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穿越三国之静水深流 > 分节阅读 9

分节阅读 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自己老远,费力得瞅了一会儿:“嗯,静女其姝、妩媚芊弱,意思不错。就这两个吧。”

蔡斌舒了口气,又赶紧折回家里吩咐王氏准备两个女儿明天上名要穿的祭祀礼服。王氏听了傻眼儿:“大丫头倒还好,她的祭祀礼服一直有做大一号的,可是小丫头又没参加过祭祀。她的礼服现在还在玉儿和李女那里裁制呢总不能让她穿大女小时候的吧”

蔡斌断然地摇头:“不成。那颜色不对再说要是让族长知道我们糊弄事,他非抽我不可。这样,你今天带家里针线过得去的人连夜赶制,一定要在明天开祠堂以前让阿媚穿上。”

王氏想了想:“只能这样了。”然后就转身急匆匆地叫人去往绣房赶。

阿媚和她大姐还不知道自个儿爹妈那里已经忙得鸡飞狗跳,她俩正在自个儿的小书房各得其乐。阿婧拿着绣撑子在绣牡丹手帕,边绣边听自己妹妹在旁边拿着从哥哥那里搜刮的杜康拾遗唠叨:“阿姊,你说这上面说昆仑觞用雪水酿酒,取三月梨花为辅,窖藏,逾半年而饮,酒香绵醇清冽。这这可信吗雪水酿的能喝吗”

阿婧头也不抬,随口答着:“你到时候试试不就完了”

王静

瘪瘪嘴,低着头接着看,不一会儿又问:“梨花白也要用梨花作辅你说写杜康拾遗这人是不是跟梨花有仇啊怎么老往酒里兑梨花那能好喝吗”

阿婧继续绣着花说:“你到时候试试不就完了”

王静无语了,她是明白了,这丫头不管怎么问都一句话:“你试试不就完了”她倒是想试来着,可也得有条件啊

就在两姑娘一个吐槽,一个被吐槽的时候,蔡斌来了,一手一个提起女儿:“你们两个,赶紧回去睡觉。明天早起,开祠堂给你们上名字。”

王静和姐姐对视一眼,连挣扎都省了,直接被老爹送去休息了。

第二天王静天不亮就被叫起来,洗洗刷刷后被泡到大木盆里沐浴。然后李妈捧着那件连夜赶制的大红祭祀礼服来给她穿。王静摆着姿势看李妈一层一层往她身上套,不由心中无力。也不知道王氏是怎么了,好像特别喜欢把女儿往喜庆了打扮。打开王静衣柜:火红,亮红,大红,丹红,石榴红,各种红色应有尽有。除了守孝时穿过白,蓝,青,其他时候王静都觉得自己像移动红包。其实也不怪王氏,实在是因为王静生得太随母亲姨母那头,小小年纪肤白皮细,头发乌黑,柳眉杏眼虽没长开却想也是个小美人胚。穿着红的到处走显得喜庆粉嫩又惹人怜。

等李妈给她穿好,领着她上了马车,随着蔡斌等人一起赶往祠堂。

上名的具体过程王静实在是不想再回忆了。她就记得从见了那个拿着族规站在祠堂门口,长得一副随时会羽化登仙模样的老族长以后就是在不停的磕头。和她姐姐一起,给牌位磕完给族长磕,给族长磕完再给族里长老磕,给长老磕完接着给爹妈磕。幸亏蔡家不是什么名门望族,不然这么一系列下来她非得磕傻了不可。

等族长展开布帛用苍老的声音念:“长女蔡姝,生于建宁二年,母妾张氏。次女蔡妩,生于熹平二年,母正妻王氏。”旁边执刀笔的长老随着族长念的声音,把两个姐妹名字刻在族谱蔡斌的名后。王静听着自己新大名,不由心里吐血:“蔡妩这不还是透着狐狸精味吗”不过想想姐姐名字的谐音,她释然了:蔡妩总比菜蔬好听不是这么总结:她爹取名果然就是个没文化的

上名祭祀进行了快一天,等蔡斌带着两个累的快趴下的女儿回来的时候已经是半下午了别问中午饭怎么解决那种问题啊,古人一天只吃两顿的。姐妹俩饭都懒得吃,换了衣服洗了澡,倒头就睡王静还迷迷糊糊地想:“这礼仪真太坑爹了那些后世嚷嚷着要恢复古礼的都该来一遭试试,回去肯定安静了”

礼仪过完半个月后,蔡家来了几位访客,据说是王静啊不

对现在该叫蔡妩了。据说是蔡妩已故祖母娘家人。蔡妩挺纳闷,这不年不节的,怎么奶奶娘家人来了等她知道同来得还有个拉纤性质的媒婆,不由目瞪口呆:“这这才多大就许亲了,这不是来来问名的吧而且姐姐和祖母的堂侄孙算不算上近亲”然后她就掰着手指头数,数完松口气,还好还好,虽然没出五代但好歹出了三代了,生傻子的几率不是太高。

再看已经被许了人家的小姐姐,小姐姐正满脸红晕,恍恍惚惚地坐在那里。蔡妩不由打了个哆嗦:古人可真早熟啊,她当年十岁的时候还抱着西游记崇拜孙悟空呢。蔡妩拿手指戳戳小姐姐:“你就一点不害怕”

蔡姝抬头:“怕什么,我七岁的时候娘亲就跟说,我很小时候先祖母和阿公就做主把我许给江家了,说是栓了亲的姑娘老天爷垂怜,不容易被收走。”

蔡妩鄙夷地看她一眼,切,又是封建迷信这一套

然后她就错过了姐姐话里“很小时候”的那部分信息,完全没有往自己身上联想。以至于在蔡斌亲口告诉她事情之前,她都以为自己是自由身,从而有了后面一系列有的没的的故事。

、城西去探二姨母

等江家人走了之后,阿婧小姑娘忽然开始忙活了,除了要在林大家那里上课,平时还得跟在王氏和张氏后头学着管家。江家和蔡家不同,人口多,人情往来也多,王氏和张氏唯恐自家姑娘将来嫁过去年纪轻,不懂这些,所以提前提点着一点一点开始教授。

蔡妩倒是没什么别的事儿干,她连自己已经许人都不知道,看样子她爹妈也没有要现在就告诉她的意思。本来嘛,孩子还小不点呢,你跟她说了她也不一定懂,还是缓几年等孩子大些,懂事了再跟她讲。再一个就是蔡斌这做爹的“阿公心态”作祟了。他现在因为大女儿和江家许亲问题走上正规流程很受刺激。正和每个当爹的一样怀着一种很微妙的心思:嗯,当初粉嫩粉嫩的小团子眼见着养成如花似玉的姑娘了,自己还没来得及高兴,“呼”的一下,姑娘要成别人家的了,怎么想怎么觉得像别人抢了他家东西。

所谓嫁女心态,就是当爹的心里各种矛盾别扭,偏偏又不能说出口,还得乐乐呵呵地把女儿送走。这搁谁谁都憋闷得慌。所以蔡家阿公有些自欺欺人地想:小女儿那里缓几年,再缓几年,能留一会儿是一会儿。

这事过去一个月左右,蔡家主母王氏忽然接到消息:她亲二姐病了,很重。她要去探病。好在二姐嫁得离蔡家不远,也在颍阳,不过一个城南,一个城西。

于是第二天一早王氏就把蔡妩叫起来,留下张氏和大女儿管家,带着小女儿去探姨母了。说起来这还是蔡妩会说话会走路以后头一回出府,从出门就一心好奇地扒着马车窗帘往外瞧,王氏说她也不听。最后王氏忠于无奈妥协,只好就由她去了。

二姨母夫家姓杨,住在颍阳城西,母女俩赶了有快两个时辰的路才到人家门口。蔡妩跳下马车,活动着被颠得快散架的胳膊腿儿,心里别提有多怀念现代化交通工具了。她恨恨地想:等将来有机会一定要给这破车装上点减震设施,谁知到我将来还得坐几次,每回都这样,真想死一死。

然后她就打量着二姨母家的门户:普通木门,院墙也不是太高,门上装饰也很是中规中矩。王氏让车夫把探病用的礼物搬下来,自己去叫门。门开后是个小仆役探头张望,见是自家主母的妹妹来拜访,很是迅速的往里通报去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