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午夜开棺人 > 分节阅读 647

分节阅读 64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唐口中喂着水,这一侧葬青衣照看着胡淼,但还是不断地摸着她的双臂,觉得太不可思议了,她的双臂竟然支撑住了两侧五个人的重量,就算不断也早就脱臼了。

“半桶水,醒醒。”夜叉王向手掌中弄了点水,在胡顺唐脸上轻轻拍着。好半天胡顺唐终于清醒过来,却在睁开眼睛的那一瞬间突然坐了起来,把在一侧的魏玄宇吓了一跳。

“这里是秦皇陵的副陵,只不过始皇帝根本不承认这个地方”胡顺唐起来之后,先是说出了这句话,随后一把拿过夜叉王手中的水壶,咕嘟咕嘟喝了一气,之后一抹嘴,看着在前方探路,此时却转过身来的莫钦和曾达,又道,“那个神的样子真的和我一模一样”

“你怎么知道的”魏玄宇看着胡顺唐,忍不住抬头看向他们来时的方向。

“我看见的,就像是电影一样。”胡顺唐用手指了指上面,“浮雕是被蚊群移动的,地砖重新组合之后,呈现的并不是什么知识,而是关于那个神的过去。”

“那个神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夜叉王倒很冷静,只是问着最关键的问题。

胡顺唐坐在透明的阶梯之上,摇头道:“是个普通人,但有着不普通的经历。从先前我看到的来看,这个所谓的神只是农民的儿子,大字不识一个,年过二十五都碌碌无为,在服兵役的路上因为重伤而死”

“死了”前方的莫钦忍不住插嘴道,葬青衣立即瞪着他,示意他不要打断胡顺唐的话。

“对,死了,他的死也成为了命运的转折点。”胡顺唐指着周遭道,“这里所有的一切都是他的杰作,当然他也就是那个在疯鱼岛上向仙童告密的叛徒。”

“从头说起”夜叉王换了个位置坐好。

“画面之中没有特别说明时代,关于神的出现到长大都只是走马观花的画面,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一直到他半途死亡之后”胡顺唐靠着透明罩坐好,开始向众人讲述先前他看到的所有一切:那个“神”叫姜伯子,在那个时代姜姓十分普遍,也出了不少的名人,但姜伯子其人只是个普通农户家的儿子,还是个遗腹子,且其母在产下他的时候也因为气堵咽喉窒息而死。从此之后,姜伯子成为了整个村子中比鬼魅还可怕的人。

春秋战国之前,准确的说是周朝彻底崩溃的时候,人们对神明的崇拜仅仅是源于对死亡的恐惧。风不调雨不顺,会有自然灾害,庄稼没有收成,人会病死、饿死,这些事情促成了人们将“死亡”形象化,自然而然认为控制着人生死的是某个神,只是这个神的身份并不具体。所以,姜伯子的这个经历让周遭的村民认为其是个克星,并不愿意与其来往,甚至多次要赶他离开,但姜伯子无论怎样都自始至终守着父母留下来的破屋子和几块根本种不出什么东西来的田地。

战争爆发,姜伯子被拉入军队之中服兵役,但他并不想过那种日子,于是在半夜偷偷出走,却被征兵的军士发现,抓回来打成重伤。重伤之后的姜伯子依然被带上路,却没有撑上多久,便在两天后的清晨一命呜呼。

第三十二章下姜伯子

端午节过了 大家有好好吃饭咩人畜无害脸姜伯子死之后,军士命令新丁草草将其掩埋,随后继续上路。战乱的时代,人都没有什么吃的,更何况是动物有来野地觅食的狗群将姜伯子的尸体从坟坑之中刨了出来,正要下口的时候却被一辆路过的马车驱散,马车之上走下来一个穿着粗布开衫的男子,男子看着姜伯子的尸身十分难过,随后与马夫两人又准备重新掩埋姜伯子,可就在这个时候姜伯子活了过来。

“复活了”魏玄宇听到这,浑身一震。

“嗯。”胡顺唐点头,“活了,但那模样随后变得与我们在鬼船上看到的虫孔人一样,只不过演变的顺序很快,又瞬间恢复了原本的样子,起身之后又跑又跳,询问那个粗布开衫男子自己在什么地方”

粗布开衫男子很震惊,但复活的姜伯子却把那马夫吓了个半死,也不知为何粗布开衫男子却突然拔剑出来追上那马夫一剑将其刺死,这才转身回来仔细打量着刚刚复活,看到男子杀人反而吓傻了的姜伯子。

男子绕着姜伯子走了好几圈,随后将马夫扔下的马鞭交给他,让其成为自己新的马夫,跟随着自己。

“那个粗布开衫男子到底是谁”夜叉王立即问。

“徐福。”胡顺唐看了周围众人一眼,“这一点倒让我很吃惊。从看到的东西来分析,我估摸着应该是徐福看到了复活的姜伯子,认为其肯定懂死而复生或者是长生不死的法门,又担心吓坏的马夫泄密,这才将其刺死,让姜伯子取而代之,这样沿途才可以研究在姜伯子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我明白了。”魏玄宇点头道,“这件事说的是,徐福之所以要寻仙,也许就是因为姜伯子这个人我如果没有猜错,姜伯子肯定是死后去了疯鱼岛,又将自己的经历告诉给了徐福,这才促成了徐福出海寻仙,对不对”

“对,事情应该是这样。”胡顺唐抬起水壶一饮而尽。

求仙者并不是从战国末期,秦帝国初期才有的,而是从夏朝就已经开始了,随后在商朝开始成为了一种流行,因为当时并没有将“王”称为天子,没有真正的神话统治者,仅仅只是觉得只有“王”才有资格去接近“神”,得到“神”的庇护和眷恋。

当时那个年代,因为恶劣的环境和人类并不先进的文化,导致了对死亡的敬畏,人们普遍寿命都不长,能活到接近六十岁都算高寿了。随后,人们的崇拜又分成了“生”和“死”两种。但说到底崇拜的对象只有一个,那就是“长生”。崇拜“生”的人希望长寿,崇拜“死”的人希望通过自己的祈祷和献祭来摆脱死神对自己的掌控。后来因为连年的战乱,导致了寻仙这件事再没有统治者有精力去做,直到嬴政战胜六国,中国首次真正被统一,再没有诸侯国,达到“车同轨、书同文、行同轮”的时候,始皇帝又一次想到了长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