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官门 > 分节阅读 242

分节阅读 24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很难接受这样的巨富,只是三辆车就价值好几千万,确实令人瞠目结舌。

奔驰车开在前头领路,叶开的三辆悍马车跟着,大轿子车在最后面。

刚开出去一小会儿,其中一辆悍马的司机就摸出来一个警报器,吸在悍马车的顶棚上面,顿时就想起了“乌拉乌拉”的警报声。

看上去,这还真有一点儿重要领导人莅临江中视察的阵势,从机场往外开的时候,旁边儿的车辆都纷纷让行,显然是被这种阵势给吓到了,不知道是什么领导来了宁州

苏醒从后窗户往后看了一眼,心里面不是滋味儿,看起来叶开并不像是第一眼看到的那样,是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只看人家的排场,就让他无法淡定下来。

阿发从后视镜中看到了少爷的脸色很不好看,心知他在想什么,就对他说道,“估计就是一假警报器,有些年轻人经常玩弄这些把戏,等会儿让他们好看”

苏醒点了点头,知道阿发说的不假,如今这阵子,很多事情都极不规范。

就像是警用报警器之类的东西,花不了几个钱就能从黑市上买到,只要你胆子够大,临时按在车上使用也没有关系,一般很少人去查证这种东西的真实性。

毕竟敢挂这种报警器的人物,开的都是豪车,一般的警察们也不愿意去招惹他们,省得给自己惹来麻烦,除非是那种全市大检查什么的,需要按照上面的要求进行规范的时候,才会有人去查这种东西,当然这样的情况是比较少见的。

阿发看了叶开的车队之后,就觉得警方肯定是开不起这样的车子的,所以他就认定了叶开他们肯定是冒用警用报警器,心里面就想着,待会儿去了金色年华之后,先打个电话通知警方,让他们过来查一查叶开的车子,给他点儿颜色看看。

冒用警用器械这样的事情,可大可小,就看警方怎么处理了。

阿发以自己的身份来衡量,这一次肯定能够让叶开他们吃不了兜着走。

“要搞就搞大一点儿,谁也不知道姓叶的究竟是什么来路,先把事情做死了再说。”阿发对苏醒说道,“反正在江中的地面上,咱们用得着怕谁”

“那倒是,不过最好不要把我们自己牵扯进去。”苏醒点了点头道。

“苏少你放心好了,我知道分寸。”阿发知道苏醒是顾忌他父亲的身份,不愿意掺和到这种事情里面,就保证道,“就说是匿名举报好了,我私下里面交待他们一番,自然知道该怎么去做。”

“好吧。”苏醒终于同意了阿发的建议。

事实上,看到叶开那么拽的样子,苏醒的心里面也是非常不舒服的。

能够让他在江中栽个跟头,指导一下在江中装逼的下场是什么,苏醒还是非常乐意的。

阿发看着跟在自己后面的三辆悍马车,威势十足,心里面就很不痛快,于是又向苏醒建议道,“苏少,待会儿我让人把姓叶的他们给带回局子里面去,相信宁霜肯定也要跟着去看看究竟的,到时候找机会,你趁机给宁霜下药,今晚上就把事情给办了,看她以后还敢不敢在你面前耍清高”

苏醒听了之后,顿时就觉得阿发的提议很不错,他倒是也有一些期待起来。

第四百零二章 改装版手机

你这此同学们,不怎么靠谱几。”坐上车至后,叶开就对宁霜说道。

只看这些毛头小子们对苏醒如何巴结附和,就知道这些人当中没有几个特立独行的人物了,而对于学艺术的人而言,没有一点儿傲气和个性,基本上走出不了成绩的。

“民乐现在不是很热门的,可以说是冷门儿,很多同学当时报考这个专业,不过是为了容易进大学校门而已。”宁霜解释道,“所以你知道啦,有些良鼻不齐的。

叶开点了点头,知道宁霜说的是事实。

事实上,这些年随着港台流行音乐的侵袭,国内的民乐发展几乎陷入了一个必死之局。

但是从叶开的角度来看问题,民乐的衰落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总体而言,民乐缺乏创新曲目、鲜有佳作推出,民乐作品很长时间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民乐长时间停留在民间音乐的层面,只关注自己技艺的发展和传承,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民乐没有形成集群的力量去推动其发展。

这几年来,国内民乐专业院团的日子都不大好过,民乐的发展相对于其他艺术显得滞后。

在音像育店里转一圈,民乐磁带总是摆在最不起眼的角落,乏人问津,各类民乐团因为没有足够观众而普遍在生存线上挣扎,只能依靠政府补贴过日子。

而最近两年因为国内经济转型的问题,很多大型国企都朝不保夕,更不要说这些属于边缘产业的民乐团了他们的日子过得举步维艰,更不要提什么发展创新。

“从根本上来讲,民乐发展面临新创曲库匿乏、缺少发展眺的民乐声响体系标准,以及没有形成集群的力量去推动其发展等问题。”谈到这件事情,在大学里面已经学了一年多,有着很多感触的宁霜就对叶开说道,“当有一天别人来向你要演出时,若能感叹你们有这么一个发展良好的完整体系,拿得出几十套上百套曲目,推得出著中青几代演奏家并出现一批有思想的民乐发展推进者,国内民乐才能建立起真正的自尊。”

“嗯,这个倒是真的。”叶开点头表示赞同。

民乐想要有所发展,必须两条腿走路传承和创新都不能放弃。

现在由于新创曲目少,很多民乐团只能反复咀嚼一部作品不单国内听众兴味索然,国外市场也未必认可。

对于频繁出现的二泉映月等熟曲,很多外国人都已经开始捌。了,有不少国内乐团在国外演出的时候,都遭遇过“换曲目”的要求这也表明外国听众对国内民乐已经出现了审美疲劳。

“创新和发展同样很重要啊”叶开对宁霜说道,“我倒是希望你籽来能够创办一个女子乐团,专门搞民乐交响乐,到时候我给你出钱赞助,争取推动民乐的发展,把名声打到国外去。”

“真的吗这个好像很有意思哦。”宁霜听了之后,笑着说道。

叶开笑了起来,他不过是想到了后来的一支女子民乐组合,所以才有这样的想法。

其实国内的很多东西,都存在“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尴尬现状换一句话说,就是“外国的和尚会念经”。

在叶开的印象当中,后来主要使用传统民族乐器的“女子十二乐坊”在国内成立初期,虽然引起了媒体和听众短暂关注,但是之后很快便沉寂下去,直到该乐团进军日本市场专辑女子十二乐坊在日本上市发行后,这才算是迅速走红。

叶开记得她们的专辑昔日就售出一万张,两个月内突破百万张大关,并荣获当年日本唱片大奖其后,该乐团又在世界各她展开巡演所到之处便掀起一股中国民乐的流行风潮。

之后,国内的不少民乐团纷纷效仿,前往海外发展,并大获成功。

“不过搞民乐交响乐恐怕有些困难,我们的老师很顽固的,你要是那么做,估计会被骂死。”宁霜忽然想起了什么,就摇了摇头道。

“什么她方都会有一些著顽固的,音乐首先是一种玩的东西,不符合时代的潮流怎么行要都是他们那种保守心态,社会还不发展了”叶开晒然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