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唐李泰 > 分节阅读 11

分节阅读 1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还要装出一副和颜悦色的样子。父皇,我累了,我真的累了,放我走吧,我保证以后永世不会长安。”

李世民掏自肺腑的话却没让李渊感动,李渊一句冰冷冷,硬邦邦的“我活着,就不行。”让李世民彻底死心了,心底那最后一点希望变成了奢望。彻底寒心的李世民忽然间变的极其冷静,对着李渊说道:“父皇,你不让我走,我就留在长安,但是我绝对没想造反,你要还我清白。”

“那这是怎么回事你能解释清楚吗”李渊指着地上散落的奏章说道。

李渊不是不明事理之人,也没到老糊涂的地步,他只不过是过于信任身边之人,以亲疏远近判断对错,加上性子相对柔弱,容易被人欺骗。三人成虎,身边的人连续不停的诉说使他真假难辨。作为皇帝本来就高高在上,李渊又是好享乐之人,根本不走出宫门,听不到底层的声音,以群臣做耳目,当群臣在太子的压迫下没有人敢于直言之时,也就难免会偏听偏信。

李世民清楚的了解李渊的弱点,却因为自己早年间只顾着战场杀敌,也没刻意在后宫寻找援手,而太子和齐王常年在李渊身边投其所好的大献殷勤。待到李世民反应过来,李渊偌大的后宫已经被太子经营的滴水不漏,面对着太子苦心经营的人际大网,李世民已经是束手无策了。

面对着已经转进牛角尖的李渊,李世民索性摊开了,说道“着奏章说明不了什么。这是太子毒害未遂在前,心虚栽赃在后。这些不过是做贼心虚,反咬一口的手段而已。”

“你就肯定是太子毒害与你,你就肯定这是太子栽赃”李渊气的浑身颤抖,手指直直的指着李世民鼻子问道。

见到李渊仍旧庇护太子,李世民心底一阵阵发寒,面无表情的说道“儿臣肯定,父王若是不信,可即刻召太子和齐王前来,儿臣愿与他们对质。”

李渊连番被李世民顶撞,此时信心虽然有些动摇,但怒火更加高涨,脸色开始有些发青。张婕妤急忙对李渊又是轻身劝阻,又是轻抚后背,不料李渊随手推开她,面目有些狰狞的对李世民说道

“你这个逆子要当面对质好,好,好,我成全你,明日早朝,你和太子以及元吉三人当面对质,我到要看看是太子毒害于你在前,心虚诬陷在后,还是你图谋不轨,意图谋反。”

李渊一指殿门,怒喊道:“现在你给我滚,给我回去闭门思过,我且看你明日早朝还有什么话说。滚。”

“儿臣告退。”李世民深施一礼,转身昂首阔步离开的太极殿,只留下面色发青的李渊和满心忧虑的张婕妤二人相识而坐。

李世民没有想到有机会将错就错的黑了太子和齐王一把。明日太子从东宫来参加早朝对质必走玄武门。而且太子听到早朝对质的消息十有要和齐王商量,这样一来,明早的玄武门应该就是两人齐来了,宫变里最关键的一环引蛇出洞就这样顺势而为的解决了。

今日第二更完成。老墨在屏幕前筋疲力尽,泪流满面的高声恳求着。推荐,推荐,推荐。收藏,收藏,收藏。

正文第十八章万事俱备

今日第一更送到

宏义宫正殿内灯火通明,一干无关的宫女内侍全被长孙氏打发出去。

除去下午在场商议的众人,李世民其他的心腹属下,房玄龄,杜如晦,程知节等人也尽数到场。大家在都不停的低声商议着,等待李世民的回来。只有玉芝和嫣儿强忍着困倦在穿梭忙碌。李泰心疼嫣儿,也帮忙斟茶倒水,却被等候李世民归来的众人劝阻。

众人或端茶沉思,或窃窃私语,脑筋动的飞快,试图让计划更加完善。紧急时刻,连平时信奉洁身自好,明哲保身的房玄龄、杜如晦也不得不加入讨论,随着众人你言我语的不断补充,渐渐的除却关键几点之外的细节已经完善清晰。

李泰看着一屋子大唐精英在讨论着关乎生死存亡的大事,却有空神游太虚。不断的将大家讨论的细节和自己印象中的玄武门事变相印证。从似是而非到近似相同,到最后的丝毫不差。眼前发生的一切让李泰有一种参与历史,创造历史的感觉。不知道为什么,李泰忽然间想笑,不是那种低头偷笑,而是想痛痛快快的狂笑一场。

随着李世民疾步走进大殿,众人的争论的声音也停了下来。

手端着长孙氏奉上的热茶,一口饮尽后,李世民低声将太极宫李渊的态度,张婕妤的煽风点火,以及最后李世民将计就计的要求对质,借以完成对太子和齐王的引蛇出洞计划,十分详细的和众位属下诉说了一遍。

安静的听李世民说完全过程,知道最艰难,最为关键的一环解决了,众人齐齐的刻意压低声音欢呼。

“现在只差一个问题,我们人手不够,兵行险招很可能失败。殿下可有策略”长孙无忌给大家当头泼了一盆冷水。

从太极殿回宏义宫的路上李世民已经将这个问题考虑过了。

做好决定的李世民凝重的说道:“长安不比洛阳,我们在长安实力不足,也找不到援手,此刻我们无路可退,只能行险一搏了。我们的军士全是身经百战以一当十的精锐,面对那些东宫的老爷兵定可一战而胜。”

李世民也是无奈之举,处境险恶,时间紧迫,不容李世民从容安排,尽管李世民一番话说的自信满满,实际上李世民也是在赌博,失败了和没拼都是万劫不复,拼出来就是海阔天空。

沉寂的正殿里,众人飞快的思索着,希望能找到伸出援手之人。

“殿下,或许还能找出人来。”一个略带嘶哑的声音打破了正殿里众人的沉默。

“快说。”李世民心里一喜,急声催促道。

年近五旬房玄龄轻捻胡须说道:“殿下,长安城监牢里关押着许多囚犯,若是放他们出来,从中挑选强壮之人也能凑出两千余众,即便是未经训练的乌合之众也是一股不小的力量。不过,监囚大多是奸佞之人,若是放他们出来,在事成之后也不好处理,有利有弊,还请殿下斟酌。”

这话说的尉迟敬德有些不愉:“还有什么可斟酌的,管他什么奸佞,有人用就好。再说了,本将军也被太子送进过长安大牢,莫非我也是奸佞吗”

房玄龄苦笑一声,没和尉迟敬德的蛮不讲理计较,只是跟随众人一样静静的看着李世民,等待他的决断。

李世民思考着放出囚犯的利弊关系。半响,一拍桌案斩钉截铁的说道:“顾不得那么许多了,能挤出一份力量也好,只要有恰当的人管理囚犯,再许以重利,也不怕他们不听指挥。”

天策府一直是以军规管理,在李世民没做决定前大家可以畅所欲言,在李世民做出决定后是不可以有反对声音的,众人都是天策府的老人了,自然是知道规矩的,都默不出声,静立在李世民身边等待命令。

李世民目光不断的在众人脸上扫过,一遍又一遍。看着这些同自己生死与共的下属,心情有些激动,就好似当年初上战场前的心情,激动,恐惧,兴奋等等参合在一起。唯一不同的是此刻心中还怀有愧疚。想着自己将要带领这些人在悬崖上跳舞,在绝境中求生。又怎么能不让李世民生出愧疚之心呢

良久,李世民沉重的说道:“众位,你们有的是在太原起兵时就开始跟随我,有的是在虎牢之战才追随于我,无论你们什么时候聚在我身边,我都没把你们当成下属,你们是我的朋友、兄弟。今天大家能聚集在一起我很高兴,这证明你们也把我当做朋友。”

“既然是朋友,我就不说那些虚情假意的话了,在这样危机时刻,我们随时都面临灭顶之灾,已经不容我们再图它策了,我们只有尽力一搏。十分凶险的一搏。若是有人不愿意涉险,现在就离开,只要你能看在往日情分上为我李世民保密,我决不怪你;若是留下来,只要我们死不了,异日我定让大家荣华富贵,子孙平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