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随身带着原始部落 > 分节阅读 279

分节阅读 279(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很快另外一条船也到了,上面却是蛮人壮汉,而且接连跑了三趟,拉了一百多个壮汉前来,俱都带着藏刀,神色刚毅,气势如虹,带给人莫大的压力。

“徐荣,张哥实在太牛了,看看这架势,大哥级别的人物啊,就跟演电影似的。”

徐荣今天的面子完全管够了,接话道:“那是,过会眼睛放亮点,争取给张哥留个好印象,以后跟着吃香的喝辣的,妹纸也少不了。”

而张衡这时候却是单独接见了躲在角落里的疆人,很多人把这个民族形容成哈密瓜,在普通人眼中很不好惹,但真实的情况其实不然,大部分僵人都很老实本分,蓉城大街小巷都有拉面馆,从来没听说过拉面馆内出过什么事。

张衡之前到也接触过拉面馆,新二村里面就有,也听母亲说起过不少街坊传的消息,一般拉面馆内都有未成年孩子,这些孩童根本就没读书,早早的就出来帮忙,说穿一点,这些人只是法律意识相对更淡薄吧,人性本善,华夏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往大了说,都是一家人嘛。

“麻烦大家了,能不能现在就给我来碗连面,还要一碗羊肉泡馍。”张衡客气的说道,到也听说过在沿海地区疆人的势力很大,但在蓉城,蛮人才是大势,唯一的

“蛮王,我们马上就准备,十几分钟就能做好,一定会让你满意”为首一个瘦高疆人脸上乐开了花,操着一口勉强能听懂的普通话,带着四方帽,白色的厨师服,显得有些拘谨,他是被强行拉来的,生怕这位蛮人老大不好伺候,现在到是大大的松了口气。

“恩,让孩子们随便去玩吧,那边有瓜果饮料随便拿。”张衡又说了一句就离开了,他的身份不合适和疆人接触太深,礼数到了就成。

“谢谢叔叔”没想一个疆人孩童清脆的叫道。

结果马上被老人呵斥住,让孩童叫蛮王,张衡摆手道:“没事,就叫叔叔吧,你叫什么名字。”

“叔叔我叫努尔买买提。艾尼。”孩童不过四五岁大,也戴着一个四角帽,皮肤有些黝黑,但很壮实。

“买买提名字很好听啊,过去玩吧,想吃什么随便拿,想玩什么就去告诉那些蛮人叔叔。”张衡上前摸了摸艾尼的小箩卜头。

张衡却不知道,他这一摸就等于给这孩童加了一道护生符,也改变了这孩童的人生

正文 第0497章 绝顶美食完

除开疆蛮两族,另外江门、自共市、乐讪市、大庆市,还有蓉城本土的一些大师傅都到了,级别最高的已经是星级酒店的总厨,穿着金龙厨衣,袖口都烫着金边,很有架势。

“麻烦大家了”张衡从一路走过去,都简单的打了下招呼。

蜀内十八个地级市,三个自治区,上百个县城,加上分出去的大庆直辖市,总人口破亿,被称为天府之国,川菜先不谈,其余各地的特色小吃种类繁多,即便除开重复相似的菜色,剩余的依旧能让人流连往返,欲罢不能。

而类似这种活动,做菜的厨师才是关键,早些时候村里办席面请师傅是要发红包的,帮忙的老妈子等也要发红包,到了现在有了专业承包的坝坝菜团队,也就省了红包,但仍然要单独开一桌免费提供这些厨师团队吃喝。

在城里,例如结婚办酒席这种事情,如果比较懂生活的,会在开席面的头天晚上就往酒店后厨跑,给厨师们发喜糖,这样第二天的菜色可能分量上还是老样子,但是质量和卫生上绝对会好很多。当然也别忘了服务员和传菜员,菜品从厨房到上桌这期间也容易发生状况啊。

等张衡跑去教妹妹游了会泳后,这边已经陆续开工了,蛮人里面本来就有专业的电工,拉了一个配电箱过来,直接给各个厨师队伍配上电就成,有了煤气罐子,这灶台也都架设起来了。

位置选在沙滩和房屋的中间地带,清理出了足足两亩大的面积,百多号蛮人们已经把桌椅板凳,棚子等等弄好了,他们晚饭也在这里吃,不然这么多食物也消化不完。

“小殷,表姐,走,我们过去偷师了。”张衡坏笑道。

几女点了点头,都跟作贼似的往那边跑,如果平常有这样的机会怕是大多数人都不愿意进厨房,但现在的气氛不同,除了他,其余的少男少女也往那边跑去了。

而第二批厨师队伍也已经登陆,科锋还未到,不过也应该快了。

“原来豆花是这样做的啊”郭春艳惊讶的出声道。

一行人当先观看的就是富顺的豆花,蜀内的豆花店遍地都是,但那是以前,到了近年,豆花店纷纷倒闭,论为了菜市场和街边游击队的菜色,或是饭店的搭配品。原因就在于豆花的制作成本太过廉价了,一斤豆子不到三块钱,能出七碗豆花,五十碗豆浆,现如今小镇上一大碗豆花连带辣椒碟子和米饭一起只收四块钱,是村民赶集解决饭食的首选品,十年前豆花加米饭价格才一块五毛。

到了如今蜀内的豆花仅剩寥寥几个老牌子保留了下来,一个是荣县富顺镇的传统胆水豆花,另外一个就是江门的荤江豆花,一样是豆花,但却是两种口味。

豆花制作简单,但要做出好的豆花其实很不容易,城里菜市场一盆豆花才三块钱,一块豆腐只要一块五毛钱,这价格卖得比农村还便宜,当然质量来说差得没边了。

“师傅,你也解说一下吧”张衡出声了,豆花上来说无所谓秘方,属于大众家常菜,好与不好,而是取决于态度,主要是从食材上面找原因。

“好的”这里有两个棚子,刚好是这两个豆花老牌子,左边的是富顺豆花,老板走了出来当先开口,口音张衡听着有点亲切,他老家离荣县并不太远。

中年店主说道:“我是富顺人,祖辈都做豆花和豆腐,用的是胆水,张老板您请看,这个季节有新鲜的黄豆,我们就用老黄豆粉,加新鲜黄豆浆,和老黄豆浸泡过后打成了浆,还有一些新鲜的黄豆叶子作为原料,黄豆要选当地的老黄豆,颗粒只有豌豆这么大,有些扁,那种大黄豆不行,里面的粉渣很多。”

张衡点了点头,接话道:“胆水就是碱水,做出的豆花和豆腐会比较板实,俗称老豆花。现在市场上卖的多是石膏做的豆腐,虽然嫩,但里面水超多,味道上来说差了胆水很多。”

“张老板说的在理,石膏豆花有股淡淡的石灰味道,不好吃。”中年老板接话道。

然后又解释起来,所谓老黄豆粉,就是晒干的老黄豆打成的粉末,占了十分之二,然后新鲜豆子十分之二,剩余就是老黄豆浸泡后打成了浆液,和一点黄豆嫩叶子,其实全部用新鲜黄豆口感会更嫩,但成本价就会拉高,现在这个季节新鲜青豆约莫五到八元一斤。做食物要考虑到季节性,所以这样混合搭配比较不错,与全部用嫩青豆相比口感也差不多。

“你这个小机器要多少钱”小殷指着打黄豆浆的机器问道。

“六百多块钱,两项电220伏,可以换塞子,玉米、谷子、豆子、红薯都可以打,多功能用,操作也方便。”中年老板乐呵呵的回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