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君策 > 分节阅读 50

分节阅读 50(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贺翎点点头,又拿起另外一道谏书:“梁大人,你这水利之法可真是另辟蹊径,能否再向其他几位详细说说,我也好听听大家的意见。”

梁禹点头:“可否借纸笔一用”

“可以。”贺翎朝身旁的侍从示意了一下,侍从连忙将笔墨纸砚挪到梁禹身侧的案几上,很快替他准备好。

梁禹提起笔来十分迅速地画了一张草图,搁下笔将这张图纸送到贺翎与萧珞的面前,一圈人连忙围上去。

“西北这一带靠近长河的发源之地,这是我们目前最为主要的水利来源,但覆盖之地不大,急需四处铺开,但现在不适合兴师动众地修运河,那样会消耗极大的人力财力,可以留待以后再做。”

其他人听了觉得颇有道理,不由将目光定在图上,面露好奇。

“北方多雪,每年都会有大量积雪融化,最后渗透入地下深处,十分可惜。我们不妨分地开凿地洞,不仅收集雨水,还可以将融化在地下的雪水引流进入蓄水池,再往各个方向修水渠,用水之际就将闸门打开,水流通过沟渠流向耕地,这与修建大运河想比,十分省时省力,而且极为适合我们西北这块地方。”

梁禹一边说,一边将他所构想的蓄水池比划给旁人听,旁人纷纷赞叹,竟没有一人反对,都觉得这个法子十分好用。

众人又商议了一番,最后意见达成一致,贺翎极为满意地笑了笑:“水利一事,就交给你来办,需要多少人,你估算一下报上来。”

梁禹道:“是。”

萧珞想了想,补充道:“王大人,先前说的挑选荒地再加上一条,与水利互补,挑靠的近的地方。”

王良功应声:“是。”

59、互相制衡

入了秋,进入大忙的季节,贺家封地内四处都能见到被压弯腰的谷穗和忙碌的佃农,封地之外西北这一片以及与中原接壤的部分地域,目前也统统归了贺家的囊中,用不了多久,军营的粮仓便会再次充盈。

上次议事之后,王良功便偷偷与京中联络,据说现下已经将那位崔大人说动了,估计用不了多久,这里就会多一位精通耕种的务实之才。而梁禹正当年轻,赶上了施展拳脚、建功立业的机会更是全力以赴,没多久就将开采地洞、兴修水渠的详细部署以及需要的人手统统列清楚呈了上来。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贺连胜听着贺翎一条一条向他禀报,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梁城失利带来的阴影早已全部散去,如今他眼中隐现的是胸有成足的笃定目光,接过贺翎手中的文书仔细看过一遍之后,瞥向他呵呵笑起来:“自从将珞儿娶进家门,你那凶性子倒是收敛了不少,如今也能沉得下心将这么多繁杂的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珞儿真是功不可没啊。”

“那是自然。”贺翎颇为自豪地笑了笑,又将一封密函递到他手中,“这是赵暮云那里探来的消息,他们的大军如今驻守彭城,打算继续西进,而且他已经得知五里坡被缴一事,气得跳脚,不过他正忙着对付萧凉,无暇顾及我们这里。”

贺连胜听了哈哈大笑,将密函看过一遍,想了想又蹙起眉头,神色凝重道:“赵暮云一贯喜欢耍阴招,我们如今粮草正紧,他必定也是知道的,可不能在此事上让他钻了空子。即刻传令下去,所有城门来往之人务必严加盘查,切不可让赵暮云的探子浑水摸鱼”

“是。”

“各农家万一有谁上报说少了粮草,须尽快禀报过来另外,军中粮草仓库也要严加看守”

贺翎点点头:“爹放心,我这就去安排。”

又商议了片刻,贺翎出了书房,迎面见大哥正急匆匆从大门口赶来,不由有些诧异。对于这次的瘟疫,不管是梁城官府太缺人性杀人如麻,还是他们这里防范举措做得及时有效,这次的瘟疫并没有造成太大危害,现在突然见大哥行色匆匆,他心里咯噔一声,以为是瘟疫扩散,直到人走近了才发现他脸上神色平静,不像是出了大事的。

贺羿见到他在这里,温和地笑了笑:“二弟,你在这里正好,随我进去一趟,有件事需要商议。”

“好。”贺翎连忙转身跟着进去。

贺连胜正打算出门,见到他们进来又重新坐下,问道:“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爹,仲父带着堂弟过来了,现在正在前厅喝茶呢。他说堂弟如今也到了替贺家分忧解难的年纪,他想见见您,希望您给堂弟在王府里安排个差事,好让他们也尽一份力。”

贺连胜听了脸色微沉,半晌没有开口。

贺翎愣了一下,很快收起诧异之色,勾了勾唇角,问道:“只有仲父家来人了么叔父、季父呢”

贺羿听出他言语中的讽刺意味,无奈一笑,叹口气道:“暂时未曾过来,不过我料想也就在这两日了,应会陆续上门。”

贺翎朝老爹瞥了一眼,知道他是心情不好了,自己虽然挺想说两句,但这毕竟涉及到长辈,他不便开口,只好沉默地拿食指轻叩案桌,与大哥互使眼色表达心底的无奈。

他们贺家祖上身为开国功臣,可谓皇恩浩荡,封王封地后一直驻守西北,此后开枝散叶、人丁兴旺,成了一个大家族。在贺连胜之前,一旦世子承袭王位,其他兄弟按锦朝例律都是没有封地的,但可以在藩地内或在朝廷谋差事,得到相应的俸禄,这俸禄自然也不低。当然随着一代又一代的更迭,旁支越来越多,有些逐渐疏远甚至没落也是必然。

到了贺连胜这一代,贺连胜身为长子又极为能干,自然而然地世袭了王位,他还有三个弟弟,两个是一母同胞嫡出的亲弟弟,另外一个是父亲妾室那里庶出的弟弟。也不知哪里邪了门,这一代除了贺连胜是个要强的,这几个弟弟竟一个比一个不中用,或者说一个比一个好逸恶劳,文臣不做,武将不当,也不知是真做不来还是故意如此。

贺连胜无法,又不能让他们饿死,只好私底下将封地给他们分了一些,足够他们养一家子人。自此以后,这几家都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之徒,每年靠着佃农的上供过日子,什么都不必做就能舒服滋润,真真是享福的命。

这些事,贺家几个儿子都是知道的,甚至自懂事起就将他们视为反面例子以鞭策自己,虽然有对长辈的敬重,可也免不了有些鄙夷和不满。就拿仲父家来说,那堂弟早就过了束发的年纪,如今只比贺翎小一岁,却才说“到了替贺家分忧解难”的年纪,而贺翎十四岁就已经上阵杀敌,十四岁时他们尚在金窝银窝里坐享其成。

当然,他们同样是贺家的子孙,不能世袭,享受些好处也是无可厚非,贺连胜本就是个粗人,并不爱斤斤计较,不然当初也不会妥协将地分给他们。

可几年前瞧出朝廷苗头不对,担心贺家被削藩时,他希望壮大贺家的实力,曾多次请这些兄弟或侄子来王府或军中帮忙,都被他们找各种借口推脱了,而如今天下大乱,贺家又势头正盛,俨然已经有了争霸天下的气势,他们终于坐不住,这才想起要过来谋差事,怎能不让人气恼

贺连胜听说人已经来了,心里顿时有一股气在翻腾,谈不上怒火,可就是浑身不畅快,这些兄弟从未替贺家出过一份力,现在倒想到来分一杯羹了。身为大家族之首,一荣俱荣的道理他懂,可如今天下还没安定,他急缺的是真正有用之才,而那些侄子虽然也读过不少书,懂得不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