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我做许仙的日子 > 分节阅读 7

分节阅读 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这是遭贼了吧。”

“对呀,肯定是遭贼了。”

“或者给猫什么的偷吃了。”

众人纷纷议论开来,以求得个合理的解释。只是却无有一个去猜那鬼的。

俗语有云:白天不说人,夜间不说鬼。真真遇上了,都免不了下意识的避开。

听着众人议论,二棍子猛地压低声音:“你们不知道,菜肴不见的时候,厨房里都是有人在的,就在眼皮底下,嗖的不翼而飞。你们可知,那些菜肴都是准备给来酒楼吃饭用餐的贵客吃的,刚起锅,热腾腾,方才做好,转个身就没了,只剩得空碟。”

说到这里,眼皮直跳。

周围一片默然,胆小的都感觉脊背有凉气直冒:诸种作为,难道是饿死鬼作祟

一干人等惊愕不已,自是没有人去注意那路上呆若木鸡一童生,面部神情精彩之极,嘴唇微微动着,极小的声音谁也听不到:“五鬼搬运术。这是偷吧”

许仙正猜测着,书篓的猫却是很生气地跳了出来,站在许仙的肩上怒吼道:“五鬼速来见我”

“嘘,你小声点儿。”一只猫大街狂吼人言,绝对会吓死了人,特别是刚刚才有人讲了“鬼故事”。

许仙三步并着两步,把猫带到处僻静的所在。

这时,有五只黑色的冥蝶飞来。那五只冥蝶落下,化为五鬼。一只老鬼,四只年青鬼。老鬼长了一对山羊须,年青鬼白净无须。

五鬼落下,那猫便训斥道:“你们与我的吃食是不是你们偷来的”

五鬼听了,立即跪下,哀求道:“猫娘娘容禀,我等只是希望能留下寻找旧主,这才去寻美食。可惜我等厨艺不精,没奈何才”

“什么本猫开了地府门,让你们出来透透气,你们竟然得寸进尺,还想留下”那猫炸刺般,站了起来,双猫瞳倒竖,冷芒直露。

“猫娘娘,我等只为寻回旧主,绝不惹是生非。娘娘若是不许,我们也只有投了那鬼王”年长的老鬼很有把握地威胁不说,更是从手中推出了两锭雪花花的银子。

“喵-”那猫见了银子,立即双目放光,眼中再没有瞳孔,只剩一串串的钱了。

“喵-”那猫跃而下,两只爪子扒拉住银子,脸儿笑得都弯了。“好说,好说,有银子一切好说。”

许仙问道:“他们与你银两,你便让他们留下”

那猫说:“难道你没听说过有钱能使磨推鬼吗再说了,人家是找旧主,多么忠义,难道你就没有点儿同情心吗”

许仙的嘴直抽抽,心说:你不是为了同情心,是为了银子吧

那猫个跳跃又跳到许仙肩上,说:“对了,你们找旧主可以,但是每逢初、十五,都必须来本娘娘这报到。”

五鬼听了欣喜道:“是,谢过猫娘娘。”身子转,又化为蝴蝶飞去。

许仙张口欲言,那猫却说:“喂,还不帮我把银子收回来”盯着许仙把银子收入书篓,还不满道,“这么大的人了,有点儿眼力劲好不好”说完,才跳回书篓,抱住银子又睡了去。

只不过她说的话能气死人

许仙也暗暗猜测这到底是猫,还是条龙,这么贪财,睡觉都趴在银子上,就不嫌硌得慌

正想着,迎面走来了李公甫,他看到许仙在这么偏僻的巷道里,立即急急上来,说:“汉文,你怎么走这么偏僻的地方”

许仙抬头,见是李公甫,疑惑道:“怎么了”

李公甫说:“汉文,我告诉你,这事现在只有官府知道,千万别说出去。自大半年前,这钱塘便时常丢人。人多的地方还好,就是这偏僻的巷道内,已然丢了上百人了。”

丢失了上百人

许仙眉头皱,暗暗起了照妖镜。是他怀疑这不是人所为,而是妖。

大明建国之初,由于连年战乱,加上疫病流行、黄河、淮河、运河连连泛滥,中原、江南人口锐减,而山西却未经大战,人口稠密。河南、河北、山东三省人口相加,还不及山西人口的一半。

洪武八年,洪水暴发,淹了山东。江苏、河南、河北、安徽数省,洪水冲垮海堤,海水倒灌,把明朝廷的主要税收--盐场也一并冲毁。中原大地赤野千里,人迹罕见。正所谓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以目前中原人口的缺失度,不敢说就一定没有人贩子敢冒大不韪,但是这得是多么傻缺的人贩子才会到人口稀少的地方拐卖人口

第14章、守护亲人责无旁贷

“喵-他又动用照妖镜了。”猫儿周身洒下宝光,以宝光隔绝照妖镜溢出的力量。宝光自成虚影,乃是金、银、珠璧玛瑙之形。

那照妖镜既然可以定住万妖,自然有万妖的信息。甫一引出:招财猫,吸取珠光宝器宝光而得道行走阴阳,自愿与孟婆做伴,以解孟婆亿万年孤寂之苦。

头一个,竟然是那猫的信息。

知道猫是走的是宝光道,许仙的心轻松不少。只是接下来,却轻松不起来了。因为这抓人吃人的妖,竟然一抓一大把,至少九成九的妖吃人。

人族得天独厚,其血肉不仅可以开启妖族灵智,更是可以增强其修为。与妖族而言,人族便是弱化版的唐僧肉。

这唐僧肉来了,哪个妖怪忍得住

许仙不知道,照妖镜也不知道,它若是知道也不会照有万妖了。

这一切说来极慢,但是却不过是一眨眼的功夫。李公甫嘱咐完许仙,又说道:“你快回家去吧”

说完转身欲走,许仙却一把抓住他说:“李大哥且慢,你们怀疑这是什么人做的”

李公甫说:“应该是人贩子。”

许仙摇摇头说:“洪武八年,洪水暴发,淹了山东。江苏、河南、河北、安徽数省,洪水冲垮海堤,海水倒灌,把朝廷的主要税收--盐场也一并冲毁。中原大地赤野千里,人迹罕见。正所谓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为此,皇帝陛下下决心从山西大规模移民整修河堤、恢复盐场、发展生产。增加中原和江南人口。在这当口,真有这白痴到极点的人贩子到我们钱塘来拐卖人口”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