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万王之王楚庄王 > 分节阅读 472

分节阅读 47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昭元心下阵阵感动,上前握住她手,轻轻道:“这些年来,我一直冷落了你,真是对不住你。”樊舜华极力忍住泪水,低头颤声道:“大王现在要身经国政,还请多称寡人,并引为常例。这样才能立威于人前人后,示尊卑之上下,正纲常礼法。”

昭元微笑道:“朝堂或是公事,自然有公事之礼。然你我夫妻之间,同命一体,你就是你,我就是我,却没甚么这些拘束。你要如此,可还是对我之冷落不能忘怀么我是真的对不起你,以后一定会好好弥补我的过错的。”说着便想躬身致歉,但想起旁边还有些执礼内监彩女,这却不可当面妄行,急忙忍住。但他心中感动,却情不自禁地抬起她玉手在嘴边挨了一下。樊舜华全身一颤,眼泪终于盈盈落了下来,忽然一转身,径直自行回宫去了。

昭元呆呆望着樊舜华的背影,忽然觉得她说不出的美丽,说不出的亲近,也说不出的圣洁,以至于自己情不自禁地重新升起了莫名的仰视感。他忽然警觉自己的心态,疑心自己刚刚说的那些话,其实真正在以夫妻心境而说,已根本不是原先所设想的那种将来找个机会,送她嫁出去的姐弟心态。

昭元急忙极力提醒自己:樊舜华在内宫之中,其实也有职权过大之嫌;虽然现在不得不倚重她,但也不可不注意些,小心些。但不知怎的,他却又总觉自己实在很难不相信樊舜华。这些杂念一起,昭元脑中一阵晕眩,那一路上的疲劳顿时都涌了起来。他情不自禁地叹了口气,居然不再对自己的这个想干脆不变、来个弄假成真的想法深恶痛绝,只是径直回宫,自思应多去想想明天的事。

走近诸宫分岔之口,昭元却又忽然犹豫了起来,因为左边是自己的寝宫,右边是樊舜华和闲置了许多的众妃子之宫。自己本来困得半死,自然是该先自行休息要紧。那说要明天才上朝,实在也是自己先下口为强,生怕苏从硬请自己今天便先会一会群臣。因此,自己当时才不惜引苏从怀疑,也要做出极有信心、决不反悔的坚定模样。现在面临选择时,自己的脑中,自然又起了“不如还是国事为重,去樊舜华之宫听她多讲讲也好”的想法。

昭元知道这十成中倒有九成九是在骗自己,只要自己一去,只怕就绝不会是这么简单。可他虽然明明知道这些的后果,居然也能反复许久,犹豫许久。忽然身边传来问讯,却是彩女宫监见他久站不行,问他意愿。他叹了口气,终于还是迈步回到了自己的寝宫。

昭元才以回到寝宫,便见床幔之后似有人,心下不免一惊。但他随即发现,那正是那被点穴的假王。其旁边一封书信,上面却是说先行让他在大王之宫待几天,再行送他出去。同时,樊舜华还说,这为大王寝宫守门的彩女都甚乖觉,能够处变不惊,知道进退,因此他尽可放心休息。

昭元想起许姬尚在外面,但肯定现在还没睡醒,而且樊舜华也一定会去处理的,也就并不担心。当下他只是将那假王补了两指,放到自己床下,自己便直接上床。连日积累的困意袭来,他简直连衣服都来不及宽,就已入了梦乡。

这一觉实在是最为放心的一觉,到次日天蒙蒙之际,却是被樊舜华唤醒的。只见她笑意盈盈,道:“你自己说的早朝,却连自己都忘了。还有啊,你当知现在还不是高枕无忧之时。可是你呀,警觉性却偏偏如此之差,我来了这么久你也不知道。”

昭元很是感激,笑道:“有你在我身边,我一切都放心。我有这么好一位姐姐,真的是天大的福气。”樊舜华微笑道:“早些起来,我给你先说些朝政之事,免得你上去连几个人名都不知道,当众出丑。”她知昨天昭元太累,便说了也难记住,是以特地在昨天心情平复后理好思绪,今天早些来说给他听。昭元知道现在是非常时刻,一面自己洗嗽,一面凝神静气详听细问,不一会便已对基本变化了然于胸。

末了樊舜华道:“你先去吧,剩下的事我自会派心腹料理。”昭元点了点头,忽然想起许姬还在宫外,正要说话,樊舜华笑道:“我知道你担心许姬。放心,她也不是娇生惯养,知道照顾自己。我不会让她有失的。”昭元见她一下就猜中,甚是尴尬,忙道:“我是在想这床下的假王。”樊舜华故作惊异道:“是吗我怎么没看见”昭元一看,还确实不见,心下顿时一惊。但他随即猜到,樊舜华肯定已经先行将他移出,说不定那人现在已被押送往她父亲家的途中了。

昭元镇定心神,登临大殿。他时隔三年多之后重上朝堂,心情自是感慨万千。但这三年间他来往无数,所过之处尽是叱咤风云,神务政务都曾亲理无数,自然早就有一种威严气质于内,谋划也已早在胸中,全无半分不适应之觉。

昭元坐上大位,冷眼看群臣拜舞,果见重大朝臣一个不缺,反而是下大夫苏从官位太低,却是只候在外殿。昭元叫他们平身,冷眼一扫众臣,众臣都觉他眼中似乎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威严锋芒直刺自己之心,都是暗暗心凛,莫名其妙地便起了一个念头:“难道这次是真的要改了”满堂之中鸦雀无声。

昭元本来就早已磨练出这等之气质,加上现在又特意要令群臣慑服,先立心威,自然不但丝毫不加掩饰。为了能以最快速度慑服众心,他甚至还暗暗杂以了一些迷魂之术,一试之下,果是立竿见影。昭元见气氛已定,便慢慢站起来,道:“寡人沉迷酒色三年,国家荒废,致使官员怠惰,百姓离心,实乃寡人之罪。使寡人能知错而改、重震朝纲者,虽然是以申无畏、苏从为首,也少不了众卿家之力。先前失国者,寡人之罪也;如今能劝寡人力图中兴者,实诸卿之力也。”群臣都称不敢。

昭元话音中气极足,虽然并不甚大,但却刻意令群臣震慑于心。众臣在他眼、音、形的交相濡染下,无不暗暗惊叹:这样一个整天醉生梦死的家伙,怎么忽然间就变得如此象模象样其中有心思慎密些的,虽然还未必知道太多内情,但自然也免不了犯起了嘀咕。只是国政疲蔽已久,忠爱之士人人都是巴不得大王早些振作,盼得都欲疯欲死了。如今大王忽然比自己期盼的还要好,那是高兴都来不及,只道先王显灵,又哪里有多少劲去深究

昭元见群臣果然已在潜意识中就有了畏服之状,心下更是放心,回身坐下道:“国政欲明,当先定赏罚,明定是非,使忠爱之士得褒,奸佞之辈得贬。这次下罪己诏,申无畏、苏从居功至伟,均从下大夫直升上大夫,得列内殿。原来上大夫中贾韵和李结成降为中大夫,中大夫末二位降为下大夫。令尹之子斗贲皇冒死来为申大夫求情,亦是忠臣,足显令尹教导有方,斗家后继有人。寡人观他年纪虽轻,但见事分明,有勇有谋,或许治军更佳。暂命斗贲皇为右军典军副校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