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唐李泰 > 分节阅读 17

分节阅读 1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凶狠的目光逼视着李泰。嘴唇上下张阖着,牙齿之间叩击的声音在寂静的大殿里清晰可闻。

大殿里每个人都感觉到了李世民胸中的怒火,宫殿中静立的宫女内侍被吓的大气都不敢出一口,悄悄的低下头,生怕一个不小心惹来李世民的迁怒。

嫣儿急忙捂住李泰刻薄的小嘴,满脸的惊慌失措,担心的泪水已经在眼眶中酝酿。玉芝悄悄的利用长孙氏挡住李世民的视线,不断的示意李泰赶快赔罪。

李世民挣开长孙氏拉住自己的手,走到李泰床前,深吸一口气,强行压抑住怒火,对嫣儿说道:“你放开他,我到要听听他还想说些什么。”

平日里温柔听话的嫣儿此时像是变了一个人,面对李世民的怒火,即使恐惧的全身颤抖,素手依然死死的捂住李泰的嘴。和李泰对视的双眼留露出急切的恳求。

李泰只好略微点点头,向嫣儿示意自己不会再冒犯李世民。得到李泰的答复,嫣儿稍稍放心,松开手,静静的站在床尾。

“说,我想听听你能说出什么来。”满心怒火的李世民不在有刚刚的和善,冷冰冰的话语让人浑身发寒。

李泰伸手示意长孙氏坐在自己身边,拉住长孙氏的手,平和的神情露出淡然的微笑,平静的不带有一丝感情成分问出一个离题万里的问题:“父王,你今年是二十七吧

“是,有什么关系”

“这二十七年里,你在驰骋沙场多少年战阵上杀敌多少在那鲜血满地的沙场上可遇到过对手你是否有过惨败的经历”

李泰的一连串问题不仅仅是李世民想不明白,长孙氏也不知道李泰这样问有何意义。

没等李世民回答,李泰还是那样淡然的微笑,还是那种丝毫不带有感情的语气,继续问道:“父王,在你金戈铁马的生涯中你怕过吗”

“没有”李世民骄傲的答道:“每一次我都是冲锋在前,带领军士砍杀敌酋,从没怕过。”

“父王,那在你回到长安,面对冷箭陷害你怕过吗”

“也没有。”李世民思索一下说道:“即便我身处劣势,被他们压的喘不过气来,我也没怕过。”

“那父王有没有什么能让你害怕的,有没什么能让你感到敬畏”李泰直视着李世民又一次问道。

在一问一答中,李世民心头的怒火已经消退很多,在这问与答中,李泰在言语中已经布置好一个陷阱,等待李世民上钩。

李世民也感觉到这些问题不是无的放矢,仔细思索李泰的每一个问题,谨慎考虑了半响,才依照本心答道:“我驰骋疆场数年,在这深宫内斗又是数年,我还真想不到有什么人让我敬畏。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若是畏畏缩缩就不是我李世民了。”

李泰和李世民对视半响,才悠悠的叹口气。似规劝,似警告的说道:“人啊,人活一世,总要有点敬畏之心。否则将不如禽兽”

一句话说完,李世民刚刚有些平复的表情又是急变,李泰做出稍等,让我说完的手势。李世民再次强压怒火说道:“继续说,我听着呢。”

李泰挣扎着坐起来,依靠在长孙氏的身上,略一沉思,整理好思路,缓缓的说道:“父王,您勇猛,坚毅,不屈,你在后世一定会被千万人所敬仰,但这不代表你可以丢掉那颗敬畏之心。这种敬畏不是指某个人,某件物品,它有可能的某种观念,某种信仰,甚至是某种情感,某种道德标准。人活着,总要敬畏点什么否则,伦理不在,道德不在,律法不在,规则不在。那么,我的父王,你需要敬畏什么

人总要怀着一颗敬畏之心的。百姓敬畏官宦、官宦敬畏皇权、士兵敬畏军纪、孩子敬畏长辈、猛兽敬畏刀枪、飞禽敬畏弓箭,那么,我的父王,你敬畏什么”

商纣王失去敬畏,最终于摘星楼。秦嬴政失去敬畏,暴虐无度,二世而亡。隋炀帝失去敬畏,才有了大唐朝。想想看,这些失去敬畏的人给百姓带来了什么那么,我的父王,你真的不需要敬畏了吗”

正文第三十章敬畏之心下

一番长篇大论说的李世民心神恍惚,心中的怒气早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也不再对李泰怒目而视。站在床边若有所思的皱着眉头。

不去谈论这番言论有没有道理,或许是漏洞百出,但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让李世民很是震撼,

许久之后,若有所得的李世民低声问道:“青雀,你敬畏什么”

李泰闭上眼睛,仿佛在说给自己听:“我敬畏生命,我敬畏鲜血,我敬畏情感,我尊敬应该尊敬的,我畏惧应该畏惧的。太多了,多的数不胜数,所以我是个懦弱的人。”

“青雀,你想告诉我什么”

李泰慢慢的睁开眼睛,淡淡的说道:“父王,你未曾畏惧过屠戮鲜血,不曾畏惧过死亡。那么,同样也有很多人不会屈服在屠刀之下,所以杀戮会解决问题,但绝不会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试着放下屠刀,或许会有让你惊喜的结果。”

李世民有些内疚的说道:“青雀,你还在为东宫的事耿耿于怀”

李泰闭上眼睛,东宫杀戮的过程一幅幅,一段段的在眼前飘过,深刻而恒久。那血腥的一幕已经成为李泰生命中的烙印,背负一生,影响一生。

李泰浑身颤抖,细若蚊蝇的声音从嘴角滑出,在空荡荡的大殿中回荡,“砸”进众人的心里。

“知道吗那是我第一次看见那么多的鲜血,多的让人窒息。眼睁睁的看着横刀落下,人头落地竟然像球一样蹦跳,翻滚。从颈部喷涌出来的十条血柱就像一道道鲜红的彩虹,带着诡异的弧线喷洒出来,在深青色的地砖上描绘出一幅诡异恐怖的画卷。奇怪的是那刺鼻的血腥气竟然没有使我呕吐,现在细想却是满心的恐惧,恐惧的让我从心理发寒,我很怕。但那个时候我却是顾不得害怕,只是感觉到怜悯,悲痛和愤怒。我怜悯于生命的脆弱,我悲痛于生命的逝去,我愤怒于对生命的漠视。

他们只是年龄和我相仿的孩子,幼小的年龄就要背负父母的罪孽,他们何辜无论对错,可有给他们辩解的机会我在想,父王现在高高向别人的孩子举起屠刀,那么以后会不会有人同样将我斩于刀下即便不是我,那么父王以后的子子孙孙呢我不是不辨是非,只是不能接受践踏生命的行为。如果是十个穷凶极恶的囚犯,当横刀落下的那一瞬间,我一定会高声叫好,可那十个只是孩子,又怎么能不让我心生悲愤”

李泰对自己内心的一番剖析,让李世民和长孙氏夫妇两人心痛如绞,已经泪流满面的长孙氏将李泰紧紧抱在怀中,却不知道怎么安慰。观念上的差别让他们无法完全理解李泰的思维方式。感觉到李泰的善良淳朴,还有他们无法理解的执拗。

无论是现代还是古代,为人父母的情感是相同的,对待生命的观点却不是一致。在李世民和长孙氏看来,祸及妻儿,株连九族是天经地义的,他们无法理解李泰的观念,同样李泰也不能赞同他们的想法。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