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官门 > 分节阅读 147

分节阅读 14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之,未来的十年很重要,是奠定我们老叶家经济基础和政治基础的黄金十年,抓住了这个机会,则我们老叶家的大旗不倒,未来可期,如果失去了这个机会,就不用我说什么了,因为说什么都不管用了。”

叶开对于这一点倒是看得很清楚,叶子平在明珠主政,对于老叶家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旦操作好了,不但中常委的目标可以达到,老叶家也能够在经济发展大潮中分一杯羹,而且是最大的一杯羹。

他现在所担心的问题,就是自己的意见是否能够在家庭会议是全票通过

因为叶老爷子和二老爷子这样的人物,从原则上讲,是属于老派人物的,对于经济方面的事情看得比较淡一些,所以不一定能够理解自己的苦心,毕竟像叶开这样能够预知未来数十年间发展大势的人,绝对是独一无二的。

如果叶老爷子否定了自己的建议,那么叶开就只有自己想着另外发展了,因为即使没有能够获得家里面的支持,他也知道必须发展经济,才能够支持老叶家这个军政世家的未来发展,否则的话,在新兴的大家族面前,老叶家的话语权会渐渐地被剥夺,最后只能像太祖家族一样,只留下一些发牢骚的权力,甚至连发牢骚的权力也没有了,只能是起到一些象征性的作用。

这样的生活,肯定是叶开所无法接受的。

既然老叶家已经在他的推动下产生了可喜的变化,那么叶开就觉得自己有义务继续推动老叶家向好发展才对。

倒是叶老爷子在听了叶开的话之后,沉思了一阵子之后,就对二老爷子和叶子平说道,“我的意思,是将家里的未来发展项目,全部交给小开来运作,你们觉得怎么样”

叶开一听,顿时就愣住了,他从来没有想到,叶老爷子这么轻松地,就开始放权了。

他的这句话,就相当于是把整个老叶家的经济决策权,都交给了叶开啊

第二百五十五章 别拿村长不当干部

获得了叶老爷子的授权,叶开的心中也是有些踌躇满志的感觉。

在他的印象当中,通讯行业与计算机行业,是非常赚钱的两个行业,但是具体怎么来操作才是最合适的,仍然需要好好地筹划一番。

这三个行业的龙头城市,自然就是京城、明珠、以及江口市。

如今国内这两个方面的行业依然是处于蹒跚起步阶段,随着国际市场的走强,国内也有很多本土力量和海归力量们,开始大举入市,这也是得益于国内政治环境好转,经济形势有了明显的转机。

京城的形势复杂,叶开并不想在京城大张旗鼓地去搞一些事情,他只想要在京城搞搞娱乐业和餐饮业,至于说江口那边儿虽然是小企业众多,但是自身的研发力量也就一般而已,更多地是一种代工模式,也不是叶开所希望的那种。

所以叶开选择了明珠市作为老叶家在通讯行业和计算机行业的突破口,计划在明珠市大显身手,叶子平主政明珠市,也给叶开大显身手带来了体制上的保障。

实际上,明珠市自八十年代发展壮大至今的民企,能够闻名全国的似乎也数不出几个,能够让人觉得耳熟的很少很少。

不过进入九十年代,由知识商人经营的新型企业,赶上了两次发展的绝佳机会。

一次是南门事件前后,抓住国内经济变动产生的新行业,还有一次就是互联网技术大潮带给知识界的财富机会。计算机兴起带给京城巨大的行业机会,大浪淘金之后联想在c行业兴起,王选在激光制版印刷方面建功,明珠市却在这些行业中无所建树,也是怪事。

这批知识商人分两类,一类活跃在传统产业领域,生存能力强,依靠政治上的敏感,借着共和国几次大势变迁,完成了第一桶金的储备,或得以超常发展,企业发展过程中政商分寸拿捏得相当合适。

实际上,作为已经登上神坛的江成同志,他也有心培养本土技术民企,当年他在明珠的时候,有一家文化人创业的企业安排视察接待。

当时江成同志坐定主席位置,管理团队两边落座,左手边是文史哲本科硕士背景的管理团队,右手边是生物物理出身的管理团队。

这位企业老总对国家发展科技的政策极为赞同,认为国内也该到知识分子拥有财富的时代了。当时江成同志见他应对得体,满目青春年少,学识整齐,不由得印象不深刻,不由得不生好感。

当然了,这些人手里面并没有多少现金流,他们如此苦心应对领导,当然有借重江成同志名声,打造自己事业的想法。

在商言商,众多技改资金项目,那都是不用还的贷款,只要你有本事从政府那里把钱弄出来就行。

不过这一类人,后来成了大器的并不多,给人的感觉有点儿像空手道。

另一种则是新兴产业的新商人,基本是被互联网和国际风投资本打造出来的财富神话,他们多数属无心插柳柳成荫的一批,如易趣邵亦波海归,携程沈南鹏季崎本土,盛大陈天桥。

有人评价他们是手上最干净最阳光的中国新富人,其财富爆炸性增长源自外部能量。

这类商人很适应在大都市的生存,与掌握国际资本的ba毕业的各投行人士与风投家们讲故事卖概念,直接对接国际商界是他们最鲜明的特色:经济模式类似,经商理念传承,发展资金也是来自于国际融资渠道。

他们的出现,就把由港澳台商人在高科技领域充当欧美二传手的角色给取代了,从此大陆有了自己的行业翘楚。

但是不管怎么说,如果没有技术革命带来的新产业,没有经济变革带来的新行业,就没有这些商人们期盼的机会之窗。

而随着时代演变,这种机会也会逐渐趋向消失,这两个时间窗口关闭之后,想要通过知识创富的可能性也就很小了。

不出现新的技术变革浪潮,知识青年就好比野百合一样,必须静静地等待春天。

叶开考虑着这些事情,心中大概就为自己在明珠市的企业做好了定位。

如今应该说时间之窗还是停留在第一个窗口上,明珠市这边儿正处在大搞城市建设的时期,说实在发展环境并不是很好,而且明珠市的地价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相对投入成本有点儿太高了。

叶开也有考虑过,自己好歹是当着圣王村的村长,如今那边儿倒是有很大的一片地方,是可以利用起来的,如果开发一个高科技投资企业园区什么的,距离明珠市也不远,同时又可以享受山区的特殊优惠条件,应该是不错的选择。

如果能够将圣王村打造成为高科技企业园区,那么村民们的生活自然水涨船高,也有可能在国内创造一个新的历史高度,高科技村

相对而言,中关村就是一个电脑城,华西村不过是借着乡镇企业的名目发展旅游业,叶开倒是想要让圣王村变成共和国的硅谷,成为真正的高科技园区。

只是这个目标虽然够远大,但是具体要实现起来仍需时日,而且需要投入的资金也会很多,当然了,一旦科技园区发展起来之后,所能够创造的利润,那可真的不是几个亿几十个亿那么简单了,有可能催生的就是一个又一个的新兴行业

叶开是坐着叶老爷子的车,直入大内的。

因为他并没有官方身份,虽然说是一个村长,但是村长在共和国的最高权力面前,真的是很扯淡的一个职位,村长能算干部吗这个真的不大好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