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正德五十年 > 分节阅读 395

分节阅读 395(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江彬瞥见正德的脸色,眼中闪过一抹诡谲的笑意。

他自然是很了解正德的性格的,所以在发现了杨慎那边儿有和自己别苗头儿的迹象之后,顿时便推波助澜,于是,在这个老狐狸的一手推动下,便形成了这个局面。看似是文臣们占了上风,但是却成功的使得正德心中对连子宁起了反感。既然起了反感,那自己趁机进言,就更是会将连子宁轻易的便推进万劫不复的深渊,到时候自己再颠倒乾坤,将其捞出来,恩威并施之下,不怕他不服

自从上次密奏连子宁的时候意识到正德帝对连子宁还很是赏识之后,便想着要如何让皇帝对他起了厌恶,这一次,终于是抓住了机会。

在捷报传来,见识到了武毅军的强悍战斗力之后,江彬收拢连子宁的心思更热切了,也有了些别样的打算。

戴章浦在心里一阵苦笑,以他对正德的揣摩,又如何能不知道正德的心思,如何能不知道这样只会使得正德对连子宁更加反感,并且进一步使连子宁的封赏打水漂但是他也是无可奈何,杨慎不单单是杨慎,更是内阁首辅,是大明朝文臣的巅峰,也是整个朝堂上文官儿们的代表。他的尊严,不容冒犯,尤其是不允许一个大家厌恶的隶属于武将序列的锦衣卫指挥使冒犯

所以,这一仗,必须要打,必须要干起来

要不然,就相当于是大明朝的文臣向武将们低头

怎么可能

所以不管连子宁愿意不愿意的吧。就这么被席卷进了这场正式斗争中,成了无可奈何的牺牲品,而这会儿。他自己还不知道呢

戴章浦现下心中只是想着,看看散朝之后,能不能斡旋一下。心下想着,便是看向了杨慎,却见这位清瘦的内阁首辅一脸的淡定从容,似乎也感觉到了戴章浦的眼神儿,也看向他,眼神中却是自信满满,透出来四个字稍安勿躁。

戴章浦忽然心里一动,整个人便安定下来。

果然,不出这些老谋深算的家伙们所料,正德帝面无表情的盯了众人一会儿。冷冷开口道:“都别争了,这件事儿,朕还未想齐全,延后再议吧”

大明朝的延后再议,就和后世的从速解决一样。这一延后,就不知道延后到什么时候去了。

但是这个结果,双方却都是可以接受的。

文官们要的,只是抱住面子,尊严,同时落了江彬的面子。却是并不一定要有一个说法的而且他们也知道松紧有度的道理,正德皇帝的性子,可不敢把他给逼急了。

文官武将纷纷退回阵列之中。

文官儿们都趾高气扬的回到了阵列之中,毫无疑问,对于他们来说,这场仗是赢了,文官们的尊严被维护住了,武将们大败亏输。

但是作为中间角斗对象的连子宁,却是被正德帝反感,当然,能想到这一层的不算少,但是就算是想到了,他们也会照样这么做的。

和他们文官群体的尊严比起来,一个连子宁也算不得什么。

而江彬这边,也是面不改色,虽然被落了面子,很是下不来台,但是他的目的却是完全达到了。

本来当朝解决了武毅军大事的正德本来应该是心情不错,但是因着刚才的风波,心情极坏,脸色拉了下来,沉声道:“戴章浦,有辽北将军的来信么”

戴章浦摇摇头道:“回陛下的话,这些日子,辽北将军并无一封军报过来。”

正德的脸色更阴沉了,他冷笑一声:“传旨,兵部和锦衣卫一起派员去寻辽北将军问话,问问他,知不知道阿敏率人逃往他的辖地了若是知道,是怎么应对的为何对朝廷知情不报若是说不清楚,直接就拿下,锁进京师”

这番话说得是杀气森森,寒意凛凛,显然是心中已然动了真怒。戴章浦和江彬两人赶紧应了。

很明显,这是要拿辽北将军撒气了。

群臣都是噤若寒蝉,心中却是觉得皇帝最近这些日子当真是越来越喜怒无常了,动辄就要锁拿下狱,诛灭九族。

当奉天大殿之上在讨论武毅军和连子宁的时候,连子宁也是来到了军情六处的所在。

军情六处所在的位置,在将军府的东边儿,和喜申卫内城紧挨着,镇远府的最东北角儿,隔着一道城墙,东边儿是奔腾的阿速江,而北边儿,则是松花江。

这里原先是一片低洼地,地势只比松花江和阿速江高出不过是一米来的,每到春末夏初,东北河流的汛期到来的时候,这里便是被淹没,成了一片泽国,跟一个大湖也似,上面还生了许多芦苇,水柳等植物,野鸭子野鸡之类的东西倒是不少,原先喜申卫的官兵们时常来此打牙祭。

后来镇远府大城修建,这里作为两江交界的所在,此等战略要地,自然是要纳入其中的,武毅军官兵们排干了此地的沼泽湖水,建起了堤坝,又从其它的地方运来沙石泥土,填充其中,倒是也看不出什么来。不过先天缺陷就是先天缺陷,就像是大明朝在洪武和建文两朝的南京应天府皇宫一样,本来是个大湖,硬是填成了平地,建起了宫殿,但是其下的地脉水源等并未消除,还是会慢慢的渗透,以至于在洪武帝末年。刚建成不久的皇宫就已然是有了颓势。

这块地儿也是如此,虽然有城墙大坝作为抵挡,但是终究还是挡不住那水汽,这里便也潮湿阴冷的很,这等地方,自然是谁都不愿意来的,若是住人。只怕隔三岔五儿的就要生一场病,时日长了,更是会深入到骨子里面。成了顽疾。

但是军情六处却是最喜欢这处所在,当初李铁亲自出面向连子宁把这片地儿给要了过来,便把军情六处的总址定在了这里。

远远看去。这里是一片宅院深广的大宅子,占地面积非常之广,门口冷冷清清的,连个把门儿的都没有,不过整个镇远府谁都知道这里的厉害,这里也是人迹罕至。

连子宁一行骑马而来,远远地便看到了一块儿石碑竖立在大门的右侧,离得近了,连子宁才看的真切,那碑高约一丈五尺、宽约五尺米、厚约一尺。通体为汉白玉石雕琢而成,雕工颇为的精湛。是被正面刻了八个大字“官员人等,至此下马”,字体是隶书,长长细细。透着一股森然之气。

连子宁似笑非笑的看了身边的李铁一眼,心道自己果然没看错人,李铁虽然沉默寡言,为人也低调,但是心有猛虎之人,看这样子。从军情六处一成立开始,他就是瞄着锦衣卫为目标去的。

京城石碑胡同的锦衣卫衙门连子宁没进去过,但是远远的也瞧过几眼,军情六处的衙门竟然和锦衣卫一般无二,就连门口的这大石碑也没有区别,上面的字,也是不差分毫。实际上,那块象征着锦衣卫权势的石碑,就是锦衣卫所在地石碑胡同得名的由来。

连子宁对李铁笑道:“好志气”

李铁本来心情还有些忐忑,生怕连子宁责怪自己的野心和不自量力,却没想到连子宁竟是褒贬,顿时生出一股知己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