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穿越三国之静水深流 > 分节阅读 263

分节阅读 26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被围在一干久经沙场的护卫之中,几十回合竟然不落下风。这现象让秦东即称奇又生气:我说这小子怎么有这么个胆子,敢光天化日拦路谋刺敢情是仗着自己一身功夫啊。可是有功夫没眼睛,不辨是非,更加可气

秦东火冒三丈地看着前方战团,手一抬:“全部退后。弓箭上弦这样的人,没必要抓活的。”

管迪在前头一听,直接就愣怔了,眼下情形,让他压根儿就来不及解释自己身份。只能是抓了弓箭,打算先下手为强。

可是他刚从箭囊里捏出三支雕翎箭就听前头悠悠扬扬传来一个清朗声音:“秦东,住手”

然后管迪就发现,刚还是对着他恨不得扒皮削骨的侍卫长一下子就变成了恭敬憨厚,老老实实跑到车驾前,对着一个刚拨开帘子正往外望着他的清俊男人问道:“大人您有何吩咐”

郭嘉没吱声,而是眼看着管迪,眸色晶亮。他刚才在车里正睡的迷糊着呢。连日的赶路奔波加上许都之事的操劳,让他有些吃不消。可朦朦胧胧就听到外头的打斗之声,待掀开车窗帘子一瞧,郭嘉才发现跟他的侍卫战成一团的居然是个眉目俊朗的持枪少年。只是少年脸上好像并没有多少战意,看起来,像是被逼无奈,被迫还手才是。

可是看到少年枪法的时候,郭嘉心里才是一赞:好一手不逊孟起的精妙枪法等到后来,管迪拿了弓箭,一手三支,搭箭上弦时,郭嘉终于忍不住出声叫停了:这个起手式,他太熟悉了当年他娶蔡妩的时候,他小舅子的这一招可是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你叫什么名字”郭嘉探身出去,没管秦东阻拦,直接望着管迪问道。

管迪眨了眨眼,还是实在地回答:“小子管迪,见过二姑丈。”

郭嘉先是一愣,随即眉角直抽:这这小子居然是管迪宝儿的夫君管休的儿子阿媚的侄女婿

还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

一旁已经意识到自己办错事的秦东也是神色变幻,满眼质疑地看着管迪,好一会儿才声音发飘地代郭嘉问道:“你说你是呃表姑爷可有证据”

管迪从袖子里拿出蔡平给他的那封信:“这是岳父大人交予小子,让小子转托的书信。”

秦东上前警惕地接过信,专递给郭嘉后继续怀疑地瞧管迪。倒是郭嘉在看完信后,表情古怪,自我调侃地轻笑了两声,然后对管迪和悦道:“你跟我来吧。去拜见主公。”

管迪一喜,刚要上前,就听秦东不甚赞同地跟郭嘉说:“大人,您不回府休息了您不是说”

“不回了,不回了。”郭嘉无所谓地挥挥手,跳下车,招了管迪就往来时的方向赶去。

留下秦东在后头小声嘀咕:“就算是夫人娘家来的表姑爷也犯不着这么着急。一天一夜不休息的连轴转,谁受得了万一大人病了,回头要被夫人训斥的还不是秦东”

郭嘉全当没听见,直接领着管迪到了曹操那里。他倒是没想着刻意推销,直接把人往曹操跟前一带,道了句:“颍阳管迪,请主公考较。”说完就闭口不言,退到一旁当听众去了。

曹操倒是还真没含糊,对管迪还真就仔仔细细地考问了一番,考问完以后想当惊喜地发现:这小伙子却是个难得的人才,稳重,踏实,聪明,有担当,值得一用。

心情舒爽了的曹操在想通此关节以后又有心跟管迪闲扯了几句,然后就惊讶的发现这小伙子出身还真是一面不错的政治招牌公孙瓒的后人,管休的亲子,哎哟,这下去乌丸过幽州可要省不少力喽,至少管迪的身份亮出去,他们不用担心居庸关那里会出幺蛾子了。

曹操那时候很开心,只是依旧沉住气没有立刻开口授官给管迪:小伙子年轻,还是得磨磨心性,看看他被晾两天会是什么反应。

结果管迪的反应就是没反应。人家那天跟着郭嘉回了府,和妻表弟郭奕聊天聊的分外投机,对来许都被误会的尴尬丝毫没提,对曹操那明显是冷落的举动也丝毫没说,一切泰然处之,安然若素。

曹操很满意,在听到二儿子问出征时要怎么对待管迪后,曹操捋了捋胡子说道:“这小子倒是个不错的苗子。好好栽培,他日必能成大器。这次的话就想让他在昂儿帐下吧。”

曹丕眼睛闪了闪,什么也没说,就平平静静地退回队列了。其实在场的人都不傻,只要一用心,就会发现曹操这两年做的事,其实有很多是在给儿子们铺路,尤其是为大儿子曹昂的。

对待曹昂,曹操绝对是倾注了最多的心血。从为人处世到用人驭下,从军事兵法到朝堂权谋,曹操几乎都给曹昂配备了最好的老师,甚至不少时候都是亲自上阵,言传身教。

所幸曹昂没辜负他这一帮子父辈的希望,他学的很好,成长的也很快。早已就是曹营众人心照不宣的曹操接班人。当然不用外人多参评,曹操他自己心里就清楚:他身上绝对不会有刘景升、袁本初那样在儿子中蹦来蹦去不知道找哪个当继承人好的窝囊事。

而对于其他几个儿子曹操转眸瞧了瞧,心里暗暗地点头:不错,丕儿长于内政,彰儿长于军事。植儿嘛,虽然有时候性情有些天真,但文采出众,亦不是平庸之辈。只要不卷入大是大非里头,他这辈子有哥哥护着,也定然荣宠一生。还有冲儿,那小子一样是个机灵讨喜的,将来肯定会成才成器。他就说嘛,他曹孟德的儿子,就算不各个都跟他似的征战天下,但怎么着也不会成了凡夫俗子。

曹操捋着胡子细细地数着自己孩子的优秀,在错眼看到一旁垂手而立的曹昂时,曹操心里没来由地涌出一股后怕:当年,若是在宛城时候,没有蔡威的出现。现在昂儿是不是已经不在人世了呢那他是不是就要从剩下的儿子里挑选出个继承人呢他该挑哪个他会挑哪个他们呢他们又会怎么想呢

会不会认为:他们同样是父亲的儿子,那个位置只有一个,既然都没有大哥那样正室所养加出身长子的身份。既然同样侧室所出,既然同样各有优势,既然同样各有依仗,那么为什么奋力争一争为什么非要守着平庸堪堪度日我又不必身旁那些兄弟们差到哪里去。

曹操这念头刚刚一冒出来,就被他狠狠地掐死了。他目光复杂地看向几个儿子,刚还是盛满欣慰喜悦的脸上一下子染上了层复杂和庆幸:幸好啊,幸好昂儿在。不然,他可真就得在袁本初和刘景升的旧事上走一遭了。这么说来,他好像该谢谢蔡仲俨了。虽然这人现在给他出了道让人摸不着头脑的难题。

曹操这里正沉思呢,门外的亲兵就急慌慌跑进来禀报军情了:“报。主公,许子远先生飞马传书。”

曹操眉头一皱:子远飞马传书会是什么事他可是还没忘这位老友是怎么被他罚到乌丸做使者的。许攸临走时候,可还嘟嘟囔囔地嘀咕着自己对他的忘恩负义呢。不过那时候他已经懒得他了:反正乌丸那地方不比中原,加上又阎柔看着他,他就是再大本事,也折腾不出什么大风浪。只是现下即将行军北去,却忽然接到许攸急报,真是不由不让他想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