了,暂时不能再跟你说话了。”

经过“耗子”这一番连蒙带吓,成天乐也小心翼翼敛藏神气,不敢有任何疏忽,再配合他端包的样子,真像是一个跟随老板出来赴宴的小伙计。在外人看来,他的确是个毫无异状的普通人,但成天乐毕竟不是“一般人”,元神自然的感应还是有的。

经过一座古色古香的老宅大门口,成天乐莫名有一种恍惚感,就似穿过了什么无形的屏障、踏入到另外一个世界里。但是再看看两边,仍然是那条老巷子,回头还是热热闹闹的平江路,并无任何异常。继续往前大概又走了一百多米,成天乐微微一怔,他在道旁又看见了一座古色古香的老宅大门。

成天乐有点惊讶,因为这户人家的大门与刚才看见的那座简直就是一模一样的门楣上的花砖、门坊上的瓦当,还有建筑的形制都是相同的。虽然相同年代、差不多规模的老宅子,建造格局都有类似的地方,大门差不多都这样,但几乎完全相同的情况多少也有些奇怪。

这户人家的大门是敞开着的,门前站了两男两女。男的穿着笔挺的黑西装,长的英俊帅气都是二十出头,女的却穿着很古典的旗袍,大约都是十七八岁的样子,脸蛋和身材都是一流,站在那里窈窕婀娜。他们离老远就行礼招呼道:“吴老板、成先生,花总恭候多时,快请进”他们行礼的方式也很有意思,男的抱拳鞠躬,女的居然是侧身万福,就像电视剧里演的那样,总之虽有点不伦不类却感觉十分有排场。

进了大门,成天乐的感觉有点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就算他不是考古学家,也能看出这是一座地道的古宅,至少也有好几百年的历史。很多人对所谓的古建有一个误解,比如说宋代的庙宇,就认为建筑上的东西都是宋朝的,其实完全不是这样。

除了那些被发掘出来的历史遗迹,真正在使用中的历史建筑都是经过不断维修的,特别是中国传统的砖木结构建筑。比如屋顶上的瓦片每年都要换几片,瓦片下的椽子每过十几年也要换几根新的,墙上的粉壁要定期重新涂抹,那经受风吹雨打的窗格,每过一些年就要更换若干扇。这样经过了几百年之后,可能这个建筑中有些结构已经完全不是当初的材料,否则它也没法始终住人。

但有一点,在这个过程中建筑保持着原貌,就算那些更换了很多次的瓦片和窗棂,也会带着古老的气息,哪怕它是新的。这样的古迹仿佛是“活”的、生动的,就像一个人在成长,不断生长出新的头发和指甲,就连骨骼肌肉也在新陈代谢中,但人还是那个人、有他的年纪。

成天乐一踏进这里,就有这样的感觉,他仿佛觉得这个院落是“活”的、有它的生机运转,在元神中的感应又有些恍惚如幻。

这座宅子一共有六进,第一进天井正中有假山屏障、左侧的账房与右侧的门房现在改造成了接待厅与门卫室。能将这样一座古宅建成一座私人会所,其手笔令人惊叹,因为这不仅是把宅子买下来的事情,还要经过文物管理部门的批准,任何修缮和改造,既不能破坏古宅的格局和原貌,但又要达到会所功能的要求,其费用高的惊人。

那么这里的消费当然也是贵的惊人,花总今天将整个会所都包下来只招待吴老板,就这一顿饭,恐怕也抵得上他在吴老板那里白吃好几年了。

在前厅的接待员和一字排开的保安的躬身问候中,他们走进了第二重院落,四面窗棂上的雕花是世间的各种山水、动物、历史典故,奇趣各异,就连屋檐下廊柱上的彩绘木雕也是精美无比。眼光向四周扫上一圈,仿佛就是在参观一个小型的艺术展览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