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唐李泰 > 分节阅读 161

分节阅读 16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说道:“我同意。只是在大体上同意。小王没有施政的经验,真正执行起来还需要杜侍郎您自己斟酌一下,尽量的圆满。尽量的保证让灾民活下去

杜正伦听到李泰明确的表态,心中一松,笑道:“殿下放心,老夫也不是鲁莽之辈,这个只是一个设想,具体实施还要订立细则。只要殿下同意就好。别的老夫会和各个州县的主官具体研究,一定尽力达到殿下的期望

“不是我的期望啊是数十万灾民的期望,是他们活下来的机会李泰叹息一声:“而且我只是巡察使,赈济灾民的事情不应该在小王的职责范围,杜侍郎心中有数就好,不需要顾及本王的态

杜正伦的想法是好的,可惜李泰根本不想参与其中。杜正伦找李泰商量是因为心中没底,想拉着李泰一起。这样有功劳宁可分李泰一半,若是惹出来祸事,有李泰参与其中,李世民也不过于责罚他。

他可是亲眼见到李世民对李泰宠爱到何种程度的,在一件没有把握的事情上,拉着李泰一起是他最好的选择。

李泰心中却明镜般的了解,如果没有出差错的话,杜正伦的这个赈灾方法执行下来,肯定在大体上是成功的。李泰的拒绝是不想在期中分一部分功劳。

杜正伦却不这么想,他以为李泰是在嫉恨他网网没有答应李泰回到长安为他在大臣之间说好话,所以在这个时候拒绝他。

低头思考了一下,杜正伦抬起头,笑道:“殿下,话不是这样说的。你我二人一起来到这河南道,不管是我的安抚使,还是您的巡察使,都是为了赈济灾民的一体两面而已。不必分的太细。就像您在永嘉县连砍了二十七颗人头一样,这整治官吏中也有我的一份功劳。”

李泰对杜正伦的这一番话大感奇怪,听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只是感觉到杜正伦的话中有话。李泰对杜正伦的拒绝本来就不走过于坚持,此刻杜正伦话中不仅仅是要分他一份功劳,还要将永嘉县的事情揽去一部分过错。

李泰不在意“以工代赈。的功劳,却在意杜正伦想揽去的过错,有杜正伦为他分担一些,以后回到长安的时候也好说话。

想到这里。李泰也就不追问杜正伦话中的意思,轻轻的点点头,示意杜正伦。同意他的说法。

第二百一十六章谋划

第二百一十六章谋划

泰本意是想让杜正伦自只独得这份赈济灾民的功劳,正伦担心在以工代赈的过程中有差错产生,所以拉着李泰一起分担这其中的风险。迫不得已的以回到长安在大臣中为李泰美言为交换。

见到李泰肯为自己分担,杜正伦心中也缓了一口气。这个时候本来不适合作为杜正伦和李泰两人研究赈灾策略的时机,李泰才才从永嘉县带着二十七条人名的煞气回来。按理来说杜正伦应该再等等,让李泰平复一下心情之后,再研究赈灾的策略方法。

但是天灾不等人,眼看着严霜降至,杜正伦心中记挂着灾民过冬安置问题的迫在眉捷,即便他心中不情愿,也得来和李泰商议。

索性结果是好的,李泰同意他的以工代赈的想法。不过要将以工代赈进行下去,有一个先决条件是必须解决的。

百般思考之后。杜正伦无奈的对李泰提出了这个问题:“殿下,您同意老夫的谋划就好,那么有一个问题就需要解决了。就是这个灾民的粮食问题

“您也是知道的,河南道目前的情况,这粮食是一大缺口。要想开展以工代赈,并先要将粮食凑足。否则一旦在开展的过程中粮食不足,那样对朝廷威信的影响就太大了,更容易激起民变。

李泰回望这杜正伦:“那依照杜侍郎的意思,又该如年办理

杜正伦迟疑了一下,考虑片有才有些为难的说道:“殿下,老夫已经连续几天向朝廷求援,不过朝廷的效率您也清楚,说是马上就能调拨粮草前来。但经过三省六部审议,再交由陛下批准,这经过就难免有些拖拉,所以老夫想殿下您能不能直接”

杜正伦的话没说完,但意思李泰已经明白了。无外乎杜正伦想借他在李世民面前的影响力,让李世民下旨,从上而下的进行督促,问题解决的效率能高一些。

杜正伦算盘打得很精,但是,即便是李泰按照他的想法去办,从各地酬粮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再者说,按照从水患发生的时间推算,这筹集粮食的圣旨恐怕已经下到各个州府了。目前应该是各个州府在酬粮的时间。即便是李泰给李世民写信告知河南道的情况,也未必有多大的用处。而灾民的赈济问题却走到了刻不容缓迫在眉捷的时刻,没有多少时间能够用来等待各地的州府将粮食送来。

李泰内心的分析在杜正伦看来是在犹豫不决,急忙在李泰身边小声的说道:“殿下,老夫这几天计算过,如果不进行以工代赈,那么河南道各个州府的粮食互相调运,能不能等到朝廷大举调粮犹未可知。一旦开始以工代赈,口粮作为酬劳发放下去,是一定,所以老夫才求助于殿下帮助。”

杜正伦的一个,“求”字。让李泰有些坐不住了。从远了说,李泰在掖庭宫前就算亏欠了杜正伦的,到现在一同以钦差的身份来到河南道,杜正伦在明里暗里也算是不计旧仇的维护他。

加上杜正伦身为李世民重视的老臣,这一个“求”字不得不让李泰开始重视。

“杜侍郎,都是为了灾民。且莫再说这个“求,字。”李泰面色沉寂,低声说道:“杜侍郎。不是小王推托,如果小王写信能够有用处的话。小王可以立刻就写。但是还请杜侍郎仔细考虑,若是十天前小、王写信还能有些作用,但从水患发生到现在这么长时间过去了。朝廷该办的事恐怕已经办了。小王再写这封信有些多余不说,效果也不大。您说是吧。”

杜正伦仔细考虑一下李泰的解释,点点头,算是接受了。 但他心中仍然为这灾民的粮食问题担忧,忍不住向李泰询问:“殿下,您说的老夫也明白,但是除了等待朝廷的粮食调拨,就没别的方法了吗”

李泰心道:“有,远了不说,就在这洛阳附近就有足够的粮食来赈济灾民,问题是谁敢下这个命令。”李泰考虑半天,在心中计算清楚,在问道:“杜侍郎,河南道都有哪些州县缺粮”

杜正伦脱口而出:“殿下,若说是遭灾的州府几乎都缺粮食,但以河南府的洛阳为中心,除去洛阳,就没有不缺粮食的,越是离洛阳近,缺的越多。远些的还好点。就是这个洛阳,也还是因为殿下拿出贴己的钱买粮,才算缓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殿下如此的高风亮节,待他日回到长安,老夫一定会细细的对众臣和陛下诉说。”

李泰对杜正伦的买好。笑着摆摆手,说道:小王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不值一提,不过

李泰客气了一句以后,话音一转,神色庄重的说道:“不过杜侍郎,你有一点说错了,洛阳这里不缺粮,不仅仅是洛阳,就是洛阳周边都不缺粮。”

“粮食在那里。

听到李泰若有所指的说法,杜正伦心中一喜,急的的问询。李泰是一脸神秘,微笑着却不说话。见到李泰的神情,杜正伦皱眉思索了一阵,忽然心中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