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官门 > 分节阅读 622

分节阅读 62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依次将东山市的干部们,向隆正节郑重做了引见,众人纷纷站起来点头致意,或者说两句客套的话儿。

总之,大家对于隆正节代省长的态度,基本上是敬而远之四个字,毕竟在这种非常关键的时候,过早地表明自己的态度,并非什么好事儿。

一切事情,都得等到尘埃落定之后,才好进行,毕竟在省委岳山书记的压力之下,隆正节身上的这个代字,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够拿掉的。

事实上,很多人在知道隆正节拿叶开都没有什么办法的时候,就觉得他这个代省长,确实当得有些窝囊了。

所以今天隆正节做出了这个挑拨木婉容和叶开关系的小动作之后,不但没有让他如愿,反倒是在众人的心中,失分不少,大家觉得这位隆代省长,境界不高嘛。

第九百九十三章 争夺话语权

隆正节跟东山市众人的会面,并没有持续多久,也就是半个多小时的样子。

随后隆正节就谈到了省里对于东山寺重建项目的重视,以及港岛万和财团在这方面的优势地位,总而言之,就是要为瞿有义未来接手东山寺重建项目做铺垫,给众人打一打预防针。

“万和财团的实力雄厚,值得信任。”隆正节表示道,“以前我在西南担任副省长期间,就跟万和财团的瞿董事长多有接触,当时一起做了很多项目,当地老百姓都得到了实惠。如今瞿董事长有意搞东山寺重建项目,不仅可以将东山寺周围的旅游资源整合起来,形成产业化链条,提升地方经济地位,同时也能够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件好事儿。”

众人听了之后,就品咂着隆代省长话里面的意思,各自都有不同的感受。

对于叶开而言,自然是感到隆正节对于瞿有义的力挺,只是他的心里面倒是有几分讥笑的意思,暗自腹诽隆正节识人不明,把盗墓贼迎进来且不自知,终究是要害了他自己的。

而副书记李文海,则是想到了另外一点。

既然隆代省长对于瞿有义如此看重,那么自己跟瞿董事长联合起来,不也是一条迅速接近隆代省长的捷径吗

于是李文海就很积极地跳了出来,热情洋溢地对隆代省长的发言表示了欢迎,“隆省长说得好啊,近些年来,因为大环境上的一些影响,传统文化在内地受到了各种影响,以至于很多事情我们自己都不知道,很多优秀的传统在内地已经遗失,反倒是在港岛那边儿保存的比较完整。就比如重建东山寺这项工程,我们现在连一张东山寺的完整图形都拿不出来,令人感到扼腕叹息啊”

在东山市,他李文海现在的地位是摇摇欲坠,也难怪他对于隆正节的到来,如此热切。

不过李文海说的话,道是也不能说就是错误的。

因为十年浩劫的影响,还有之前的一些极端作法,国内的一些传统文化确实遭到了很大的打击,一些历史传承甚至已经出现了无法逆转的断层,这一点是谁也无法否认的。

常务副市长江晓梅听了,倒是也对李文海的说法表示了赞同,“李副书记的话没错儿,以前我在京城的时候,也曾经多次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国内的文化从建国之后,就走上了另外一条道路,对于一些传统文化的颠覆,在某些时期确实做得过火了一些,现在回头看看,确实给我们的年轻人造成了很大的困惑。”

宣传部长何沐阳在这个问题上也表示了一定的赞同,“十几年的改革开放,我们的经济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但是从文化生活方面来讲,某些程度上来讲,不仅没有提升,反而是有些落后了,这个不能不清醒地认识到。”

众人七嘴八舌地讨论起这个问题来,叶开冷眼旁观,自然知道隆正节打得什么主意,只是众人的想法也不大好统一起来。

毕竟,港岛万和财团确实是比较有势力的一家企业,而港岛那边儿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也要比内地远高一些,所以众人有感而发,倒不是只能被单纯地认为,这些人是依附到隆正节的门下了。

“我倒是不认为坚持传统文化就一定是好的,这事儿也得结合历史环境来看问题。”叶开对此也有自己的见解,自然不会附和隆正节等人,他端起桌子上面的茶杯,喝了一口茶,然后就慢条斯理地说道,“要说颠覆传统,当年秦始皇焚书坑儒,还有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做得更过分一些。事实上统一思想这种事情,在特定条件下并非坏事儿。”

“哦,叶代市长怎么会这么认为呢”李文海立刻表示了不同意见,“对于这种思想独裁的作法,难道叶书记也表示支持”

他现在看得很清楚,就算是自己想要投靠叶开,叶开也看不上他,与其如此,还不如彻底抛开一切幻想,以对手的姿态站出来,抵抗叶开一系人马,没准儿还能得到隆代省长的支持呢,所以他也就不再遮遮掩掩了。

焚书坑儒一直是秦始皇残酷暴戾的证据,被后世天下学人唾骂了两千多年,以至于现在某些人一想到这个历史事件,仍然耿耿于怀,恨不能掘墓鞭尸,恨不能穿透两千多年的时空,对秦始皇敲骨吸髓。

其实这种仇恨实际上是后来的文人们潜意识里面的集体恐惧,是一代代传承下来的。

从感情上来说,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手段确实过于激烈,但是通过这件事情之后,却造就了大一统的历史格局。

“在秦朝初年,战国时期刚结束,百家仍然在争鸣中,思想领域内极度混乱,而一个国家能在多大程度上统一,最主要的条件是能在多大程度上形成共同的价值观,而思想混乱是形成共同价值观的大敌。”叶开侃侃而谈道,“因此,光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大一统措施还不行,最关键最长远的统一要素是思想的统一,形成统一的核心价值观念,才能让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内的统一措施有效。”

众人听叶开说话,心里面倒是有些诧异,没想到年轻的叶代市长肚子里面还真有料,谈到这些事情居然都能够信手拈来,确实令人刮目相看。

李文海的脸色也有点儿难堪,他虽然能骂几句秦始皇焚书坑儒,却也没本事从更深层面上来分析这个问题。

隆正节心中也有点儿意外,他觉得叶开就是一个依靠家世和暴力来上位的年轻人,却没有想到他对于这些事情的认识,却是最根本的。

“这小子确实不好对付。”隆正节也不由得端起茶杯来,浅浅地抿了一口,心里面却不知道想些什么,似乎有些走神儿了。

“虽然统一的秦朝只持续了十几年,但秦朝以后的所有统治者,无一不把统一思想看成维护统治的关键手段,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一统思想正式形成。此后所有的统治者,基本上都把儒家思想作为国家的核心思想。”叶开接着说道,“不过,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从汉朝以来,所有的封建统治者,基本上都是施行的阳儒阴法,或者是实法名儒,就是表面上是采用儒家观点,实际上却是法家的手段。皇帝用法家的方法统治天下,而用儒家的学说教化百姓。”

法家强调的是权、术、势,古人把这些东西当成是帝王术,作为驾驭百姓群臣的方法,而儒家学说主要是强调仁和礼,仁和礼最大的益处就是从道德上形成行为自觉,而不用采取暴力措施,是维护等级制度的最好工具,所以历代统治者都用儒学教化天下,在管理上却使用了法家主张的严刑厉法。

众人谈论了一阵子,居然就把之前隆正节提出来的东山寺重建的事情给撇到了一边儿。

隆正节看了,不由得觉得有些郁闷,心中非常不悦。

以他的身份,自然是不好再说第二遍了,否则的话,你让底下的人怎么看你

作为一个省长,嗯,或者说作为一个代省长,好歹也是正省部级大员,你不能做到一言九鼎也就算了,一次次地提醒人注意一家企业,这岂不是在跟别人说,你跟这家企业之间有猫腻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