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律政风流 > 分节阅读 49

分节阅读 49(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大家送别何真真一伙人远去,马一英就悄悄对雷鸣说“同来那两个人都是有功夫的人,身手一定不凡”。

雷鸣也已经看出来,不过他没有声张,何家是全省有名的富商,资产过亿,配保镖是正常不过。

但一个念头从他头脑中闪过李平落水时保镖都干嘛去了

转而又道今天大过年的,过年了再想案的事。

纳怀村分南北两个片区,中午,两个片区的年轻人例行自发进行篮球友谊比赛。虽然说是友谊比赛,但双方都严重较真,要是哪方输了,一年都抬不起头来。

这几年,雷鸣都要参加年初一的友谊比赛,他的弟弟雷江、三叔的儿雷猛都是上场的主力。

今年,对方阵容不俗,有两个体育专业的高考考生参加,大家都说今年南区赢的机率高。

雷鸣家里来了客人,就不想去参加比赛,过一会,李二强急吼吼地过来了“雷鸣,你再不上场我们北区可就输了”

雷鸣只好换了衣服,和马一英去村委东院那边。

原来对方有一个高中生,练习篮球专业的,很了得,场边有近两百人观战,打了上半场还有两分钟才结束,北区已经落后8分了。

大家见到雷鸣来了,就要换人,雷鸣却不上场,他不想上场,要上场也得先摸清情况。

雷鸣的两个弟弟都在场上,两个弟弟都学过一些武术方面的基本功,但面对这个得力中锋,身高1米九以上,还是篮球专业,得分王,球到了他手上,大家几乎都束手无策。

雷鸣观察了一会,发现这家伙一个人是盯不住他的,本方在篮下几乎没机会,只能联防,还有要提高命中率。

雷鸣急忙叫两个人联防他,然后多跑动。人是管起来了,但仍然不得分。关键就是没有得分手。

中场休息,雷鸣就和大家商量,一定得联防,求成功率,雷鸣和雷猛的三分球厉害,要发挥,然后他也要上场,纠缠住对方大中锋。

果然,下半场,雷鸣一上场,对方的高中锋就上前防他。雷鸣刚刚上场,体力好,基本上把大中锋缠住了,雷鸣的两个弟弟就纷纷开花,经分很快就追平了。

对方也很快调整,高中锋拿球后硬上,造成了雷鸣他们多次犯规,比分很快又被超过了。

关键时刻,雷鸣投中两个三分球,又领先回来,这时候场上的火ya味就浓了,对方势在必得,动作有点出格。

雷鸣也不脑,他回到后场控球,明摆着是消磨时间。

最后哨声响起时,是平分,雷鸣叫自己人回去了,对方还想打延时比赛,雷鸣宣布弃权了。

北区的人有意见,南区的人也有意见,纷纷找雷鸣论理,雷鸣说“都是一个村的,有什么好打以后要是能打,我们去镇里找人打,我赞助比赛经费,现在是平分,大过年的,平平和和不是很好吗”

雷鸣看出来,对方火ya味太浓,再打下去已经没意思了。

大家只好散去,双方都没有占到便宜。

不到两点钟就要开饭了,这时李二强和李玉梅也来了,还带了年货,两人年终都分了一万多元奖金,高兴得不行,当然要过来给老板助兴了。

吃饭时,太爷听说雷鸣有意让两队打平局就收场,就说“雷鸣做得不错,长大了”。

雷鸣组织一帮小年轻划拳猜码,太爷就是喜欢看这个热闹,心情也好得很。

李二强酒量不行,很快就醉了,马一英虽然能喝酒,但也喝多了,雷鸣也喝了八分,拿着话就和欧小楠聊个不停,和平时酒醉时就少言寡语的雷鸣判若两人。

第八十四章 软肋

大年初二一大早,雷鸣就去公司,和刘梅、马一英两人会合后,就开着公司的日产“巴宁”面包车去李志南老家拜年。

雷鸣谁都可以不买帐,但于情于理,对李志南他要做到足够的尊重。

“巴宁”也是沈田介绍买的,才8万元,几乎全新的二手车,反正上了正式车牌,雷鸣不管车来路如何,性能好、价格便宜,能坐八个人,又可以运药品,雷鸣就叫刘梅买了,正经地办了过户手续。

本来雷鸣不想带马一英去,但带司机也是个问题,马一英学习开过大货车,开车水平不错,又想和雷鸣去见李志南,所以就带上他了。

而刘梅则是雷鸣要求她去的。刘梅心里也想去。当初,她总是认为雷鸣一个人创业,够厉害,但到了纳怀实业当总经理后,她发现省药材总公司无形中借了500万元款项给公司,她就认定雷鸣只是一个傀儡,而李志南才是幕后老板。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雷鸣从她的言谈中知道她有这种错误的认识,他也放任她去误解。反正雷鸣不需要名份,他只需要经济效益,何况刘梅有了这种想法对雷鸣有好处,李志南正厅级的名头打压着刘梅,她就不会太出格。

李志南的老家在西江省“省尾”上云县,这地方是三省交界处,从江宁市到上云县要开5个小时的车,从县城到李志南的老家还要走一个半小时。

雷鸣上车就睡觉,而不怎么出城的刘梅则坐在副驾位上看风景,车到了上云县,已经中午一点多了,马一英下车活动,顺便想找一个地方给大家吃饭,但很遗憾,就连粉店都没开门营业。

马一英在几百米长的街道上转了一圈,无功而返,见雷鸣和刘梅也下车休息,说“这什么破地方,县城比我们乡镇圩场还小,连吃的东西都没有卖的”。

雷鸣也没办法,只好又开车去李志南的老家。

大家一路走,一路问路,拐过了一个又一个弯,上了一个又一个坡,下午四点多,终于找到了李志南的家。

李志南已经两年没有回家过年了,两个老人都70岁了,要是今年再不回家过年,就要被人说闲话了。

李志南的父母、两个哥哥、两个姐妹都是农民,公路勉强通到村里,幸亏不是雨季,巴宁车还能进得来。

过年时,开饭是很早的,有的人家两点钟就开饭了。李志南知道雷鸣要来拜年的,也等了很久,他的姐妹们都来了,就等雷鸣来了才开饭。

搬完车上带来的几箱烟酒年货,和李志南家人招呼后,雷鸣三人如饿鬼出笼一般,每人先吃了一两碗饭菜才缓存过劲来,大过年的,也给饿晕了。

李志南虽然官至正厅,但为人低调,加上老家又远,所以并没有外人过来给他拜年。

其实李志南有点期待别人来访。国人都有衣锦还乡的思想,有“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一说。李志南也不能免俗。

李志南家里喝酒的人不少,雷鸣和马一英、刘梅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