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唐李泰 > 分节阅读 79

分节阅读 7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有闲杂人才心有余悸的点点头:“是得小心点,总不能在风口浪尖上顶风作案转过身来。一脸庄重肃然:“四弟,今天真得要感谢你,若是没有你,我还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估计我真得当着满朝文武的面上承认错误,那样一来我这斤,太子就彻底颜面扫地毛 ”

李泰停住了脚步,转过身来,凝视李承乾半响,才缓缓的劝告道:“大哥,你现在还不明白吗”

“我明白什么”

李泰为李承乾的不开窍摇摇头:“大哥,你还不明白,父皇不可能让你颜面扫地的。你是太子,即便父皇在背后如何责骂你,在满朝文武面前绝对会维护你的权威。这是父皇必须做的,除非

李泰停顿一下,一字一句的说道:“除非父皇想放弃你,不然就不会让你在群臣面前认错

“我不太明白”李承乾被李泰说的有点糊涂:“那为什么父皇总是斥我,而且今天是一直在斥责我。

李泰有种自己是在对牛弹琴的感觉,却不得不挠头的为他解释:“你说父皇斥责你,是没错。但你想想,父皇可曾说过让你到群臣面前认错可曾说过不帮你躲过这场风波可曾对我的主意提出过否定没有,什么都没有,仅仅是斥责你的过错,从未说过让你在外人面前认错。你仔细想想,是不是这样”

李承乾低头不语,将立政殿发生的一切点点滴滴回忆一遍,将李世民说过的每句话都重新考虑一次,将殿内每个人的动作行为重新过滤了一遍,最后不断的点头:“青雀你说的对,父皇真的没有说别的,只是斥责我犯错而已。”

“这就对了,这就说明父皇还是为你着想的

李泰说完,缓步前行,李承乾默默的跟在李泰身后,脑海里还在回想着立政殿内的一切,丝毫没有注意李泰走在他身前这种失礼之处。

李泰也在思考,片刻后,停住了脚步,将失神的李承乾拉住,四周打量了几遍,见侍者宫女都在远处跟着,听不到兄弟的对话,才小声的在李承乾耳边郑重的说道:“大哥,现在的话我只说一遍,出我口,入你耳,以后就是你再问我,我也不承认,你明白吗”

李承乾听李泰说的郑重,神色一肃,谨慎的说道:“四弟你说,我听着,绝不外传

李泰再次打量四周,低声耳语:“大哥,别管别人怎么说,只要父皇说你可以,你这个太子个置就稳如泰山,所以无论怎么样,你只要让父皇满意就可以。朝中大臣也好,皇室宗亲也罢,都不重要。你要牢记,父皇责骂与你不代表什么,真有一天父皇不再责骂你,你的麻烦才是真的来了

“我有些明白,又不太明白。”李承乾同样小声的说道。

“不明白不要紧,按我说的去做就行,以后你慢慢就会明白了。”李泰看着渐渐走近的宫女内侍,急切的说道:“多和父皇母后亲近些,别的你不用管,做错了也不怕,只要你多和父皇请示汇报,即便受责骂也要汇报,就可以了。”

眼见着宫女内侍走近了,李泰停住了话题,将下边的话留在了口里。没有说出来。不过大意已经讲究了,李承乾能不能领悟就要靠他自己了。

李泰的说这番话已经冒了很大的风险。按照身份来说,李泰是皇子。李承乾却是太子,身份要比李泰尊贵。按照排序来说,李泰是四子。李承乾是嫡长子,无论如何都没有当弟弟去教育哥哥的说法。也就是今夭李承乾心情大起大落,李泰才找这个机会提点他。李承乾在心情激荡之下才有可能听进毒这番话,若是平常,他即便不会发怒,也就是一笑了之,绝对不会放在心里。

李泰这番话实属不该他说,倘若这番话传了出去,或许李世民心里不会说什,但为了安抚大臣的心思。也绝对会狠狠的惩罚李泰。以皇帝为尊,王公大臣都不重要这种话可以在心里想,但绝对不可以说。否则惹起群臣的嫉恨,就不是李泰能承受得了的。

唐朝的政治和明清时期的绝对中央集权不同,明清之际是皇帝为尊。圣旨是不可抗的,抗旨不尊是抄家灭族的大罪。

唐时,特别是初唐时期却不一样。现在的皇帝圣旨成为敕书,首先是皇帝和中书省内的官员商讨草拟,然后交付给门下省审议。

如果在门下省通过,那么交付给尚书省,也就是六部执行。这其中就出现了问题,当门下省认为皇帝的敕书不合理,就可以“封还门下省内的给事中一职就是负责“封还

诏书唐代被门下省给事中“封怀 的诏书很刮哗”帝都遇到过。

从这点就能看出唐朝制度开明,作为臣子有能力对皇帝形成制约。当然诏书也不是随意“封还”的。不到万不得已,或者不是原则性错误,也不会随便“封还”毕竟将皇帝得罪狠了也不是什么好事。

总的来说,唐代的三省中,中书省代表皇帝的立场,门下省代表着贵族世家的利益,尚书省管理的六部是具体执行的行政机关。一道重要的皇帝诏书最终的实施就是各方利益互相妥协互相牵制的结果。

所以李泰的这番言行传到群臣耳朵里绝对会为他带来麻烦,风险是极大的。李泰心里明白这点,才会和李承乾悄声细谈,并且告诫李承乾,如果他泄露了出来,自己也不会承认。

看着宫女内侍走进,李承乾也就闭嘴了不提了,虽然他不能完全理解李泰话语中的含义,但不妨碍他明白这些话荐出去的后果,也就装作若无其事的随意的和李泰攀谈。

兄弟二人把臂同行,正要路过现在小九李治居住的“君子居”李泰心中一动,想起了丽质和豫章,于是对李承乾问道:“大哥,我要去看望下小九,你去不”

李承乾考虑了一下,摇摇头。叹道:“我也想见见他们,但我现在还在禁足,就不去了,你代我想他们问好,我先回东宫了,准备抄写四书。”

“那也好。”

李泰拱手告辞后却被李承乾拉住:“四弟,虽然说起来没什么用,但我仍然要说,这次谢谢四弟了。”

李泰摆摆手,不以为意的笑笑,转身向“君子居”走去。

李泰和李承乾分开之时,立政殿内李世民却和长孙皇后相对而坐。对视着一言不发。

良久之后,李世民有长叹一声:“唉”这个青雀要是长子多好,我就能省下很多的心了。”

对李泰了解的比较深的长孙皇后却不以为是,摇头说道:“此言差矣。陛下,若是青雀是长子,恐怕你需要操心的事更多,他的性子

李世民考虑一下,长孙皇后说的很有道理,依照李泰心中那么多的不合时宜的想法,若为长子,自己更加难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