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仙锋道骨 > 分节阅读 21

分节阅读 2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今日正是因果了却,宿怨俱销,而今就连萧老施主也皈依佛门,恩怨情仇,过往种种,也是既往不咎了。”

“契丹历来狼子野心,对中原虎视眈眈,萧峰如今身为辽国南院大王,若是有朝一日耶律洪基命他领兵攻宋,以他的盖世武功,谁能抵挡”

“我意已决,师弟无需多言。”

玄灭知劝不过他,跺脚长叹道:“就怕纵虎归山,遗祸无穷啊。”

玄生背转身来看向后山,想到方才拜见扫地僧听闻之事,纵是数十年禅定的功夫,也觉得骇人听闻,惊心动魄,目光隐隐闪动间,心中却是长长的叹了口气。

“我三十多岁出家,在少林寺待了二十余年,原以为早就对寺院知根知底,谁知展现在面前的不过冰山一角,若非今日萧氏父子与慕容父子激斗进藏经阁,怕是再过一百年都不知这世间竟还有如此人物。”

“武林之中历来争强斗胜,互相轻视,凡是武功高强之辈,都认为自己才是天下第一。却不知早有人登临绝壁,超凡入圣唉”

“大师佛法高深,深谐佛理,恳请大师为弟子们开示经义,阐明佛法”玄生拜倒道。

扫地僧微微一笑,道:“大师请起,老衲在少林寺供诸位大师差遣,玄生大师行此大礼,如何敢当”

玄生只当他已经答应了自己的请求,喜道:“多谢大师。”

扫地僧摇了摇头,叹道:“老衲学佛数十载,方才懂得微末经义,怎有资格为诸位大师宣讲禅理,玄生大师此议休提。”

老僧见玄生隐有失望之色,不禁笑道:“大师勿需失望,老衲虽无资格,但却知道这少林寺后山中有一前辈高人,不但武功超凡入圣,震古烁今。更有精湛佛法,不逊任何先辈高僧,足可担当众僧之师。”

玄生惊道:“后山中竟有一位前辈高人,为何从未听人提起过”

“大师毋须惊疑,这位前辈神秘莫测,神龙见首不见尾,武功之强更是旷古绝今,从来只有他见人,诸位高僧不知也是常理,老衲当年曾被仇家暗算,身受重伤,绝境之中幸遇这位前辈施手搭救,后来更得到指点,得以随侍在法慧禅师身边修行。”

“原来大师竟是师祖门下,弟子参见太师叔。”

玄生神色肃然,恭恭敬敬再度拜道,少林寺千年古刹,辈分迥然有度,玄字辈之上依次是灵,道,法。这老僧竟是道字悲高僧,辈分高得吓人。

扫地僧笑道:“老衲虽有幸聆听法慧禅师教诲,却不曾拜入禅师门下,不敢当高僧大礼。”

玄生神色一动,忽道:“照大师所言,后山那位前辈难道是法慧禅师故交。”

“这点老衲以前也曾想过,不过禅师在世时,对于那位前辈也是恭敬有加,甚或执弟子之礼,想来这位前辈的辈分之高犹在禅师之上。”

玄生颤声道:“法慧禅师武学精湛,出神入化,足足活到一百一十开外,如今过世已逾四十载,这那位前辈究竟,竟有多大岁数了”

那老僧屈指计算,过了好一会儿,摇了摇头,脸上现出歉然之色,道:“多大岁数我也不知道啊,当初来到少林时,那是什么时候的事了对了,好像是五十二年前,还是五十三年,我记得那时真宗刚刚过世,仁宗继位。那位前辈看起来三、四十岁模样,而法慧禅师已经过了百岁了,我原还当那位前辈只是辈分高,不过后来我慢慢知道了,那位前辈不但辈分高,年纪也很高了。”

那老僧慢慢转过头来,向玄生瞧去。玄生见他目光迟钝,直如视而不见其物,却又似自己心中所隐藏的秘密,每一件都被他清清楚楚的看透了,不由得心中发毛,周身大不自在。只听那老僧叹了口气,说道:“后来,又是四、五十年过去了,我慢慢老了,唉任是如何的英雄盖世,倾国艳色,拥有何等厉害武功,到头来也不过是红粉骷髅,一抔黄土。这世间最为厉害的武功也敌不过时间的。”

“可是岁月却仿佛没有半点影响到那位前辈,他与当年救我时依然是一模一样。”

老僧说到这里,提起扫帚清扫起经阁来,叹道:“经此一事,藏经阁又该能清净一段很久的日子了,老衲言尽于此,玄生大师请回吧。至于后山之事,请大师自行斟酌,那位前辈特立独行,性子古怪,若是能得赐见,自然是天大的缘法,若是那位前辈不肯现身,也是机缘不够,强求不得。善哉,善哉。”

后山绝壁,陡峭的山间深谷边沿。

一位说不出飘逸儒雅,从容自若的中年男子负手而立,他的两鬓微微有些发白,嘴角却带着若隐若现的笑意,凛冽的山风下,吹得锦袍猎猎作响,也拂散了他嘴角的笑意。

“慕清流,两百三十年了”

旁边山崖陡壁上,一卷残破不堪,无论表面还是内里都已经十分破旧的经卷在劲风下哗啦啦作响

正文 二、藏经阁的遗书

二、藏经阁的遗书

少林,藏经阁。

“师祖,这里有件袈裟。”

一个年轻的服事僧人,举着一方破损,古旧的袈裟,摊了开来,上面竟是一行行晕染开的朱红小字,也不知有着多少年的历史了,字迹略微显得模糊:

我回来了但我的师傅,师兄弟都已经不在了,他们死去很久了。

现在,我也要死了

这一生,我活得太久,太累。我本以为已经倦怠,能够从容。但到得此时,面对死亡,留下的竟只是茫然,惶恐。

临到将死这一刻,记忆里最清晰的竟是小时候与爹娘,兄长,小妹一起的情景。

长安城中绵绵不绝的风雪,跃马桥下奔流不息的江流。

永远记得爹爹执着戒尺,呵斥我和大哥读书,记得娘亲在窗户边缝补旧衣,笑着叱责我们贪玩,记得小妹在身后跑着,闹着,不停唤着二哥。

我们的日子虽然清贫,但,我们很快乐。

为什么,为什么这个变化来得如此之快。就好像是一夜之间,大哥被征召参军,很快传来战死的消息,娘亲受不了打击,从此一病不起,爹爹变得沉默不语,再也不呵斥我了。

我很茫然,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后来,我知道,原来是有一个叫黄巢的人起兵造反了。

长安城眼看守不住了,皇帝带着他的文武百官仓惶逃窜前,大举焚城。最终留下的是一个破败的皇城和同样惶恐的流民。

乱军终于还是进城了,他们开始烧杀抢掠,爹娘死在了逃亡的流民践踏下。小妹,小妹在那里离乱中,我听到小妹大声唤着二哥救我的声音,小妹被几个乱军按到了地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