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万王之王楚庄王 > 分节阅读 195

分节阅读 19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名,乃是舍利弗、金禅子和须菩提。他们都是迦毗罗卫国中有名勇士,蒙净饭王召请,专门来做王子护卫的。昭元打量了他们几眼,见他们都是步法稳健,神光隐现,中气充足之士,知道武功几乎都不在天龙八部之下,便道:“这样也好。你有这三人做卫,自然全无危险。师尊也曾说过,只要能静心修行,便在宫中也是一样。”

悉达多道:“话是这么说,那也要明了心性之人,认清方向、认清路径之后才可如此。而现下我等前面根本无路”昭元看了看那寸步不离的三人,道:“这路也是需要人走出来的,师兄何妨就做这开创尝试之人我们走出后,日后之人就能在家修行了,此亦功德。”

悉达多道:“可现在我们自己根本未明心性,连方向都摸不清,若只居家闷处,不得师尊同僚指点探讨,那不是事倍功半么现在我们既然无可查访那些人下落,我又回来问了安,自然便当早日回去。我实在不想在此白耗时间哪。”

第三卷 天竺爱恨 第 三十 回 世间谁人心可测二

昭元想了想,觉得也对。但问题是眼前这三人都是武功卓绝之士,不那么好对付。自己若是未手禁制,自然可阻止他们。可现在自己武功不继,根本就打不过他们中任何一人,那除了让悉达多在家中修行之外,又能有何办法况且父母留子在身边亦是人伦之常,莫说自己现在根本无法阻止,便是能阻止,又怎么好去硬把人家的儿子带走

昭元沉吟半晌,未答一言。舍利弗道:“太子殿下,时候已不早了,还请回去向陛下请安。”悉达多无奈,只好跟他们回去。昭元虽然早料到此番回净饭王城极可能会是这个情势,但亲眼见悉达多极不愿意,也自替他为难。

昭元送完悉达多回来,正自思虑间,忽然旁边侍卫一声“陛下驾到”便见那净饭王和王后已然转过了门来。昭元心下奇怪,却也只好先行见礼。净饭王笑道:“世侄觉得奇怪,这也难怪。是我们故意让悉达多离开,好让我们与世侄好好谈谈的。”

昭元一笑,道:“可是为他要出行一事”净饭王后忧愁上脸,道:“正是。我这孩子本来从小还挺正常的,可后来不知怎么的,老是想什么众生平等之念,硬要离家去修行悟道。这么些年来,我们该说的也都说尽了,他虽面上极是恭敬,道理却是一句不听,反而经常把我们说的哑口无言。我们觉得贤侄与他甚是相投,不知贤侄能否帮我们劝他几句”

昭元微笑道:“二位伯父伯母爱护太子,希望他不离开自己,本是人伦之常,并无不妥。不过悉达多所想,却也不全是胡说八道。否则的话,以二位的智慧,也不会就说不服他。”净饭王夫妇互望一眼,都是一时无言。王后苦笑道:“虽不是胡说八道,却也差不多了。小孩子想的事,能有什么道理”但说着说着,自己却也叹了口气。

昭元续道:“二位叫小侄帮忙,说是小侄与他投契,说的话他必易听从。但二位请先想一想,小侄之所以与他如此投契,其原因便是因为小侄与他看法基本一致。如今二位伯父伯母却要小侄来劝说他,那不是为难了小侄么”

净饭王道:“我们也知道这一点的。只是我们想,我们的儿子听我们说的太多,再由我们来重复,只怕也是无益。而贤侄初来,或许还能听进我们老人一言。贤侄是他同龄人,想来便可顺着他的思路出发,用些别的言来劝他。”昭元默然不语。

净饭王叹道:“你说,自己都未明之事,便要去实行,而且还因此放弃国王尊位、放弃父母之爱,这难道不是偏执么这难道还不是错事么”昭元心道:“看来你们还不知我却也是国王。”当下便道:“人生在世,当求快乐祥和。如今他既然不以宫中为乐,那么便让他出外修行,也是一种欢乐。他虽更喜思考,不以武功见长,但却也绝非纨绔子弟,在外也不见得会受人欺负。”

王后皱眉道:“可是出外修行,难免浪迹世间。我们乃是刹帝利之贵,虽然我国中不象那些中心国家一般层层森严,但以王子之尊,却怎么能与和那些三四层乃至贱民多做接触”

昭元道:“我曾悉达多说过,迦毗罗卫国在上古时候也并无贵贱之分的。现在婆罗门那一套,就算是他们自己能说通起源,也未必真适于迦毗罗卫国。何况紫金肤色之人在别国受人歧视,在迦毗罗卫国却大贵,本身便说明此贵贱之别其实乃是人为造成。既然如此,又何必把那一套看得那么重”

净饭王道:“其实贵贱之别,我倒是不太在意。只是我年事已高,膝下他是长子,正好继承王位。可是”昭元道:“他身为王子,但心却已非王子,并无继承王位之心。要做一件事,首先需做此事之人愿意去做、想去做,才能真正做好。如今他不肯,若是一味强逼于他,他痛苦之下治国也必不如所想,乃是更糟之局。这又何必强求”

王后沉吟道:“他就算要修行,修行乃是思绪之事,无需身体亲至。他也可以在宫中修行的啊。便是不做国王,也是一家团圆,起码能安慰安慰我们做父母的。”昭元道:“修行之事,本来难解,小侄自己也还不甚明了,不便妄下断语。但若说起团圆,除了有身之团圆,却也还有心之团圆。若是他每日被困宫中,其心却在万里之外,愁苦无度,那么这种团圆又怎么能叫团圆何况他先前也曾离开,但不过年余,便又归来看望父母,显然并没有忘记二老。这样的归省乃是身心俱回,纵只短短数天,也要比半圆不圆的团圆好不知多少倍。”

他看了看净饭王,又道:“在我中土,虽然也有亲在不远游之俗,但却同时还有好男儿志在四方的说法,更还有冠剑远游的传统。男儿处世,当增广见识,光耀世人。若是终生只知依在父母身边,那便永远只能称为长不大的男婴,又怎么能称男人如今悉达多能有远行志向,不肯一生托庇于父母,那是难得的好志向。若是能得到指点,日后定能光耀迦毗罗卫,万古流芳,成为释迦部的圣人。我劝二位,如果实在不能勉强,那便不如想开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