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小说 >游戏三国之英雄传说 > 分节阅读 436

分节阅读 43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鼓相当的对手时,也会有手痒的感觉,虽然不能直接对抗,那么就间接的过过干瘾也是好的。

“正有此意,属下身为参军事就当仁不让了。”

方志文笑着退后了几步,坐在太史昭蓉身边的小马扎上,笑着伸手:“副总参谋长请”

“是参军事”

“呵呵”

帐内的诸人都笑了起来,徐庶的脸上一脸的无奈,荀彧莞尔,看着眼前的这个场景,方志文的形象在荀彧的心里慢慢的完满起来。

方志文是一个简单又复杂的人,他有着军人直来直往的性子,给人的感觉坦诚而又真实,同时他也有他独有的狡猾的一面,他那聪明的头脑精于计算,对人心人性更是有着深刻而简明的见解。

最让人觉得舒服的是,方志文并不隐瞒自己的性格,所有跟他相处的人很快就能够知道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也正因为如此,很多人都忽略了方志文那精于算计的头脑,被他那随和坦诚的性格所打动。

不过不管怎么说,作为方志文这样一个主上的属下,还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至少主上会明确的告诉你他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而不用去胡乱猜测形成误解,还有就是方志文只会用事实来证明一个人的能力,而不会凭借自己的好恶,这点也让他的属下真心的拥护。

总的来说,方志文肯定是一个好上司,但是是不是枭雄就不好说了,从他看待事物的眼光来看,那绝对的有着极高的高度和大局观,方志文现在所缺乏的,似乎仅仅是野心罢了而野心这个东西,有时候是会被汇集起来的,也就是说属下的野心最终会汇集在领导者的身上,所以一个好的领导者,基本上都不会缺乏野心,而不管这个野心是不是本来就属于他。

荀彧陷入自己的沉思时,徐庶已经开始在地图上推演了当然,他首选的是作为袁绍一方,选择做沮授的对手

第633章皇甫嵩的麻烦

皇甫嵩觉得自己像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汝南乱起,自己被派到了汝南,汝南的战事刚刚有了起色,自己就又被挪到了冀州,冀州局势才稳定,又给支使到了凉州,虽然皇甫嵩也是凉州人,不过皇甫嵩可没有荣归故里的感觉,反而有种棋子的悲哀。

这个时候所谓的雍州只是个地理名词,是没有行政区的,因此雍州的汉阳、陇西、安定、武都都归于凉州管辖,而右扶风、左冯翊和京兆则归于司隶,北地则隶属并州。

凉州的形势现在有些奇怪,董卓实际控制在手的主要是凉州东南部的武威、金城、安定以及,以及并州北地郡和冯翊的北部地区。

而皇甫嵩则控制着张掖南部,武威北部和新设立的西河郡西部,边章和韩遂则在更北的张掖北部、酒泉和敦煌一带,再向北则是鲜卑人的地盘。

换而言之,皇甫嵩现在就像是夹心饼干一样,被董卓和边章韩遂给夹在中间两头受气,若不是董卓还需要皇甫嵩帮忙挡着边章和韩遂,说不定皇甫嵩的粮草早就断绝了,但是董卓也绝对不给皇甫嵩吃饱了,因此皇甫嵩是进攻无力,只能坚守。

现在的皇甫嵩别提多郁闷了,更要命的是,董卓忽然挥军南下,居然在京城闹出了这么大的动静,眼看着董卓就要跟中原世族开战了,而作为中原世族的打手,皇甫嵩现在的身份更是尴尬的无以复加。

如果仅仅从军事上考虑,皇甫嵩绝对会选择与边章媾和,然后南下合攻董卓,瓜分董卓的地盘,但是从大义上来说,他这么做的话,名声就臭了,只能跟边章和韩遂一样,被归于造反者的行列。

但是大家不要忘记了,皇甫嵩仅仅是中原世族的一个打手,其实是没有独立作出重大军事和政治决策的能力的,现在皇甫嵩的手上就拿着从京城传来的书信。

两封

一封自然是袁隗的书信,信中要求皇甫嵩尽快与边章和韩遂联系上,然后就招安的事情尽快的达成协议,基本上只要不涉及张掖以南的地盘,所有的条件都可以答应他们,包括正式任命太守以及承诺每年的粮食调拨计划,这绝对是养虎为患的计划,或者叫做饮鸩止渴也没错

另一封则是皇帝的诏旨,是没有通过尚书签署的亲笔诏,诏旨中晋封皇甫嵩为槐里侯,加征西将军,这是大大的升官了,同时也是董卓的橄榄枝,如果皇甫嵩承旨,那么就等于是倒向了董卓。

从皇甫嵩个人的观点上来说,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接受天子的诏旨,然后置身于这场京城大战的事外,等京城的战事落下帷幕之后,再重新的选边。

但是,皇甫嵩的部队不仅仅是他的部队,更是中原世族的部队,部队中的中下层军官,甚至高层的军官均是世族出身的人担当的,如果皇甫嵩真的接受了天子的诏旨,说不定明天部队就反了,自己的人头也会成为别人上位的踏脚石吧

皇甫嵩后悔了,早知道自己还不如老老实实的呆在雁门郡做太守,说不定还能做个逍遥的军阀,现在可好了,为了虚名成了别人的棋子,而且还是那过了河的卒子,连回头路都没有了,悲哀啊

正当皇甫嵩对着这两封信叹气的时候,门外响起了叩门声。

“父亲,孩儿等拜见。”

“进来吧”

皇甫嵩抹去脸上的愁绪和愤懑,换上一脸的肃然正身跪坐在案台后面。

两个年轻人一起走了进来,不过如果仔细看的话还是能发现,其实其中的一个落后了半步,皇甫嵩微微的在心里叹了口气。

进来的是皇甫嵩的儿子皇甫坚寿和从子皇甫郦,这两个年轻人都是风华正茂的年纪,脸上洋溢着自信和骄傲,看起来充满了活力和干劲。

“给父亲见礼”

“文永、文焕不必多礼了,坐吧。”

“是,父亲”

“父亲唤儿等前来可是有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