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万王之王楚庄王 > 分节阅读 475

分节阅读 47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如今年纪已过五十,万一有损,国人都会觉寡人不恤老臣,有伤吏民之心。”他见斗越椒似还欲再言,摇手道:“你不用再说了,此事不可。体恤有功老臣,亦是激励年轻人奋发之本。寡人今已知先前荒淫之过,竭力弥补,岂能再做卸磨杀驴之君令尹莫陷寡人于不义。”

斗越椒道:“是。大王心胸”昭元皱眉道:“没用的话别多说。敌人甚强,现在当以担忧我军将士,思如何少伤人命以取大功为重。”武建德忽然跪地道:“臣有一本,请大王先恕臣死罪,臣方敢讲。”昭元道:“君臣相谏,百无禁忌。寡人若不能容谏,亡国立刻便是眼前之事,还有什么可忌的你起来说。”

武建德道:“谢大王。臣思敌军屯住此地多日,经营已实,几乎也已成了一座小关。若是我军在其军阵严整有备时进击,定然损失极大,还未必能胜。若想少损失便击破敌军,必得使敌阵形散乱,其兵各自为战。但以此来看,若只用硬冲的办法来乱其阵,恐难奏效,是以只有以诱的办法。”昭元目光闪动,忽然笑道:“于是寡人就是诱饵了”

武建德躬身道:“臣罪该万死。臣之意是”昭元道:“不罪不罪。只是先要小心,一是莫要让他们知道寡人有武功不易擒拿,二是要多找些军中老弱之卒。”武建德道:“大王误会臣之意了。其实臣思但建大王麾号即可,可另外找人来扮大王,以免亲身涉险”

昭元微微一笑,心中一动,却是另有打算。当下他摆手道:“我非无武功之人,只要敌人不是万箭齐发,又或是心有旁鹜,当可无事。如今将士拼命,我却由人代为涉险,窃居其功,于心何安”武建德吃了一惊,道:“不可,大王,不可臣等直接指挥大战,尚不能亲身执刃邀斗,何况大王之尊这事断断不可。这计还是当臣没提过吧。”

昭元忽然一爪挥出,却是同时袭向公子婴齐、伍参和武建德三人。三人虽专长于军旅指挥,并非武道高手,但毕竟都懂些武功,自然而然而地便生出反应。但他们眼前才一晃,昭元便已收掌当胸而立。三人再看时,都见自己胸前铁甲已被取了一片甲片,各自大骇。昭元笑道:“寡人说去得,就是去得。”

武建徳见他执意要亲自去,后悔不迭。但昭元却知,此次之战虽是一大危险,但也是一个极好的机会。自己若能亲上战场,那么必然能使军兵大大感奋,一来可鼓舞士兵奋勇,二来军心也自然归属。自己只要有备,不往敌人弓弩太过整齐和集中之地去,便可无事,并不能说太危险。况且纵然有危险,自己难道就是面团一个,一点也受不起吗至于是不是还有别的什么原因,使得自己对生命丝毫也不留恋,他却不愿去想,也更加不愿意知道。

昭元主意已定,反而觉得轻松了起来。在这基础上再说其他之计,自然也都是越来越顺。等到天亮,基本思路已定了下来:先行一战,但并不力拼,只探虚实。如有需要,可以诈败,同时抛弃锱重粮草,引诱他们起贪心、从而追掠自己。

要知这锱重也就罢了,倒是今岁西北有旱,粮草难得,要抛弃之确实心疼。但也正因为如此,敌人才会更加相信些。昭元本来还想飞鸽传书,叫樊舜华先不要宣扬自己一鸣惊人的事,但想了想,却又觉这样也好:敌人军阵严明,头脑定极冷静。他们如见自己一方极力宣扬,自然疑心自己其实还是酒色之辈,不过为博名声而已。那样的话,反而更好。

当夜大军陆续进关休整,对外则在城头上建起楚王旌旗,以涨声势。次日一早,昭元便率领一军出城,远远望见敌军早已有备,而且亦出了一军,与己方人数差之不多。显然,他们也是想试探一下虚实。

双方靠近,军中皆响起阵鼓,立刻冲杀起来。昭元亲身披甲执锐,于战车上不住发弩。这番带出之军都是他带来的新力之军,大都甚是精壮,再加上先前败仗之报不断,此次又是大王亲自出战,自然人人奋力。战了一阵,敌军渐露不支,但士卒依然英勇,阵形并无大乱。忽然间远方敌营传来鸣金之声,敌军迅速回撤,丝毫不乱。昭元追了一阵,看看离敌营已近,敌方角栅之后弓弩如林,便也收兵回城。

这一此是楚军数月来的第一次胜利,虽然人人皆知不大,毕竟也还是大有振奋精神之效。昭元等却丝毫不敢太过欢喜,反而大有忧色:这些蛮兵本来都是只以勇猛见长的,可是如今亲眼所见,他们也已进退有度,勇谋兼备。如果是这样大话,实是极难压垮其志气。

最担心的是,敌人似乎并无迫切大战之意,而似是想长久驻扎。敌军驻扎所选之地亦有山川之险,而且似乎并不缺粮。若是任他们再行长久经营,只怕日后就是两关面对面而立。那时候他们进可攻退可守,要再攻破他们,谈何容易从那之后,楚之边界就真的要退至此地。斗越椒等老将知兵,也都是大大忧此。一时间楚营上下之思炯异:下层一片欢腾,而上层如昭元等,虽面上也是欢喜,心下却大都是郁郁不乐。

次日诸将又请出战,昭元再行出征。这一次敌军虽有不同,但却是一样的英勇。昭元知道敌人这次出战的乃是庸军,昨日乃是百濮和群蛮军,心中忽然起了一念,突然号角连声,急令身后出动大兵。不料敌人也是号角连天,昨日出战的百濮群蛮军也是倾巢而出,立刻便要有一场真正的大战。

昭元不愿现在大战,只好自己先退回城中。要知此次攻楚是庸人主起,百濮、群蛮等加盟,晋为“人人知道的”暗助。昭元知道庸和百濮群蛮二方只是半附庸的关系,其实亦有内部较劲,因此便想集中力量打庸军,而对百濮群蛮方并不用力。如果能这样反复几次,庸军定以为百濮群蛮一方与楚有默契,所以损失才会只集中在庸方,自然会生嫌隙。但如今看来,敌人盟约甚固,互相协助,实在难以相趁。

今日之战不分胜负,而且昭元看出敌军协调极好,更是郁闷。到得第三日,再行一战,由伍参领军出战,亦是小胜而已,连敌人皮毛都没怎么伤着。昭元知敌人根本不在乎这几场小败,恐怕还是因为知道自己乃是酒色之君,要在自己这忽然奋起、急需建立功业的时候,故意来让自己轻敌一番。自己若是硬行进攻,自是未必能胜。但若不进攻,则敌人脚跟越来越稳,关外失地便难收回。

如此一连数日,双方互有胜负,却都输赢不大。众将虽然面上都无甚欢喜悲伤之色,但斗贲皇等年轻将领都已快忍不住了,私下已有劝昭元不顾牺牲,尽快与敌人决一死战之意。昭元也渐渐觉得,这硬仗看来还是难以避免。但每当他想到这上面,便又会想起,这数万楚军精锐只怕能剩下十之四五便已难能。那个时候,又如何抵挡晋军的趁机来袭

如此又过了几日,形势依然不死不活。昭元想来想去,先前所想的诱敌之策依然是一条也用不上。昭元无奈,心中终于越来越确定:看来还是要先顾眼前,早下决心。

一日下午,昭元照例升帐时,一名偏将和几个兵丁押来一群百姓候在帐外。一人进来禀报道:“禀报大王,臣等捕获一些行藏有些不对的百姓,请大王明察。”昭元点了点头,那些百姓便一个个低着头被押了进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