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穿越三国之静水深流 > 分节阅读 67

分节阅读 6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摇头:“齐大非偶。再说那姑娘长在深闺,一副不谙世事模样。而且还身娇多病,如弱柳扶风。这样的瓷娃娃我可不敢娶。”

蔡妩嗤笑一声,断下结论:“借口。你其实就是没看中人家。”

蔡威抿抿嘴:“就算是吧。我将来的夫人,不求能和我弓刀石马步箭,也不求能和我论兵法探时策,但好歹要知事独立有主见,不能像这菟丝花一样。”说完顿了顿,扭头看着蔡妩问道:“二姊,你觉得阿公这样做好吗嫂子就算离家,姓的依旧是长社陈氏。我这个虽是旁支,却也是正统的河东卫氏。世家闺秀就真的这么好吗一个耀眼灼目的姓氏真的那么重要吗”

蔡妩垂眸思考了一会,斟酌着说道:“你现在可能还感受不到。但再下一代就可以了。你看清儿,他将来自报家门说母亲是长社陈氏,就意味着他身体里流一半世族的血。这可是多少人想都想不来的。”

蔡威眯眼冷笑一声:“世族的血很高贵吗也不见得吧那位烧了东西宫的袁术大人可是四世三公的汝南望族,他聪明到哪儿去了而且真要世家,为什么非得联姻,而不能开创颍阳蔡氏”

蔡妩豁然抬头:她倒从来不知道一桩婚事能让蔡威想到这么多,而且心思也这么大。看来这个弟弟的成长比她想的要快的多。

蔡威回望着自家姐姐,手按着脖子:因为刚才说了一长串的话,嗓子又不舒服。只好压低声音:“想到这一点也不奇怪。二姊,明天你出门看看咱家粥棚境况就知道了。”

蔡妩不明所以,却很从善如流的点点头。

蔡威在跟二姊絮絮叨叨一通,心情舒坦后,告别蔡妩回房睡觉。

第二天蔡妩醒来,洗漱完毕,想起昨晚蔡威的话,径自出门去了自家粥棚。到时却见郭嘉也在那里,单手负后,静立门旁。想着粥棚目色深沉,一言不发。

蔡妩瞧瞧粥棚,也跟着神色黯然。垂首走到郭嘉身边,缓缓开口:“我出嫁那年,这里的队伍还能排到那边墙根;如今却已经不用排队,只余零散了。”

这就是当年施粥时她忧心过的事:有人施粥,无人领食。乱世流离中,蔡家的举措杯水车薪:即便施粥依旧,可讨粥的人却还止不住的凋零消散,衰亡病殁。几个月后,有位枭雄以一首流传千古的蒿里行来地描述这番境况: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蔡妩知道会有离乱是一回事,真正身临其境却仍心头犯堵:昨夜蔡威的满腔不平恐怕亦是对此的愤恨悲怨。

她身边郭嘉语带叹息:“时局不易,民生多艰。”

感慨完后才像发现蔡妩一般,扭头道:“昨晚歇的可好”

蔡妩微低着头,声音发闷:“房里的东西还都是我走前的模样,没一丝变动。”

郭嘉了然。静了会儿才提醒:“回去吧。等会儿开饭找不着人,岳母大人该着急了。”

蔡妩抬头看着郭嘉,咬了咬唇,终于还是开口:“饭后咱们就回阳翟好不好”

郭嘉一愣,眼睛闪了闪,一句“你不用顾虑我”原已到嘴边,可在看到蔡妩表情后又被他咽了回去。轻轻的点了点头,语气柔和说了个:“好。”

两人回去后,吃饭时,蔡妩把回阳翟的消息说了。蔡斌听完,在女儿女婿之间扫了一眼,点头同意。王氏则面露不舍:她姑娘和她近三年没见,在家呆了一晚就要走,这当娘的心里怎么可能好受只是她到底还是明白人,知道出嫁的女儿到底算是郭家的人,不能再像当年膝下撒娇的小丫头一样只顾虑自己,很多事情考虑时,她得连带着想到自己夫君。女婿进了岳家府门,终究是客的身份。再说这番和乐团圆,看在刚除服的女婿眼里恐怕也会勾起一番别样滋味。

蔡妩他们离开颍阳时,蔡家人出门相送。蔡妩眼泪汪汪上了马车,边挥手跟家人告别,边拿帕子堵住嘴不让自己哭出来。车子启动前,小侄子蔡清终于不再怕生,主动叫了蔡妩一声姑母,到底招出了蔡妩的眼泪。蔡妩掩饰地放下帘子,掩着帕子低声呜咽。

车外郭嘉小意地劝慰几句后,毅然掷下马鞭,弃马上车。把蔡妩拢在怀里,轻缓地抚着蔡妩的发,任自己前襟尽湿。

回到阳翟,蔡妩低落了两天,开始日子照过。

郭嘉则在到阳翟的第三天一早,带着抱着一摞东西的柏舟去了书院。

蔡妩送走郭嘉,眨眨眼,转了个身,领着杜若去了前厅。

这会儿不是月末,不是年关,账房那里不忙,家事上也有郭海。她只要露个面,点个卯在有人请示时吩咐几句就没什么其他可忙的了。

闲下来的蔡妩开始满是纠结,拿着丝绦给郭嘉的玉佩打条新络子。

打络子这种事,蔡妩一向不太擅长,却也没说让杜若帮忙,而是自己独立完成。也幸亏郭嘉是个不喜欢往身上挂零碎的。成婚之前,不止环佩、香囊不带,他连荷包都不挂。蔡妩先时还很纳闷,他这样要是出去喝酒买东西,谁给他付账总不会是打白条吧后来蔡妩才明白,郭嘉出门,十回里有八回得是柏舟跟着,随在他身后掏钱。剩下的两回,倒霉的不是荀彧就是戏志才。

而且郭嘉穿衣服还很随便。孝期的时候还好,郭嘉一身素服,端的是整洁板正,一丝不苟。但是出来孝期,这人穿衣就开始无拘无束了。他不止不带束袖,人家连外袍腰带都懒得系,汉服本就是宽袍广袖,加上郭嘉人又清瘦,这么打扮自带出一股疏狂不羁。只是这会儿还不是魏晋那个超脱、张扬的时代,这超前的穿法在家里晃荡晃荡无所谓,但问题是他有时候出门也这样。好几次,都是郭嘉前脚走,后脚蔡妩就得派人专门跑出去追着送腰带。开始蔡妩都快窘死了,可是看家里下人那副见惯不怪的模样,估计这事以前没少发生过,她婆母肯定也跟她现在一样过。

难怪她当年听说郭嘉名声不好,就这么不修边幅,他名声能好了才怪。这会儿你衣带上开一个扣都有夫子能跳出来说你不尊礼教,何况郭嘉这种“非主流”,绝对是挑战人家眼球的。蔡妩开始还会说说,后来见郭嘉自己乐意也就不再管了。以至于郭嘉这毛病到许都时也没改正,并且还变本加厉了:这爷基本不着官服,经常一身便装跑去司空府议事。结果被管风纪的陈群参了一回又一回,参到后来人自己都烦了,他这边还我行我素,照旧如初呢。

中午的时候,蔡妩的一个络子还是没打出形状来,一旁杜若终于看不下去,自己拿出针线簸箩,边补衣服,边陪着蔡妩耗时间。

蔡妩两眼发花的抬头,晃晃脑袋,才清醒一下。看着窗边的杜若,不由想起一个问题:因为府中守孝,耽误了杜若。杜若过年就二十岁,至今还没订亲。就算她说过一辈子不嫁,但她也不可能真就那么让她一辈子孤着。杜若于她,可不止普通丫环那么简单,十几年相处,她早当她是姐妹朋友般的存在。只是杜若聪明本分,严守着主仆界限,不曾逾越过一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