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穿越三国之静水深流 > 分节阅读 294

分节阅读 29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做得多划算,放跑刘备两万残军,却顺带得了居庸关旧部五万忠心,还有赵云这样一个人物的忠诚。从“丞相”到“主公”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称谓,它意味着直到今日居庸关部才正式接纳并承认曹操的主公身份。瞧,一场长坂坡之战下来,得利最大的不是逃出生天的刘备,也不是幸免罪责的赵云,更不是被赏了东西的高顺和郭嘉郭嘉的赏水分比较大,而是眼前这个身材五短,其貌不扬正笑眯眯闪着眼睛听自己儿子和贾诩汇报襄阳迁民事宜的曹操曹大人

在曹操愉悦地折腾自己下属们的同一时刻,在柴桑练兵的孙权就没那么轻松了。他这里也在折腾事,不过折腾事的不是他,而是从荆州过来的使者:卧龙诸葛孔明先生。

孔明先生到柴桑已经有些时日,江东对曹操出兵的态度如何,他也摸了个七七八八:一多半人是想要和曹操祈和的。主战派主战派少的可怜,可能只有鲁肃和周瑜这寥寥可数的几个算。偏偏周瑜这会儿还在洞庭湖上操练水师,一时半会儿回不来。主战派的主心骨不在,那在孙权耳朵边响起的可全都是:“主公,曹操势大,咱们打不过人家,不如咱们跟他和谈吧”的声音。

这种声音对诸葛亮此行目的非常不利。再思量再三以后,诸葛亮决定,亲自拜会孙权,陈说利害。

孙权不用他陈说就犯愁了:他又不是傻子,当然知道曹操平定完荆州以后,可能下一个目标不是益州的刘璋就是他江东孙氏。可是想到是一回事,能不能现在跟他曹操打仗却是另一回事。按照江东不少人的想法都是坐山观虎斗,等刘备跟曹操掐个七七八八,消耗差不多,再由江东伺机而动。反正江东据有长江天险,治下百姓安泰,曹操就是要打,也不是一时半会就打得过来的。

江东大多数人的想法可以这样,但诸葛亮不能让孙权也有这想法呀。所以诸葛亮一见孙权就把话题挑的明了清楚了:“近海内大乱,吴侯起兵据有江东。我主刘豫州亦收众汉南,与曹操并争天下。”

“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遂南下来征,破荆州,威震四海。英雄无所用武,故而豫州遁至江陵。”

“亮来此地乃提醒吴侯量力而处之: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不能当,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今吴侯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

孙权给气了乐,望着诸葛亮沉声道:“若真如诸葛先生所言,刘豫州何不事曹”

诸葛亮笑着摇摇头,缓缓道:“吴侯容禀:亮听闻高祖年田横统齐地五百壮士,犹守义不辱。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若水之归海,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

孙权听罢挑了挑眉,袖着手靠在身后的案子上看着诸葛亮说:“虽是如此,但权听说刘豫州新败长坂坡。仓皇出逃,狼狈不堪,如何还能抵御曹氏大军”

诸葛亮眼光一闪:能问这个问题就说明刚才他话没白说,孙权这里有门

诸葛亮抬起手,屈指而谈:“刘豫州虽军败长坂,然军中主力尚存。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部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曹操之众,远来疲弊,休整未歇。此所谓强驽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将军。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今吴侯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我主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成败之机,在于今日。”

孙权听罢手敲着坐席,沉吟不语。好一会儿他才站起身,看着诸葛亮说道:“后日府中聚议。孔明先生也来吧。也好叫孤手下见识见识什么叫巧言善辩,舌灿莲花。”

诸葛亮闻言轻轻松了口气,知道孙权这里算是松了口,接下来要对付的就是那帮子主和派的江东官员了。想到此,诸葛亮深吸口气,退后一步对着孙权行礼恭声说道:“吴侯放心,亮必然会按时前往。”

孙权淡淡地点点头,洒然甩袖出门。诸葛亮紧随其后,跟孙权告辞离去。

他前脚刚走,后脚孙权就见自己一个亲兵手持书信快步跑到自己跟前:“主公,周都督来信。”

孙权眼一亮:“速速呈上”说完也不等亲兵把书信递给他,直接劈手夺信,撕开封囊。然后孙权就诧异地发现,这个封囊里竟然倒出了两封颜色不同的丝绢。

他正纳闷周瑜怎么会莫名其妙写两封信呢,就猛然看到其中一封淡青色丝绢上用及其娟秀的字体写着:二哥亲启。孙权手一颤,像是觉得自己眼花了一样紧紧地闭了闭眼睛。等再睁开时,人脸色已经恢复如常。他转过身,轻轻地挥手屏退了亲兵。自己一个人带着两封纸绢走进了厅内。

“等等。”走到半途,孙权像是忽然想到什么一样,又扭头叫住了要退下的亲兵:“可知大都督差人送信时,说过什么”

亲兵低着头:“大都督并未多做交代。不过他说主公若有疑问,看信便知。”

孙权垂了眸:“孤明白了。你下去吧。”

“诺。”

孙权进屋后,并没有先展开那封写着“二哥亲启”的信,而是转向了周瑜自己写的那封丝绢上。周瑜在信里倒是没什么废话,就两件事。第一件:蔡威来了洞庭湖,但是却没有跟他挂面,只遣人送了封孙蘅的书信,人就消失不见了。他怀疑蔡威很可能已经归附了曹操或者跟曹营之间达成了什么交易。第二件:曹操在荆州的事他听说了。诸葛孔明来柴桑的事他也听说了。他已经把这里的军事琐事交接安排好,即日启程,五日之内定会到达柴桑。

孙权看着此处,掐指一算眉目渐展:周瑜要是行程顺利,还恰恰能赶上后日的府议。至于蔡威的事孙权觉得还是看他妹子给他的信更了解一些。

可惜等到孙权展开孙蘅的信时,却微微失望了:孙蘅在信里并没有任何关于蔡威跟曹操合作或者归附的事。她更多是以一个远离家乡的妹妹一个背离家人的女儿的口吻在写家书。她写了很多,写她这些年都做了什么,写她去过哪些地方,写蔡威对她如何爱护,写她不久将为人母写江东哪道菜式曾经无数次在她梦里出现,写她给绍儿指孙绍做了第六双小靴子,却不知道他到底穿不穿的下,写她知道登儿孙权子出世了,准备了很多东西,却不知道能不能送过去。写她念极了母亲,却连做梦都不敢梦到母亲。因为她怕她怪她,怨她,恼她,她不孝

孙权握住丝绢的力道渐渐加重,盯着丝绢的眼角也微微湿润。即使这么多年过去,他只要合上眼睛也还是能回忆起自己幼妹的样子:明媚张扬,灵动活泼。当年脚踏红云靴,腰挂玉雕弓的俏丽模样曾让他和大哥对多少江东才俊视如虎狼可现在却偏偏便宜了一个蔡仲俨真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