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我不是慕容冲 > 分节阅读 190

分节阅读 190(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拓跋珪苦笑道:“你就大我十岁,就这么爱占这点口头便宜”

饭后拓跋珪在苑中陪着任臻又过了几招,指点了几个回合,任臻精疲力竭地回到房中,眼见拓跋珪理所当然地也跟了进来,便一翻白眼:“皇帝陛下,您又没处落脚了”

拓跋珪对他的嘲讽充耳不闻,一扬掌中药瓶:“临睡前还要再推拿一回。”

“我可以叫别人弄。”任臻抓了抓头发,“你就非得进来和我挤在一张榻上”

拓跋珪思索片刻,无辜道:“那要不你搬我寝宫里去,换你和我挤”

任臻顿感挫败,他从前可没发现拓跋珪厚起脸皮牙尖嘴利起来,比他可是不遑多让。

其实在他看来,两个大男人抵足而眠也算不得什么大事,只是天天如此,任臻可就有点郁闷兼尴尬了次日凌晨,任臻又被热醒了,睁开眼睛便看见拓跋珪欺地极近的一张脸,一双胳膊果然又老大不客气地缠上他的肩脖,气息火热;视线再往下看,不出预料地又见到了极有精神的擎天一柱,将薄薄的褶胯撑地高高耸起。

154、第一百五十一章

第一百五十一章

年轻真好。任臻翻了个白眼,想当年他。。。什么也想不起来,他的当年已是一片空白,而只有当下。

身边的人不安分地蹭了蹭薄被,横过一条腿来变本加厉地搭上了他的腰,那处热源便直矗矗地贴上了他的。

任臻唬了一跳,忙弓身一缩,伸出左手将他推开,如此却也将自己的脑袋凑了过去,鼻尖戳上拓跋珪的下巴,对方那滚烫的吐纳气息悉数扑面袭来。

任臻手忙脚乱地想要滚开,拓跋珪则含含混混地嘟囔了一句,大手一箍,强把人抱了个满怀,下、身也本能地开始上下挺动磨蹭,口中随之泄出一丝两气压抑的声。就着这个姿势眼风一转,便见那通红的物事颤巍巍地钻出裤头,湿漉漉、硬挺挺地矗在空气中。

任臻忍无可忍,当即飞起一脚,将人踹下床榻。

拓跋珪五体投地,如梦初醒地睁开眼来茫然地看着任臻,而后低头看看自己,便低下头默不作声地拉好衣裤。

“我又不是女人,你睡迷糊了”任臻走过来,抬脚隔着布料踏上拓跋珪的下处,不轻不重地地踩了一下,大言不惭地威胁道,“大白天的,想干嘛呢再管不住这棍子,就剁了”

拓跋珪只觉得面上一烧,脑部充血似地呼吸不得,全部心神却集中在那落在裤裆上的一截修长白皙的脚脖子上。他想干嘛想压倒他,分开他结实有力的双腿,狠狠地干到他再也说不出话来

火热的手忽然一把攥住了任臻的脚踝,任臻心中微觉奇怪,正要说些什么,却见拓跋珪将他的脚轻轻放下,一双凤目似明似灭,软着声音解释道:“没有。这,被尿憋的嘛”

嗨哟,还带撒娇。任臻给逗笑了,倒也没再介意,想想男人嘛都这德性,何况二十来岁,正是旭日东升的气盛年纪,哪里能忍耐地住

他拍了拍拓跋珪的肩膀,很诚恳地给他出了个主意:“要不,以后你就别在这睡了,上药吃药我自己可以后宫美人无数,你要是年纪轻轻把自己憋死了,那多冤啊”

拓跋珪瞥了他一眼,语气转冷:“不。”他现在确然不敢越雷池一步,生怕适得其反又惹任臻不快,然而他不会永远如此憋屈压抑自己的欲望我要的就一定要到手,只是这一次,我要你心甘情愿

任臻听他语气不善,刚要抬头,便听他道:“我上朝去了,你再睡会儿。”

拓跋珪冷着张脸转身离去,任臻微感诧异地想:怎么忽然似生气了一般平常可都是一起梳洗用膳的。

他却不知道拓跋珪虽是有些不快,却也更因为记挂北疆战事,急去上朝议事。他比谁都清楚地明白,唯有坐拥江山,他才是拓跋珪,才能拥有他想要的一切。

朝堂上气氛凝重,拓跋珪反掌一扣,将最新的战报压在龙案上,阴沉沉地喝道:“又战败了好我大魏以武立国,问鼎中原,然高车一族,不过一万人马,几番劫掠就抢走了敕勒川上万牛羊,八千子民再下一步,怕是要攻打盛乐了”

阶下壁垒分明地站了两列人,闻言便齐刷刷地跪了一地,口称:“皇上息怒。”

拓跋珪吐出一口气来,俯视全场:他的左手边乃从龙起事、共建北魏的各部落首领与鲜卑亲贵,如北部大人叔孙普洛,南部大人长孙嵩并其子长孙肥,建武大将军贺兰隽与他的伯父贺兰氏的族长赵国公贺兰讷。

右手边则是拓跋珪进入中原后,礼贤下士从各地求来的汉臣文人,为首的便是尚书郎崔宏,左长史张兖,右司马许谦等人而崔浩年不过十六,未行冠礼,虽得圣眷可不离左右、出谋划策,却还不能在大朝之上名正言顺地占据一席之地。

这两派人在平日政见上就颇为冲突,汉臣们认为北魏帝国既想统治中原就须得“推行儒学、逐步汉化”,甚至“离散部落”,彻底与从前的游牧而生的部落联盟形式割裂开来;而鲜卑亲贵们则对此嗤之以鼻,当年代国被灭,拓跋珪复国若不靠他们的兵力支持,能在三年五载之内就战胜慕容燕国,挺进中原么如今刚得了分封的诸位外部大人哪个肯放弃自己的权力其中尤以赵国公贺兰讷最为愤懑,他一路支持“侄外孙”拓跋珪起兵复国,甚至极有先见之明地早早将自己的侄子派到拓跋珪身边襄助起事,如今北魏立国,权柄却完全掌控在拓跋珪手中,这便罢了,他这名义上的侄孙至少是拓跋鲜卑人选出来的皇帝。谁知他治国用人却大为倚重那些汉人文臣,又言听计从,若依那班汉人所言,他们得将自己的部落、子民、牛羊全归国有,空留爵位,那与平民何异

故而这些族长们都心有不满。高车之乱爆发之初,若是分封在漠北草原的鲜卑八部的族长当真愿意出动私兵,倾囊相援,必能击退高车,不叫他们得寸进尺,待事情闹到拓跋珪耳中,情势已是恶化,可这些亲贵们暗恨拓跋珪宠信汉臣,便有意姑息养寇,他派往漠北的将领无法任意调动这些部落的兵马,致使屡战屡败,高车铁骑突破防线,隆隆驶向陪都盛乐。此时作壁上观已久的鲜卑贵族们曾便跳出来交口指责是因为那些汉族文人一心汉化,急着要迁都平城,而导致故都盛乐一带防守薄弱,叫高车人趁虚而入;而拓跋珪一问哪部愿意出兵平叛之时却统一地装聋作哑这已是在隐隐示威了:皇帝既这般信任汉臣文士,那便叫这般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出谋划策去罢。

张兖颤巍巍地跪地奏道:“高车乃游牧民族,居无定所且无远见,只想着如何劫掠物资人口,而并不想攻城略地占山为王,入秋之后他们便急于退兵回北海过冬,只要皇上坐镇平城调兵遣将,击退高车并非难事,盛乐虽然兵少,但是城墙坚固,亦可支持一时。”

长孙嵩素来激进,脾性与其子如出一辙,此刻就忍不住反击道:“盛乐乃我国龙兴之地,祖宗陵寝亦俱在北都,焉能有失想我们拓跋魏国称霸草原之际,高车、柔然尽皆远遁,不敢踏足敕勒川半步,如今一迁都入关,那班豺狼就胆敢欺到我们头上,真是岂有此理”

定都平城一直是是崔宏主持,长孙嵩一句话将他们全扫了进去,只是他素来持中庸之道,谋定而后动,因而不肯出口相争,右司马许谦却忍不住了,当即道:“狼性本贪,就是大魏龟缩于敕勒川,不进中原,不都平城,这些胡狼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