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律政风流 > 分节阅读 14

分节阅读 14(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9月1日,是雷鸣去武县看分配结果的日,雷鸣吃过早饭,在西院呆到10点多,才到县人事局去。

第二十四章 再起炉灶

雷鸣到县政府大院内人事局的时候,已经近12点钟,大部分看分配结果的毕业生已经离开,人事局办公楼的走廊上一个人也没有。

雷鸣走进干部科办公室,办公室里一老一少两个人正在整理档案。见雷鸣进来,青年男就过来招呼。

“要办什么事”

“我叫雷鸣,要看分配结果”。

“你就是雷鸣”在整理档案的中年女人看过来。

“我就是”,雷鸣说。

直到很多年以后,雷鸣才知道她为什么这么问他。全部近200个毕业生中,雷鸣是受到米县长“特别关照“的一个,要不是县委潘记交代所有的法律专业毕业生都要分到“公检法司”,米县长可能会把雷鸣分到他所能见到的最差的最远的单位去。

雷鸣被分到武县司法局,要求9月15日前报到。雷鸣直接就领取了介绍信。

“公检法司”俗称“司法机关”,但公安有警官、检察院有检察官、法院有法官,司法局在字面上没有官。可见司法局在司法机关中的地位了。

有的干部连司法局是做什么的都不知道。

可以说,司法局没有特权,更没有什么油水。

今年县里来了两个法律本科毕业生,都是三流大学毕业的,都分到县法院去了,六个法律大专毕业生,其中法院要了三个,检察院要了两个,雷鸣被米副县长指定分到司法局,公安局要的都是公安专业的毕业生。

今年还有9个法律中专毕业生,也都分到法院和检察院,只有雷鸣一个人分到司法局。

雷鸣不知道这个结果,所以他也没多想。

城关镇镇长把事情前后都告诉了米县长,米县长得知雷鸣今年毕业分配,就给他摆了一道。

县人事局的人也纳闷,这个小伙怎么得罪了姓米的。

雷鸣没有想那么多,他也不知道那么多。

回到家中,告诉了家人,就到西院忙去了。

太爷没说什么,爷爷奶奶没说什么,妈妈也没说什么,就是爸爸在晚上吃饭时,在饭桌上和雷鸣谈了一会“司法局我没什么印象,好象有律师事务所、公证处,还有什么调解之类的吧,你不是喜欢当律师吗那也还可以的”

“英雄不问出处,只要你把工作做好了,都会有前途的,我们局几个局领导,除开一个副记外,其它都是从基层做出来的,我大小也是个处级干部,我是从基建队做起的”

“实业公司的事,你上班后就少管些,法人代表是你妈妈,她能做多少就做多少,业余时间你可以管一管,上班时间你不能管,不能影响你工作”。

雷鸣低头吃饭,对父母的话,他一个劲地“嗯”。

雷鸣只告诉父母还欠外债5万元,如果他们知道还欠10万元,雷鸣可能就没那么好过了。

父母对雷鸣三兄妹没怎么管教,可以说管教极松。雷鸣他们在外面干了坏事,父母也不会责怪太多,他们认为儿女自己会有他们的思想,只要不犯法,就不会太严格地管理。

但是,励志教育却不少,从大道理上的为人民服务到小家庭的光宗耀祖,都没少灌输给他们,小时候,只要发现有叫化从村里经过,父母都要带他们出来教育一番,村里或者社会上发生了违法犯罪的事,父母也会让他们分析并查找原因。

父母不知道的是,正是他们讲过太多的案例,让雷鸣从小就对反侦查有了研究,以致于后来对法律产生了兴趣。这是雷鸣的秘密。

如果以应试教育为衡量标准,至少他们的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功,雷鸣好歹也算考出去了,弟弟雷宁考上了重点大学,妹妹准备升高三了,是全省重点高中的重点班,成绩在年级也是中上水平,如果不出意外,也会是重点大学的料。

吃过晚饭,雷鸣就去西院,从家里到西院,不到200米的路程。

路上不少人家已经吃过晚饭,到公路上乘凉来了,见到雷鸣,纷纷打招呼。

少武他们已经吃过饭了,王莹在洗澡,雷鸣就和少武坐在院里谈事情。

少武说榨油机已经调试好了,今天已经试榨一次,效果不错,明天就可以对外加工“如果这一季能榨一万斤花生,也有五千元利润”。

纳怀村民素来有自己种花生的习惯,但往年都运到粮站去换油,今年雷鸣买了一台二手榨油机,村民能吃上自己种的花生榨出的花生油,所以大部分人家都没有象往年一样用花生换油,等雷鸣对外加工后再说。

别的地方加工费要收一斤一元,花生麸还无偿给工坊,雷鸣定价也是一元,但花生麸还给农户,或者按三角一斤收购。

按雷鸣估计,上榨油机械投资2000多元,这一季至少能收回成本,就赚机械钱。

不一会,王莹就过来了,王莹刚刚洗过澡,头发还是湿的,披散下来,穿了一件连衣裙,象一个大学生。

雷鸣见人齐了,就交代,明天起王莹去市场管理门面,明天一早就出发,要带行李,西院由少武和技工两人负责。

西院现在也没什么事,大家也没有意见,何况大家都希望少老板早日盈利。

王莹经历了太多事情,已经放开了,这个这么帅的少老板两次救了自己,她早就已经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她,所以直到现在,她都没有讲过劳动薪酬。

少武见雷鸣把事情交代完毕才八点多钟,就提议马上开始榨油,因为已经有一些农户已经把花生米送来了,少武也做好了烘干等前期工作。

雷鸣也不反对,几人马上打开榨油车间通往公路的大门,装机启动,不一会,油香就飘流在附近的村户,纳凉的人们纷纷过来围观,看到纯净的花生油从管流出,大家都很兴奋,纷纷赞扬雷鸣为大家做了件好事。雷鸣就给大伙发烟。

以前大家到粮站换油,大家总觉得不放心,不知道油里掺了多少水,是不是用好花生榨出油,有的人甚至去几十里外的地方去榨油。

直到晚上12点多,围观的人才渐渐散开。雷鸣估算,附近差不多500户人,按每户榨100斤计,就有5万斤,就算只有3万斤的量,利润也不错,毕竟前后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

看来上一些短平快的、本地农村需要的项目才是正道。

第二天一早,雷鸣就去叫王莹,王莹只带那个从酒家里逃出来时带有挎包,还是穿昨天晚上洗澡后换上的连衣裙,关发绑在脑后。连衣裙把她的身材衬托得淋漓尽致,让雷鸣觉得一阵眩晕。

要不是王莹说她已经有了小孩,没有人会认为小腹扁平的王莹已经为人母,其实王莹也刚刚满20岁,为了结婚,她家人帮她改大了年龄。

上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