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走私大明 > 分节阅读 132

分节阅读 13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葡萄牙人在印度则常年驻扎着二十条军舰,以及超过两千名的士兵,虽然数量看似不多,但是仪仗着先进的船只和武器,他们已经实际的控制了整个印度西海岸,同时也垄断了那里的海上贸易,每年为葡萄牙输送着巨额的财富。

周重听到葡萄牙在印度竟然拥有这么多的船只和士兵,再想到明年他们就要大举进攻马六甲城,这让他的脸色也一下子变得难看起来,虽然他们南洋商会的实力增长很快,但是商会中的成员也不过才一千人,真正能够用来海上作战的也才不过五六百人,就算他动员其它商会,最后恐怕也不过才能招募到一千人。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南洋商会还是其它商会的人,他们都只是民间武装,根本无法与真正的军队相比,再加上他们的船只和武器也比不过葡萄牙人,到时就算周重带着这一千人去援助马六甲城,恐怕最后所起的作用也十分有限,万一自己一方受到巨大的人员损失,而且又没能阻止葡萄牙占领马六甲的话,那么后果之严重,恐怕就连周重也无法承受。

想到这里,周重的脸色也不一下子难看起来,对于葡萄牙人在南洋的扩张之路,他也有所了解,马六甲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交通要道,同时也是东南亚的门户,若是让葡萄牙占领那里,那么他们也就打开了东南亚的大门,同时也对大明沿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想想历史上大明几代海盗王与葡萄牙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明末时郑芝龙父子与葡萄牙人之间的战争,虽然他们能够暂时打退了葡萄牙对大明沿海的入侵,但当时南洋已经落入西方各国手中,他们进可攻退可守,很快就能卷土重来,最后到了清末时,更是演变为各国入侵中原大地,天朝上国终于沦落成任人欺凌之辈,往日的光辉再也不复存在。

抛开这些大的方面不说,若是让葡萄牙人进入到东南亚,那么对于周重这些走私商人来说,绝对不是一件好事,因为这标志着日后的海上贸易中,他们又多了一个实力强横的对手,这也意味他们从走私赚取的利润将会急骤减少。

甚至周重忽然发现,到时自己这些人其实和之前印度那边的穆斯林商人的处境十分相似,葡萄牙人翻过好望角后,终于打通了欧洲与印度洋之间的航线,从而与穆斯林商人展开竞争,而现在马六甲海峡就是东南亚和大明沿海的好望角,若是放任葡萄牙占据那里,那么对周重这些走私商人来说,绝对是一场灾难的开始。

不行我绝对不能让葡萄牙人占据马六甲海峡只见坐在客厅里的周重忽然站了起来,然后在客厅里来往的走动几趟,无论是于公还是于私,周重都不能让让葡萄牙得逞,只可惜他自己现在的实力有限,就算是赌上老本,却也没有太大的把握,这让周重是心急如焚。

不对,我还有一个办法本来心急如焚的周重忽然灵光一闪,想到之前想过的一个可能,当下脸上也不禁露出了几分笑容,本来他还在踌躇这件事该不该做,不过现在看来,这已经是他唯一的希望,只能尽力一试了

周重想到的办法其实很简单,既然自己的实力不够,那就只能求助了,而在整个大明有实力帮助他的,也只有那位以玩物丧志闻名的正德皇帝了,而且刚好他也答应了足利一辉,要与他们足利家的使者一起进京去见正德皇帝,刚好到时可以想办法说服对方。

说起来这个时期的大明虽然军力衰退的厉害,除了北方的边军还保持着相当强的战斗力外,中部和南部的军队几乎已经在和平的生活中丧失了大半的战斗力,海上力量更是随着海禁的施行而萎缩的厉害。

不过正所谓烂船还有三斤钉,就算大明的军队再怎么腐败,但总归还是有一些比较精锐的军队,比如以周重最熟悉的海上力量为例,他就知道在广州和宁波这两个允许各国进贡队伍进出的港口周围,就驻扎着两支依然保持着相当战斗力的舰队,若是能说服正德皇帝,让他明年葡萄牙人进攻马六甲时,调动这两支舰队前去援助,那么绝对可以挫败葡萄牙入侵南洋的脚步,到时他也可以趁虚而入,将自己的势力伸到马六甲城中

第一百九十八章 奇拉瓦的新船

为了搞清楚葡萄牙人在印度的实力,周重与奇拉瓦整整聊了一上午,若望神父除了做他们的翻译外,也将自己知道的一些关于葡萄牙人的情报讲了出来,使得周重得到的情报也更加的全面,知道自己现在的实力还无法与葡萄牙人相比,想要阻止对方明年占据马六甲城,只有向大明朝廷求助才行。

等到中午的时候,周重留存奇拉瓦家中吃了一顿地中海风情的午餐,虽然菜式有些简单,味道也有些怪,但胜在新奇,因此周重也吃的十分高兴。其实按照奇拉瓦他们的习惯,他们更希望能在晚餐时邀请周重,只是现在周重和奇拉瓦都十分的忙,今天还是他们好不容易抽出时间坐在一起,等到下午时两人都有自己的事要做,所以只能随便的吃顿午餐了。

利用吃午饭的这段时间,周重先是询问了一下奇拉瓦他们在南洋镇上是否生活的习惯,结果对方表示对现在的生活十分满意,唯一的问题就是他的汉语说的太差,暂时无法与别人交流,若望神父也不能一起跟着他做翻译,这就给他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不少麻烦,幸好现在茜拉的汉语说的很好,因此当需要和别人交流时,他都会把茜拉带在身边。

周重听到这里也是爱莫能助,毕竟汉语的学习不但需要时间,而且也需要天赋,茜拉小姐之所以能这么快的掌握汉语,第一是她平时有大把的空闲时间,而且愿意使用汉语与别人交流,第二她的语言天赋也很好,这点奇拉瓦就不如自己的女儿了。

接下来周重又关心起若望神父的传教事业,询问他是否在双屿港发展出新的信徒结果对方却很是高兴的说了许多,大概意思就是自从有了教堂之后。双屿港的人对他这个外来的洋和尚也多了几分尊敬,虽然暂时还没有发展出新教徒,但在他们传教时。少数一些人已经不再表现出十分排斥的样子,这对若望神父来说无疑是个天大的好消息。同时也让他对未来的传教事业充满了信心,甚至他已经在看到中原大区的主教位子已经在向他招手了。

看到若望神父兴奋的样子,周重却对他在传教方面的发展不置可否,其实他对天主教和基督教都没有什么好感,原来历史上的那些教士借传教之名,却担当起西方殖民者的先行兵,他们刺探传教地区的情报。为那些殖民者打通前路,后世的中国之所以沦落为半殖民地,也有那些教士的不少功劳。

不过现在若望神父并没有表现出打探情报的苗头,他现在只是进行一般的传教活动。而且也并没有做出什么危害自己、危害大明的行为,所以周重对他的正常传教也不会阻止,甚至有时他还需要若望神父的帮助,那时他就不得不以帮助对方传教做为条件,比如这交的招聘欧洲工匠和教堂的建立。这次的合作对双方都有利,而且周重自问还占了大便宜,毕竟那些欧洲工匠们的到来,将对自己产生不可估量的巨大帮助,甚至可能影响到大明的发展。这些自然比区区一座教堂要重要的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