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易道宗师 > 分节阅读 198

分节阅读 19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的符篆法器竟然如此厉害

因为吴道子所用的虚幻之法,并非是什么旁门左道的妖邪巫术,从它的传说来历上讲。至少应该是属于仙家正统之法,法器符篆一类的东西是不会阻止于它才对在哈根新城中,那么多神汉半仙均是束手无策,而且业主们请了许多风水法器、奇门符篆均是无效的

为什么韦向前所佩戴的那个符篆法器就能够与众不同、大显异能呢如果那韦向前真的戴有如此罕见厉害的符篆法器。自己应当怎样去解决

周扬一边品着茶一边思考着这个问题。

正当周扬思忖一番,准备亲自前去见见那个韦向前时,周扬的手机响了起来。

周扬一看来电显示的竟是玄学泰斗卢鹤亭,立即放下茶杯、坐直了身体想当年周扬初出道时,人家卢大师不顾身份地位的悬殊。全力帮助周扬,后来又结为忘年之交,周扬对他自然是尊崇有加。

电话接通,周扬一番问好之后。卢鹤亭就开门见山地告诉周扬说,这次越南有几位同行学者前来交流。其中一位竟然深谙在中国早已失传的太素脉法,所以想请周扬过去一叙

对于卢鹤亭卢大师的这个邀请。周扬自是无法拒绝。

更何况周扬对那在玄医杏林传得神乎其神的太素脉法早已有所耳闻,并且极为神往呢

所以周扬立即是毫不犹豫地爽快答应下来,表示明天就会动身前往。

虽然周扬对于易经的原理精髓了悟较深,但那易经奇书毕竟是群经之首、大道之原,从易经中延伸出来的应用之道那是千支百流、种类极多,门派分支更是数不胜数。

只通其理,并不代表能够知晓各种应用之道,几千年来从易经繁衍而出的奇门异术可以说是浩如烟海,而且再加上门户之见、并不外传,所以周扬自然是并不能全部了解掌握。

至于那本太素脉法的奇书,虽然托名于张太素,在四库总目提要曾经提到此书,说是在唐朝末年有打柴的樵夫在崆峒山石函中得此奇书,一共上下二卷,乃是仙人所遗。而且在民国期间也有人托名说是手抄本,但太素脉法自古以来就是只闻其名、未见其书。

或者说是,那本太素脉法一书的真本早已佚失于历史的滚滚烟尘之中、令人扼腕长叹。

周扬曾经听说过,中医之道的把脉之术,不但可以探人气血强弱、脏器状况,借以了解病情;而且能够探人精魂隐魄、吉凶祸福,从而知其往昔未来。

当然,一般的中医把脉高手也只能做到前者而已,至于后者,自然是极少有人达到

周扬挂上电话,赶快到柳雪滢办公室,将此卢鹤亭的情况简简地说了一下。

柳雪滢知道周扬与那个玄学泰斗的关系,自然是表示理解,让周扬放心前去,说是现在虽然有深南晚报对公司进行负面报导,但老百姓对我们易道公司还是相当地信任理解,毕竟实际效果在那摆着的嘛

周扬也就再三向柳雪滢表示感谢,然后立即是将工作交待了一番,就回家收拾行装、准备明天出发。

在临行前,周扬找到爷爷镜若山人,提起了那本太素脉法,问问爷爷对其有多少了解。

镜若山人告诉周扬说,中国的术门中人自古以来就相当地保守,好一点儿的是只传弟子门人,再保守一点儿则是只传骨肉嫡系,而且传男不传女。

所以很多奇门秘术只闻民间口耳相传或者是野史只言片语的记载,根本没有办法窥知全面。而且又有很多好事者喜欢托名作伪,更是让后人对那些奇书秘术真假难辨。

但是,通过把脉深层次地了解于人,确实可以知其吉凶祸福、过去未来。如果运用得法,甚至比相术还要神奇准确无论是相面、相手、摸骨、望气等等。

只可惜异书难得一见,又多散失不全,实乃传统国学的一大损失。

好在中国古代与邻近各邦来往甚密,很多在中国本土佚失失传的古籍,在周边邻国中倒是有部份还能流传至今

所以镜若山人非常支持周扬前往,看看那种不但民间有名而且正史亦有记载的太素脉法是不是在越南还有流传。如果有可能的话,最好弄个手抄本回来,也算是让中华的古老秘术认祖归宗。

周扬点头答应,抱着欣喜和希冀登上了北去的飞机。

卢鹤亭派助理将周扬接到他家,一番寒暄客套以后,二人就聊起了越南学者的话题。

ot卢老,这次越南来了多少人,都是干哪行的啊ot周扬问道。

ot呵呵,他们这次来的人倒并不多,一共才八个人,但无论资历名望还是实际功底,都是相当厉害,ot卢鹤亭笑容可掬地说,ot他们那些人对易经的了解应用,确实并不比国人差多少,至少比那些学院派们,还是要强上一些的。ot

ot听卢老说,他们当中竟然有人了解太素脉法ot周扬对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开门见山。

ot不是了解,而是精通ot卢鹤亭一本正经地说,ot老夫我亲自试探了一下那个阮少水,发现他对把脉推测果然是非常地厉害,确实并不虚传。ot

ot卢老您是名人,他不用把脉也会知道您过去的情况;至于将来的情况又无法进行验证,卢老您是如何试探的啊ot周扬谨慎地问道,因为他并不十分相信一个越南人会有此等惊人之技。

ot呵呵,我当然不能让他以我为对象来试了,ot卢鹤亭说,ot别说我自己,就连时常在我身边的弟子、助理他们都没用,而是找来一些从未出过国的朋友们来试探验证的,确实是十分精准。ot

ot哈哈,这真是太好了我知道两千多年前中国的易经与中医都传到越南了,没有想到他们还真是把太素脉法给传了下来,ot周扬高兴地说,ot卢老,您给那个姓阮的说说,让他给我们弄个太素脉法的手抄本,这也算是将我们的传统国学认祖归宗了呗ot

ot诶,要是那个阮少水这么好说话,我就不会麻烦小周你跑这么远来了,ot卢鹤亭说,ot小周你别忘了,中医传到韩国,他们改称韩医;中医传到越南,他们改称东医。就连易经他们越南人都声称是发源于越南呢ot

ot卢老的意思是,他们根本不承认易经与中医那一套,特别是太素脉法原本是中国的ot周扬问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