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正德五十年 > 分节阅读 448

分节阅读 448(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这红松足有一丈三四尺直径,笔直挺立,绝少有分叉,抬头往上,一眼瞧不见头。看这样子,至少也是十几丈高可以说是相当好的大木料了。

董三林围着这数转了几圈,又是伸手敲了敲,听了听里面传出来的声音。再细细打量了一下,脸上的笑意却是越来越淡。

癞痢头问道:“少当家的,这树不成”

董三林摆摆手:“不成。声音不够清脆悦耳,没有那等金石之声,里面的木质,定然是不够细密,而且说实话。这树也不够大,可不符合大人当初给我说的标准。”

他想了想,又道:“罢了,做上个记号吧,若是找不到更好的,便回来寻这个。”

众人应是,便在那树上划了一个标记。

众人继续向前寻找,而待众人走后。那松树根部的一个小树洞中,却是探出来一个小小的脑袋儿,正是那小松鼠。

这小家伙刚才可是被那一群人给吓坏了。它知道,自己这安乐窝儿待不成了,便赶紧叼着食物,开始了搬家大业。

少顷,几个士卒飞奔过来,向董三林报告道:“同知大人,那边弟兄们找到一棵大木,还请您过去瞧瞧。”

一听这称呼,就知道不是黑虎山的老弟兄。

董三林点了点头,走了过去。

这一次却是一棵巨大的柞木。暗灰色的树皮斑驳出岁月的痕迹,柞木比一般成年男子巴掌还要大几圈儿的树叶已经是要落光了,在地上铺了金黄色的一层。一般的柞木也就是的七八丈高,三人合抱粗细,而这柞木也不知道是生长了多少年了,足足有两丈三四尺的直径。便是二十几人也未见得能合围上,高度更是一眼望不到顶。

董三林看了这外形,喜形于色,又敲了敲声音,细细的听了听,连声道:“这柞木是极好的,高大笔直,体态也足够,敲一敲,有金石之声,至少也是八百年以上的大木了。”

柞木木材质地坚硬,强度高,比重大,结构密,木纹独特,纹理清晰美观,又耐湿、耐磨损,着色、土饰性能良好,若是做出家具来,则端庄沉稳、典雅古朴,乃是做木材的好物件,去建房子,未免有些浪费。

董三林可不管这些,大声招呼道:“弟兄们,快来,快些动手,把这大木伐了,这一棵就能顶三棵,快快,咱们伐了它,今儿个就收工”

士卒们一听能回去了,都是极为的振奋,赶紧是赶过来。

他们砍了这么长时间的树,都是已经很有经验了,在军官们的带领下,按照各自的编制,便各自照顾一个方向,士卒们取下后背背着的大斧,往往手心儿里啐了两口唾沫,便是开始叮叮当当的砍伐了起来。有的则是取下了伐木专用的大锯,两个人各持一边,叮叮当当的伐了下去。

这树虽然极大,而且木质也是相当的细密坚硬,可是也架不住有上千人围着他叮叮当当的摆弄。

也就是半个时辰的时间,下锯口便是锯好了,然后用斧或锯把两个锯口间的木片剔出,下锯口完成后,在树倒方向的反侧、与树干轴线相垂直又锯一锯口,则是称上锯口。

等这个锯口也是完成之后,士卒们便是将树倒的方向的杂草、灌木、石块儿等等一概清除,然后将随身携带而来的绳子绑在这大树的上部,然后分成两拨,奋力的向树倒的方向拖拽。终于,在上千人的共同努力下,这大木,终于是缓缓的倒地。

董三林看着这震撼人心的大木,长长的吐了口气。

之所以一定要选这么庞然的大木,却是源自于连子宁的吩咐。他直到现在还是把连子宁当初说的话记得清清楚楚:“董三林,你记好了,我对这大木,没什么要求,只有一点,除了足够为栋梁之外,更得足够大,一定要大且长咱们献上去的木头越好,皇上越是高兴,咱们武毅军的好处,比打一场大胜仗还要大。你记清楚了,拣着大的来,不用担心如何运输,一路水运到了镇远府之后,这运输的事情,我来操心等圣上的嘉奖上来,我给你记大功”

董三林毕竟还是对这些勾心斗角的事情不太了解,却当真是以为连子宁真是为了讨皇帝的欢心,却是不知道,便是那些直径一丈,十丈长的大木。也是完全足够了,而连子宁为何一定要选那么大的

其间奥秘,却是不足为外人道也了

镇远府大校场。

方圆数十里的大校场,地面夯的极为的厚实。平素在阳光下看过去是白花花的一片,而这会儿望去,却是一片火一般炽烈的红色。

大校场上,已经是站满了穿着大红色胖袄的士兵,按照各自的编制,站成了一个个的方阵,小旗组成了百户。百户组成了千户,千户组成了卫。一个卫便是一个极大的方阵,而此时,却是十几个卫在这大校场上铺排开来。

此时已经是日头高升,天地间一片灿烂。

亲兵营、第一卫、第二卫、第三卫、第五卫、第六卫、第七卫、第八卫、第九卫、第十二卫、第十三卫一共十一个卫级别的军事单位,七万多人排成整齐的队列,十个巨大的方阵在广袤的大校场上铺排开来,壮观无比。

一眼望去。兵山将海,无边无际,旌旗招展。锋锐的反光照的天地之间一片辉煌

人数一上千,就已经是彻底连天,更何况这七万大军布排于此,让人一眼看去,就是有一种无穷无尽的感觉,就像是面对着那汪洋大海,那滔天骇浪一般,那等心惊胆战,无以抵抗的恐惧和敬畏。

长矛兵、燧发枪手、大戟手、炮兵,所有人都是站得笔直。目光紧紧地盯着那位于大校场最前面的那一个高台。

目光中有崇拜,有激动,更多的,则是敬畏和感激。

高台大约有十丈左右的高度,是用大石修建而成,森严屹立。

在高台之上。这会儿,则是已经站了十几个人。

最前面的是一个长身玉立的年轻人,身材挺拔修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