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官门 > 分节阅读 310

分节阅读 31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人了,针对他们的特供烟酒,真不是一个小数目。

国内的情况确实有点儿奇怪,实际上全国在职的正部级领导,加起来也不到四百人,但是副省部级的就多了,在职的,退休的,享受副省部级以上待遇的,这些人加起来是很大的一个数字,所以也就形成了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特供人群。

部长和副部长的待遇,在任时差别并不大,不过退休后会有明显差别。

根据有关部门关于离退休干部工作机制设置的通知规定,对离退休的正副部级干部是按1∶1配备人员。

但正副部长之间的退休待遇是有差别的,退休后部级干部可以有专车,副部级就没有了,但也会保证用车。部长退休了还有专职秘书,副部长不会再配秘书,但如果退休后还在一些学会、协会兼职,这些单位一般都会配备秘书。

此外,一些在原单位威信高的副部级干部,原单位也会安排相对固定人员为其服务,但那也就是刚退下来那几年有,之后就没有秘书了。

在很多领导的介绍中,经常会出现“部长级待遇”、“副部长级待遇”等字眼。这意味着,有些人可能级别达不到部级,但可以享受部级的待遇。

提高享受待遇是离退休干部政策之一,可以是综合待遇,也可以是单项待遇如政治待遇、生活待遇、医疗待遇中的一项。

差不多在十年前,中央就在全国范围内将一些稍低级别的干部提高为享受副部级待遇,或副部级医疗待遇。

叶开记得后来好像有个政策,1937年7月6日前参加革命工作、离休前为正、副厅局级的离休干部,可以提高享受省部长级医疗待遇。1937年7月7日至1938年12月31日参加革命工作、离休前为副厅局级的离休干部,可以提高享受副省部长级医疗待遇。1937年7月7日至1942年12月31日参加革命工作、“文化大革命”前为副厅局级的离休干部,提高享受副省部长级医疗待遇。

不仅是老干部,在职人员中,“享受待遇”也很常见。众所周知,两院院士就可以享受副部级干部的乘车和医疗待遇。

事业单位中,教育部直属高校校长明确为副部级干部,但学校的级别没有提升,国家图书馆馆长、故宫博物院院长也都是副部级干部,一些国有企业的领导也是副部级干部。

总而言之,虱子多了不咬人,针对副省部级一个层级的特供产品,说白了也就是那么一回事儿,当不得叶开在意的。

他最关心的,还是车里面有没有什么敏感的东西,被人偷走了可就麻烦了。

也幸亏这一次是轻车简从,并没有带什么特别的东西,重要的资料文件都在手提箱中,随身携带着,否则的话,这个事情还真就麻烦了。

叶开琢磨了一阵子之后,就对李胜说道,“跟酒店方面联系,然后以你的个人名义报警好了,不要提我。”

“是,领导。”李胜充分领会了叶开的意思,就安排这件事情去了。

不过跟酒店方面的沟通也不尽人意,虽然他们证明当晚叶开等人确实将两辆悍马越野车停在了酒店外面的停车场上,但是对于后来发生的事情却缺乏比较中肯的解释,而报警之后,警方的态度也是模棱两可,仅仅是登记下来备案而已。

李胜回来之后,就有些不满地说道,“办案的警察还说,像这种情况的,多数都找不回来的,即便是报了案也没有什么意思。”

“看起来,龙城饭店丢车的事情,也不是一回两回了。”叶开听了之后,就皱着眉头说道。

“是的,我听办案的警察说,龙城饭店发生这种事情,一年当中总有一、二十起的,从来没有破案。”李胜点头回答道,“所以警察还劝我别把希望寄托在这方面,有什么事情赶紧去办,干耗在这里是没有意义的。”

“这种事情,酒店方面肯定是知情的,肯定不是流窜作案。”叶开一听到这个,立刻就做出了判断,“李胜你待会儿先跟我去省委报到,小吴和小杨,你们两个在酒店附近转悠一圈儿,旁敲侧击打听一下龙城这边儿的黑道人物,尤其是在龙城饭店一带经常出没的那种,随后我们再说这件事情,我还就不相信了,居然连我的车都敢偷”

叶开要得出这样的结论,也很简单,如果是流窜作案的话,酒店方面肯定会加强安保措施的,否则的话,酒店的声誉会受到严重的影响,但是现在他们似乎并没有采取任何的补救措施,这就说明一定是当地黑恶势力所为,酒店方面就算是知情,也不敢针对他们采取什么行动。

“妈的,龙城我看是一座黑城”叶开想透了这一点,自然是心头火起。

原本就觉得顾老头子把自己送到这里,是没有安好心,如今刚刚过来,就被人偷了车,果然不是什么善良之地,这里的黑恶势力也太猖獗了。

但是关键问题还有一点,他叶开只是纪委书记而已,又不是政法委书记,要对付这些黑道人物,还真是师出无名,打黑也轮不到他叶开叶书记啊。

要说抓干部吏治的问题,他自己只是刚来而已,怎么可能抓得到对方的把柄

虽然说中纪委林书记确实将一些资料交给了他,让他留意,但是这些东西只是一些反映情况的材料,距离罪证还远得很,自己要是凭这些东西去约谈干部,估计会被人笑死的。

名不正则言不顺,叶开忽然觉得自己的这个位置非常鸡肋,主动出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都有点儿不知道应该从哪里入手了。

不过生气归生气,叶开想起来早饭还没有吃呢。

“算了,不在这酒店吃了,咱们到外面转转。”叶开一挥手道,“李胜,你有什么好的建议没有”

“早点啊,不如去吃头脑吧。”李胜立刻就建议道。

“头脑”叶开听了果然一愣,他真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

“呵呵,就是龙城的一种风味小吃,很有名气的。”李胜笑着解释道。

没过多久,他们就去了附近的一家小吃店,李胜帮他们点了头脑和帽盒。

“这些小吃的名字好奇怪哦。”叶开也有不了解的事情,听了之后就笑道。

不过等了一小会儿,伙计就把他们要的头脑和帽盒送上来了。

“头脑是我们河东特有的一种清真小吃,据说是当年傅山发明的,几百年的历史了。”李胜对叶开说道,“领导你尝尝,味道不错的。”

叶开看了看,就见这所谓的头脑,其实就是在一碗汤糊里,放上三大块肥羊肉,一块莲菜,一条长山药。

至于说喝头脑时佐食的帽盒,也是河东的风味特产。

帽盒是一种烤制的面饼,短圆柱形,中空,是用不发酵的面粉加入椒盐捏成两片空壳,合在一起,入炉烤制。

喝头脑时把帽盒掰成小块,泡在头脑里,喷香耐嚼,别有风味。

“味道不错啊。”叶开按照李胜的方法弄好之后,尝了一口,就可以感到其中有酒、中药材和羊肉的混合香味,味美可口,越吃越香。

“这里面加了黄酒、还有黄芪,据说可以益气调元,滋补虚损,活血健胃,富有营养,具有抚寒喘和强壮身体、延年益寿的作用。”李胜一边儿喝汤,一边儿说道,“早年间,龙城人天不亮就起来吃头脑,也叫赶头脑,那个时候因为天还黑着,所以需要挂灯笼照明,直到现在经营头脑的饭店,门前都挂一盏纸灯笼作标志,这个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叶开扭头看了一眼,果然见小吃店的外面挂了一盏纸灯笼,不由得点了点头。

不过这一眼看过去,还看到了惊人的一幕。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