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官门 > 分节阅读 264

分节阅读 26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脑门儿一下,把他撵了回去。

“在京城的时候,他欺负过我哥,所以一提这事儿就有点儿心虚。”谢君玉也不知道是出于什么想法,就把当时叶开跟叶建欢和她们兄妹之间的冲突,讲了出来。

“我就知道这里面一定有故事”果然,孟昭华感到兴致勃勃,拉着谢君玉要她讲这里面的事情。

叶开翻了个白眼儿,心说难怪人家都讲三个女人一台戏,这两个女人凑到了一起,就已经很是让人头疼了。

不过谢君玉只是简单地讲了讲叶开跟谢君豪之间的冲突,却没有说事件的起因,毕竟事情又涉及到了她自己,还有一个敏感人物钟离妤,所以就不好讲那么细致了。

钟离妤作为华东神韵基地的老总,可以说是一手包揽了叶开的所有商业活动,是叶开的经济一姐,她如今在叶家的低位,可是高的很呐。

谢君玉虽然觉得自己或者能够成为叶开的政治班底,却也没有想过现在就能够超过钟离妤的重要性。

叶开却是忽然笑了起来,很有点儿神经病的模样儿。

“怎么了”叶子平觉得有些莫名其妙。

“我是在想,男人话题和女人话题确实泾渭分明。”叶开笑着说道,“男人之间的话题,很容易就引到了政治上面,而女人之间的话题,总是很难避开家长里短。”

叶子平听了,看了看谈得热火朝天的孟昭华和谢君玉,不由得也笑了起来,“听你这么一说,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儿。”

第四百三十六章 预支功劳

“最近我一直在思考国企改制的核心问题。”叶子平对叶开说道,“你这一次去辽东,应该是有所收获的,不知道你对那边儿的情况,有什么看法”

叶开去辽东的事情,叶子平是知道的,而且叶开通过一番运作,拿下了辽东军区司令牛蓝山,又将政委田文建进了军委担任副首长,二伯叶子初则担任军区司令,执掌辽东军区的大权。

这样一来,整个辽东的局势都发生了扭转性变化,之前很多军人跟地方勾结走私之类的事情,立刻就得到了遏制,现在叶子初在那边儿的主要工作,就是整军。

对于辽东的国企改制问题,高层的意见也不大一致,正所谓议论纷纷,却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那边儿的情况”叶开想起了当日的情景,不由得叹了口气道,“有点儿乱。”

叶开向来是用一种比较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这个世界的,只是在有的时候,再明朗的心态,也会遭遇各种阴霾的侵袭,让他皱起眉头,这样的事情虽然不多,但是目前辽东的国企改制显然就是一个很不好的例子。

“怎么个乱法”叶子平招呼叶开坐到了一边儿的沙发上,又泡了一壶清茶,然后父子俩边喝边谈。

“怎么说呢”叶开想了想,“我想应该是对政策的误读或者有意误导吧,但是不管怎么说,黑社会分子勾结官员贱买国有资产,逼迫得职工下岗,没有活路,这总是一种政府的耻辱。”

回来之后,叶开就很仔细地回想了辽东发生的那些事情,认真剖析问题的深层原因,他发现除了地方官员们急于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福利之外,中央的政策导向也有一些问题,给他们造成了误读或者有意误导的机会。

这个世界上,从来都不缺乏聪明人,国企改制本身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增强国企的活力和竞争力,扭转国企死气沉沉的积弊,但是事实上的成效则表明,这项工程却变成了某些人私分国有资产的一场盛宴。

到了最后,国企转制的成功例子,无一不是将企业的不良资产剥离出去,将养老负担剥离出去,将年龄偏大的工人剥离出去,没有了社会负担,没有了社会义务,只是保留了对部分工人的剩余价值的无止境榨取,这样的企业甚至要比纯粹的外国私企更坏更可耻。

至少在叶开的视野当中,并未发现任何一家依靠技术革新或者其他什么好的手段扭转乾坤的转制企业,这是一种悲哀。

“我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这一场改制竟然如此匆匆忙忙”叶开表示了自己的疑虑,“至少也要做一两个成功的试点,如果确实可以满足整个社会的需求,再逐片推广也不迟,可是看现在的情况,似乎是某些人迫不及待地想要动手,吃相未免也太难看了一些。”

叶子平听了之后,沉默了一阵子,然后才说道,“你要知道,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想你一样,很轻松地就能够赚到外国人的大把钞票的,他们除了弄权,并没有别的本事,所以想要弄钱,也只有向自己的手下企业动手,这个是可控的,也是很方便的,最重要的是,出了问题他们能够压得住,不会担心被人掀了老底儿。”

对于金钱和权力的追求,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到了什么时候,都不会落伍。

“其实对于国退民进这四个字,大家的理解也都很不一样。”叶开说道。

“按照现在的理解,国退民进是从行业角度来说的。”叶子平对于这个可是比较有研究的,毕竟他也算是那最顶尖的一群人,总共也就是二十来个人之中的其一,“我看有些地方,似乎是为了强调国退民进这四个字,有意识地压制辖区内的国企,硬生生地把一些原本经营的很好的国企给搞垮,然后拍卖私有化,作为国退民进的成功典范来宣传,作为自己的政绩,这样的行为已经不是愚蠢,而是犯罪了”

叶子平说的事情并不是虚构的,事实上在很多地方都存在这样的情况。

其实在一些小地方,国企经营情况还是不错的,至少是能够做到自给自足什么的,并没有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但是这个国企改制,国退民进的大帽子一压下来,所有的人都得考虑考虑。

地方领导的执政能力或者说学术水平,那是相当低的,有的可以说是文盲执政,你突然搞这么一个国退民进出来,他的理解直接就是国企不要了,要私企,那么这样的政策要如何来执行呢

为了他们的政绩着想,显然是不能够不闻不问的,你的辖区里面没有国企改制,那就是你的工作没有做,怎么搞国企改制那肯定就是得先把国企搞垮,然后变成私企,这样才符合国家政策嘛。

“嘿,这么一来,当官的为了政绩,哪管老百姓的死活”叶开嘿了一声道。

其实很多事情就是这么简单,很明显的一个政策是好的,但是一到下边儿就变味儿了。

“归根到底,这还是制度上的问题,干部们都是对上负责制,只考虑上面的想法,不考虑下面的实际问题,当然会出乱子。”叶开分析道,“你自己把国企搞好了,要费多少心力,况且也得不到实惠,更同国家政策不相符合,国企改制这一块儿的政绩是拿不到分数的,自然没有人会愿意去做了,反倒是私有化多简单”

搞好一个国企千难万难,搞垮一个国企也是非常简单,想通了这里面的道理,确实是令人啼笑皆非的,若是高层们知道了底下是这么一种情况,他们还能够笑得出来吗

“那在这个问题上,你有什么想法”叶子平问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