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走私大明 > 分节阅读 260

分节阅读 26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两座城池。

对于足利氏与细川氏的这场拉锯战,正是周重最想看到的局面,因为在这种拉锯战中,细川氏与足利氏的实力都在慢慢的消耗,死伤的人数也是越来越多,虽然他们双方都知道,再这样打下去的话,对彼此都没有好处,甚至可能还会让大内氏这样的地方大名趁虚而入。

但是知道归知道,现在足利氏与细川氏双方都已经达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哪怕是足利义材与细川高国这些上位者想停下战争,可是下面的人也肯定不会同意,毕竟双方都已经杀红眼了,不分出个胜负是绝对不可能罢休的。

当周重离开威海卫时,正是足利氏与细川氏交战最为猛烈的时候,双方已经动员了所有的力量,再也没有任何的保留,以周重的估计,哪怕日后有一方能够获胜,恐怕也会是一场惨胜,到时再也无法把持幕府将军的大权,而倭国各地已经崛起的大名肯定也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毕竟他们对于幕府的大权也已经觊觎多时,大内义兴就是他们其中的代表人物,也只有到了那时,倭国真正的战国时代才真正到来。

想到日后倭国各地大名征战不休,周重也不禁暗自得意,因为正是他的插手,才使得倭国战国时代的提前到来。另外等到倭国内部真正的乱成一团时,他就可以趁机在倭国建立自己的势力,灭不灭亡倭国到时再说,不过倭国本州岛的东海岸那里,他是一定要建造一座港口的,因为只有通过那里向东的洋流,才能从亚洲到达美洲。

周重回到双屿港时,已经是深秋时分,瑾萱和灵芸早已经为他产下两个儿子,虽然这两个儿子只相差了两天,但是瑾萱的儿子却是长子,而灵芸的儿子只能为次子,这让灵芸十分的不高兴,因为她知道自己夫君的真正身份,也知道当今的皇帝陛下要过继周重的长子做为大明的太子,可是现在仅仅相差两天,她的儿子却与太子之位失之交臂,这让她如何不伤心

谢灵芸因为儿子的事,一连很长时间都不开心,这让周重也十分无奈,只能每天陪着她散心,结果用了好久才让谢灵芸从遗憾中恢复过来。

其实对于自己儿子要继承正德的皇位这件事,周重并没有感觉太高兴,甚至若有可能的话,他根本不希望自己的儿子继承皇位,毕竟他知道皇帝的位子可不是那么好做的,若是做一个好皇帝,那肯定会累的要命,若是做一个昏庸的皇帝,最后不但害了在大明的百姓,若是有人造反成功的话,恐怕连小命都保不住。

也正是清楚的知道皇帝这个职业的危险性,所以周重并不怎么希望自己的儿子去坐上那个位置,另外他现在这么年轻,万一正德把皇位传给儿子时,他还没有死,那到时他就是自己儿子的臣子,老子见到儿子还要行礼,这让周重实在无法接受。

只可惜周重的这种担心对于瑾萱来说,却根本不存在,她一直在为自己儿子将来能够继承皇位而感到兴奋。说来也怪,瑾萱本来是个恬淡的性子,对于功名利禄并不看重,甚至对于周重做官这件事,也并不完全支持,毕竟在她看来,自己父亲做了半辈子官,可是家人却跟着提心吊胆,所以她希望自己的夫君能够陪着自己平平安安的过一辈子就足够了。

但是瑾萱这种恬淡的性子只是针对周重,做为一个母亲,她对于自己的儿子却有着另外一种心态,那就是望子成龙,而且现在她的儿子还是真的可以成龙,所以这让步瑾萱是十分兴奋,每天抱着儿子不撒手,生怕自己的宝贝儿子受到一点伤害,甚至连大女儿夏夏和丈夫周重也根本没功夫理会,这让周重很是幽怨,只好每天抱着女儿游玩,以父爱补偿女儿缺失的母爱。

不过就在周重刚刚返回双屿港,还没有清闲几天时,却忽然有两个不速之客前来拜访。未完待续。。

第三百九十四章 不靠谱的正德

“早就听闻总督大人年轻有为,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实在让老朽感到汗颜啊”坐在周重对面的白胡子老头一脸笑容可掬的对他夸赞道,虽然这个老头话说的很客气,但却是一副提携后辈的语气,让人感觉十分不爽。

“焦阁老太客气了,小子不过是运气好,恰巧得到番薯和玉米等物献给朝鲜,这才得到陛下的重视,否则以小子的才能,哪里能做到如此的高位,更不敢与焦阁老相提并论”周重表面上十分谦虚的道。

不论周重再怎么不爽,他却也不敢对眼前这个老头太过失礼,因为这个老头的身份可不简单,他正是之前刘谨当朝时的内阁首辅,焦芳,焦孟阳。另外在焦芳的旁边,还有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看样子比焦芳小几岁,精神也有些萎靡,之前焦芳并没有介绍,周重到现在还不知道对方的身份。

说起眼前这个焦芳,他在大明的朝廷上可是一个传奇人物,据说他少年得志,从年轻时就一路官运亨通。当年在宪宗时期,大学士万安是内阁首辅,万安与焦芳不和,其中有一次朝廷提拔大臣为讲学士,结果万安曾经在别人面前说“不学如芳,亦学士乎”意思是说,像焦芳这样不学无术之人,也想当学士吗后来此话传到焦芳处。焦芳勃然大怒说:这一定是彭华在背后算计我,我如果当不上学士,就在长安道上把彭华给刺杀了。彭华听后非常害怕,连忙将此信传给大学士万安,万安最终不得不进焦芳为讲学士。

从上面这件事就可看出来,焦芳虽然是读书人出身,但性格却十分刚烈,甚至还有点小心眼,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焦芳其实并不是什么好人。不过在官场上混的人,好人根本不可能活的下去,因此焦芳这种奇特的作风倒也不算什么。

正德初年的时候,焦芳成为文渊阁大学士。并兼任吏部尚书,成为内阁中举足轻重的人物,后来刘谨当权,结果焦芳借助刘谨的权势,一举把谢迁、张健两人挤走,同时也把李东阳在内阁中的影响压缩到最小,自己以内阁首辅的身份独揽朝政大权,刘谨提出的那些改革,大部分都是经他之手实施下去的。

本来按照焦芳与刘谨的关系,当初刘谨倒台时。他无论如何也是难逃一死,但是十分神奇的是,就在刘谨出事前的一个月,焦芳忽然与刘谨发生了争执,而且刘谨也数次当着别人的面训斥焦芳。结果这让焦芳又惊又怒,最后干脆就告老还乡,甚至连他身为侍中的儿子焦黄中也陪着父亲一起辞官回乡,也正是因为如此,所后来刘谨倒台后,其它依附刘谨的人全都倒了大霉,唯独焦芳父子却是安然无恙。

周重早已经不是当初的那个官场初哥。经过这段时间的历练,他已经知道官场上的事情不能只看表面,而是要通过表面看到事情背后的真相,比如像焦芳在刘谨出事前忽然辞官回乡这件事,周重就感觉并不像表面上那么简单,毕竟焦芳辞官的时机实在是太巧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